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样本

滁州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样本

ID:82590337

大小:69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3-06-29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滁州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样本_第1页
滁州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样本_第2页
滁州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样本_第3页
滁州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样本_第4页
滁州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样本_第5页
滁州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样本_第6页
滁州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样本_第7页
滁州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样本_第8页
滁州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样本_第9页
滁州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样本_第10页
资源描述:

《滁州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样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滁州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安徽省滁州市地震局11月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目录第一章滁州市地震形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我市面临严峻复杂的地震形势二、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章总体目标与指标体系一、总体目标二、指标体系第三章市防震减灾”十二五”重点项目一、郯庐带皖东段钻孔体应变实验区项目二、拓展市级”四个中心”建设项目三、推进实施县级”五个一”工程建设项目四、”大滁城”建设新区地震小区划项目五、城市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项目六、防震减灾社会服务工程项目七、地震监测台网完善与拓展工程项目八、城市地震安全基础工程探测项目九、应急救援服务系统建设项目十、宣传教育服务系统建设项目第四章保障措施一、将防震减灾规划纳入市政府”十二五”总体规划之中二、拓宽防震减灾投入渠道三、着力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四、推进科技和人才支撑保障体系建设五、强化各级抓落实的责任制

2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附件:滁州市”十二五”防震减灾重点项目投资一览表滁州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滁州市地震局11月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为保障我市全面建设实现小康社会提供地震安全保障,现依据《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20年)》和《安徽省防震减灾规划》的总体要求,制订本规划。重点规划—滁州市防震减灾的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展望到2020年。第一章滁州市地震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我市面临严峻复杂的地震形势滁州市地处华北断块区和扬子断块区两大构造单元的接壤地带,著名的郯—庐断裂带斜贯滁州市中西部,地震地质构造较复杂,属于中强地震活动区。近年来,我市小震活动十分频繁,自1970年至共发生地震162次(图1),其中0.0-0.9级地震65次;1.0—1.9级地震79次;2.0—2.9级地震15次;3.0—3.9级地震2次;4.0—4.9级地震1次,最大地震为7月26日定远县4.2级地震,震中倒塌房屋6间,损坏房屋548户984间,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万元。根据国家标准GB1836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显示,我市全境都处于地震烈度Ⅵ度(0.05g)以上抗震设防区(图2),其中有43%国土面积为地震烈度Ⅵ度(0.05g)区,57%国土面积为地震烈度Ⅶ度(0.10g)区,存在着较大的地震灾害威胁,相关专家研究综合分析认为:滁州市未来5年存在发生5级左右地震的背景。因此,我市也是一个重点防御地震灾害的地区。

3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图1滁州市地震震中分布图(公元281-)图2滁州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据GB18360-)二、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汶川特大地震再次警示我们,我市的防震减灾基础还很薄弱,与日益严峻的震情形势很不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的要求很不适应。突出表现为:

4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第一,政府投入严重不足,防震减灾事业的需求与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第二,农村农居抗震设防要求还没有得到落实;第三,应急救援体系不够完备,灾情速报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救援实战能力还不够强,物资储备难以满足抗大震巨灾的要求;第四,监测预报水平还停留在震后预报上,震前预警系统没有建立;第五,部门防震减灾责任意识不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还比较薄弱。第二章总体目标与指标体系一、总体目标到,我市地震监测基本形成多学科、多手段、功能齐全、覆盖全市的地震监测台网,达到一县一台,市地震台能够作出地震前兆监测预警;完成未设防的重要建设工程的加固改造;新建、改扩建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地震应急救援形成体系;市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社会公众基本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二、指标体系1.全面增强震害防御能力一般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全部达到区划图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新农村民居抗震示范村达到新建点的50%。2.全力提高地震前兆监测预报能力实现地震前兆各学科之间的有机交叉与融合观测,初步建立全市地震预警系统。3.着力增强地震应急处理能力市地震应急救援队具备震后1小时到达震区展开救援行动、市应急指挥中心30分钟内发布震情、灾情信息,并在震后2小时内快速实施地震应急区域联动和社会联动能力。4.大力增强公众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70%以上的公众能掌握防震减灾基本知识,正确采取防震避震措施,

