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技术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技术

ID:7814894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2-26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技术_第1页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技术_第2页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技术_第3页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对于携带乙肝的孕妇,生小孩后最好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请教以下观点是否正确,有没有新的指南:1.分娩方式:目前尚无符合循证依据说明剖宫产可预防分娩期母婴传播。2.产后哺乳:新生儿生后经主、被动免疫后可哺乳.还有一个问题:现在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不是很难买到,像东莞的镇二甲医院都没有,可不可以到大医院买了免疫球蛋白后带到分娩的医院注射?谢.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技术我国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发区,HBV母婴传播是病毒慢性携带的主要原因之一。自从采取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和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以来,婴儿感染率已明显下降,但仍然有10%婴

2、儿阻断失败。研究表明:联合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宫内感染,而发生宫内感染的婴儿目前尚无补救措施。阻断母婴传播是乙肝的源头预防母婴传播的概念: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尤其是表面抗原、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在妊娠、分娩、产后母婴密切接触及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将乙肝病毒传播给胎儿或者新生儿,引起婴儿HBV感染的过程。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1、孕妇体内乙肝病毒含量与母婴传播成正相关高风险:HBV-DNA>1x106copeis/ml低风险:HBV-DNA1X103-4copeis/ml极低风险:HBV-DNA<1x103copeis/ml2、胎盘屏障的完整性3、胎儿的遗传易感

3、性4、e抗原的相关性·母婴乙肝阻断技术研究进展:主被动免疫和抗病毒药物的应用:.血源性乙肝疫苗.基因疫苗.酵母重组疫苗·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新生儿联合免疫孕期阻断+新生儿联合免疫·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孕期抗病毒治疗+新生儿联合免疫分娩方式的探讨:有研究认为,HBV阳性母血渗漏入胎儿血循环的机率与产程长短关系密切;而剖宫产的胎儿不经过产道,可避免或者减少胎儿与母亲的体液接触,从而减少感染机会。术前,产妇尚未进入产程,因此宫缩强度较弱,时间较短,或者没有宫缩,减少了由于胎盘血管破裂而引起母血进入胎儿血循环的机会。但是,王建设等,采用联合免疫阻断母婴传播的观察

4、到,HBsAg阳性率和慢性HBV感染率在不同分娩方式间无统计学差异,认为阴道分娩虽能增加产时感染的机会,但由于目前采用生后联合免疫,对产时感染可以采取较好的阻断效果,故并不主张采取剖宫产分娩的方式减低乙肝母婴的传播。降低产时传播的措施:1.避免和降低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2.减少阴道操作,尽量避免困难的阴道助产,预防胎儿头皮损伤。3.胎儿娩出后更换无菌手套或有另一人实施新生儿处理。4.吸粘液时动作轻柔,避免过度吸引造成黏膜损伤。5.断脐前用干净的纱布清除断脐部位的粘液和羊水。6.断脐带后用无菌纱布覆盖脐带断端。7.注射前彻底清洁局部皮肤的血液和羊水,无菌纱布覆盖注射

5、针孔。生后阻断措施:1.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最好在出生12h内,剂量应≥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u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2.免疫接种后,应检测抗-HBs水平,如果抗HBs滴度<10mIU/ml,应加强免疫。有关母乳喂养:目前对HBsAg(+)或者HBsAg及HBeAg双阳性者是否母乳喂养,尚有不同意见。多项研究表明HBsAg(+)或者HBsAg及HBeAg双阳性者分娩的婴儿,生后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后,母乳喂养不增加HBV的母婴传播。但有学者主张,

6、母亲血双阳性且HBV-DNA阳性时,不宜采用母乳喂养。北京佑安医院对207例乙肝病毒携带产妇乳汁病毒携带情况的研究表明,14例乳汁HBV-DNA阳性者中,产妇HBV-DNA≥1X106,故产妇血液HBV-DNA<1x106者采用母乳喂养相对安全,但应注意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如果发生乳头皲裂或者新生儿口腔溃疡、腹泻等情况应暂停母乳喂养。乙肝病毒的宫内传播:HBV宫内传播的机制:1.胎盘途径2.PBMCs(外周血单核细胞)途径:PBMCs提供的HBV-DNA可能是HBV母婴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母胎细胞转运)3.生殖细胞转运:此途径并不是宫内感染的主要途径。胎盘途径传播

7、方式:1.妊娠晚期胎盘滋养叶细胞膜上产生P-C受体,其可与乙型肝炎病毒成分结合,以胞饮的形式进入胎盘细胞,但是胎盘细胞不含溶酶体,故不能将病毒成分杀灭,而是按浓度梯度以胞出的形式进入下一层胎盘组织内。2.乙型肝炎病毒成分在胎盘各层组织的分布,由母体面至胎儿面呈浓度递减趋势。3.合体细胞滋养层>细胞滋养层>绒毛基底层>毛细血管基底层>毛细血管上皮细胞宫内感染临床诊断指标:1.新生儿生于HBV携带母亲。2.出生日,接种乙肝疫苗和HBIG前,采集外周血检测到HBV复制标志物(非脐血)。3.持续存在3个月以上(以排除产道感染及一过性感染)。(第二届阻断HBV母婴传播和临

8、床应用学术会)宫内传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