5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科学应对地震谣传事件;发生有感地震时,有感区能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80%以上,发展地震志愿者队伍,各县(市、区)至少成立4支志愿者队伍,总量达到1万人以上。5.着力增强震后救助恢复能力震后24小时内灾民得到基本的生活救助和安置,3日内地震灾区社会秩序基本恢复正常。各县(市、区)均至少有一处按照省地方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要求》建设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6.着力增强投入保障能力市县人民政府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把防震减灾事业经费列入正常财政预算,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第三章市防震减灾”十二五”重点项目”十二五”期间,是我市贯彻落实全面防御观,全面增强防御地震灾害能力的关键时期,总规划投入经费6200万元。其中:一、郯庐带皖东段钻孔体应变实验区项目(投资概算900万)1、建设目标:监测郯庐断裂带皖东段块体活动习性;观测震前十几分钟至数小时皖东块体应力异常变化,进行地震预警能力和临震预报能力实验研究,并破题地震前兆预警。

6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图3郯庐断裂带皖东段钻孔体应变前兆台网实验区图2、建设内容:根据滁州市政府滁政〔〕106号文件精神,在郯庐断裂带南段滁州市境内皖东块体上,新建市本级、定远县、凤阳县、明光市、天长市、来安县、全椒县7个钻孔体应变前兆预警台和1个数据处理中心,7月全部建成投入观测,在全市实现”一县一台”的监测前兆台网建设目标,并与安徽省地震局的”一场一带一站”实验场工程相衔接,形成综合性钻孔体应变前兆预警台网研究体系(见图3)。二、拓展市本级”四个中心”建设项目(投资概算800万)1、建设目标:完善与拓展市本级”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构建监测-研究-预警预测立体网络体系;应急救援实现小震不乱、中震能战、大震不瘫痪;震害防御实行重大工程重点防、民居工程全面防、校安工程高标防;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和避险技能进入每一个家庭。2、建设内容:继续完善与拓展市本级”四个中心”功能建设:(1)新建滁州市政府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完善和升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技术系统,实现与中国局省局视频互联互通,具备灾情速报、快速响应、信息通告预警、数据库管理等功能,保证震情应急的需要。指挥中心系统内配置显示功能系统,能够将各种信息、实时图像、视频信号进行演示,为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参数。(2)扩建滁州市地震前兆监测预报信息中心在琅琊山地震台新建地震监测大厅、信息管理大厅,设置8间功能室,采用power计算机群及最新信息技术建设中心软、硬件平台,建设海量数据汇集存储与备份库、实时数据高性能计算机群集运算、地震自动定位快速处理与评估及信息发布平台、地震仪器运行维护监测系统。

7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3)改(扩)建抗震设防技术服务中心将原市局办公楼改(扩)建城抗震设防技术服务中心。对中心硬件和软件进一步完善与拓展,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提供抗震设防技术服务;为城市”新建、扩建、改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核定,提供抗震设防基本资料;参加城乡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4)完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中心功能现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中心面积为1280平方米,由电子图书阅览厅、建设工程抗震演示厅、多功能展示厅、科普知识展厅和影像厅等七个部分组成,还需增建模拟地震系统、3D视频系统等,把我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中心建成一流的”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三、推进实施县级”五个一”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概算700万)1、建设目标:强化县(市)专业地震台网建设,增加观测站点,努力提高地震监测薄弱地区的监测能力,实现”一县一台(站)”的监测台网建设目标。2、建设内容:县级”五个一”工程建设。即,(1)、一个地震应急指挥中心;(2)、一个地震监测台;(3)、一个抗震设防技术服务站;(4)、一个防震减灾科普馆(5)、购置一辆防震减灾行政执法(应急指挥)车。四、”大滁城”建设新区地震小区划项目(投资概算300万)1、建设目标:经过勘察、探测分析等地球物理和化学方法,给出城市不同区域的地震动参数,并编写出地震小区划报告。2、建设内容:实施地震小区划项目,可对”大滁城”建设新区地震安全环境进行地域划分,区分不同地段间潜在地震危险的差异,预测震害分布,为一般建设工程提供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要求;为城市发展规划和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为城市和工程震害预测、政府防灾救灾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

8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为指导建设资金的合理投入提供科学依据。五、城市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项目(投资概算500万)1、建设目标:查清城市建筑物抗震性能,绘制出建筑物安全状况系列图件,建立GIS震害预测评估系统。2、建设内容:开展城市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由地震部门牵头,建设、城乡规划、国土、房产、统计部门参加,分阶段对已建的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规模工业和商业设施、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场馆等建(构)筑物的抗震性能进行普查和评估,市本级先实施,并逐步扩大到县(市、区)行政地域。普查中,建立健全建筑物安全档案及图件资料,完成GIS震害预测评估系统。六、防震减灾社会服务工程项目(投资概算700万)1、建设目标:形成全市地震社会服务技术体系,为逐步提高我市城市、农村及重大工程的强震防御能力,显著提高全社会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与响应能力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2、建设内容:(1).城市地震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深入研究地震灾害和生态环境、灾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开展全市地震风险综合评估,完善城市震害防御能力的评价方法,推动解决和改进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民宅的抗震性能。建立城市基本单元-社区的地震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建立城市震害防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实现重要城市典型生命线系统的抗震示范改造工作。(2).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建立滁州市农村民居资料数据库,编制农村民居抗震防震技术指南及建造、加固图集,选择典型区域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结合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震害防御服务系统”,建立覆盖多震区乡村和其它地区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农村震害防御技术服务网络。(3)、实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我市以公园、广场、体育场、学校操场为主,分级、分区域建设避难场所。建设原则坚持"平震结合",公园、广场平时作为人们休闲场所,震时作为应急避难场所,

9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合理利用现有场地。七、地震监测台网完善与拓展工程项目(投资概算800万)1、建设目标:全面提升地震前兆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全市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0级,实现市内地震速报时间8分钟以内,地震定位精度由Ⅲ类提高到Ⅱ类以上。2、建设内容:(1)按照台间距约50KM的布局原则,新建6个地面监测台;(2)按照重点监视防御区内每600KM2有一个强震动台的要求,新建4个数字强震动台;(3)、建设流动地震前兆观测网点4个;(4)、新建6个钻孔应变台、改造3个地下流体观测站;(5)、升级改造测震台网、前兆台网、信息网络,加强地震监测信息传输与数据共享系统建设,加强与邻省数据交换;(6)、建设郯庐带皖东块体钻孔体应变实验区”群测群防示范县”项目。八、城市地震安全基础工程探测项目(投资概算600万)1、建设目标:探明城市及其附近经过的断层数量及其基本性质,对活动断层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价,建设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地理信息管理系统;为城市规划提供抗震设防的技术保障。2、建设内容:(1)、选择3个县(市)政府所在城市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进行前期资料收集整理与野外勘选,初查目标区主要活断层,地震活断层鉴定、详细探测及危险性评价,活断层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建设。(2)、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选择3个县级政府所在城市开展地震小区划和震害预测工作。进行城市及其周邻地区地震构造环境和地震活动性探测与分析;地震危险性评价;工程地震条件勘探、测试、试验;地震动参数的计算和模拟;地震地质灾害评估;地震动参数区划。并对未来一段时段因地震可能造成的建(构)筑物、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的破坏、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及其分布做出估计。九、应急救援服务系统建设项目(投资概算400万)

10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1、建设目标:实现灾情信息快速获取,接到地震速报后,15分钟内完成基于海量地震应急基础数据的灾情初步评估,给出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命线工程等地震灾害预评估结果;30分钟内生成指挥决策辅助方案,为救灾提供服务。2、建设内容:(1)、建立高效的地震应急灾害评估系统,实现与其它突发事件应急联动与共享平台,确保政务、指挥系统畅通。进一步扩展地震应急救援软件系统及基础数据库,建设联动协同数据库。完善地震灾情快速获取与判定决策技术系统。(2)、建立地震现场应急移动指挥平台、”动中通”移动通信系统、现场大范围通信系统建设。(3)、建立现场灾情采集系统。(4)、建立万人以上地震应急救援队伍轻(重)装备500人。十、宣传教育服务系统建设项目(投资概算500万)1、建设目标:使位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社会公众基本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其它地区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地震发生后,能够快速向社会公布震情灾情。2、建设内容:(1)、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每个县建立高、初、小学示范学校各一所。(2)、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各县建一处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3)、防震减灾科普精品创作。动员社会力量,创作一批适合不同社会群体的,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精品。(4)、防震减灾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建立集地震震情、灾情速报、知识普及功能于一体的地震信息发布技术系统。第四章保障措施一、将防震减灾规划纳入市政府”十二五”总体规划之中

1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做好防震减灾规划与其它各相关规划衔接工作,统筹资源配置,确保防震减灾任务和措施有效落实。二、拓宽防震减灾投入渠道政府加大对防震减灾的投入,把防震减灾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增长机制,积极拓宽资金来源,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支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三、着力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积极推进建立健全防震减灾政策法规体系。完善防震减灾行政执法、行政监督体制和机制,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四、推进科技和人才支撑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地震科技合作和交流,密切跟踪地震科研院所对地震孕育和发生规律的研究,加快地震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快引进防震减灾人才并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机制,为防震减灾事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五、强化各级抓落实的责任制各级政府把防震减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影响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防震减灾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加强督查和考核,确保防震减灾工作任务得到全面落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