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六年級長方體表面積之補救教學探究

國小六年級長方體表面積之補救教學探究

ID:8267619

大小:387.5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3-15

國小六年級長方體表面積之補救教學探究_第1页
國小六年級長方體表面積之補救教學探究_第2页
國小六年級長方體表面積之補救教學探究_第3页
國小六年級長方體表面積之補救教學探究_第4页
國小六年級長方體表面積之補救教學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國小六年級長方體表面積之補救教學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國小六年級長方體表面積之補救教學探究12宋佳穎*、姚如芬1嘉義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嘉義縣民雄鄉文隆村85號)2嘉義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嘉義縣民雄鄉文隆村85號)*chiaying0827@hotmail.com摘要本研究主要目的係透過實際操作餅乾盒的表面積補救教學,探究國小六個六年級學童在表面積的學習表現,及其對此教學活動之感受。本研究採個案研究,藉著學生學習單、回饋單和前後測驗卷來蒐集資料。發現生活中簡單的餅乾盒,透過黏貼的過程中,可增強學生對表面積的認識,並提升其學習興趣,即使長方體表面積是五年級時的數學課程,學生並不會感到

2、無聊,反而藉著操作更能釐清表面積的定義。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自行操作、上台發表,不但可提升學生思考和表達能力,亦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願意主動去面對問題,對數學感到不害怕。關鍵字:表面積、個案研究、補救教學。一、前言長方體表面積單元,概念涉及面積測量的前置經驗,並具備空間轉換的能力(江重輝,2008),必須對二維與三維空間轉換有所了解。在現行教育部頒發的數學課程標準中,屬於幾何主題的能力指標中也提到:「S-2-01能運用簡單幾何形體的組成要素,做不同形體的分類」、「S-3-01能利用幾何形體的性質解決簡單的幾何問題」(教育部,2

3、003),也特別強調三維空間和二維空間轉換關係的重要性。長方體表面積,就是立體圖形長方體所有表面的面積總和。學生在學習表面積這個單元時,總是只會運用公式,卻不了解其真正的意涵,主要是因為對空間概念的缺乏,無法想像整個物體的每一個面,尤其是看不到的隱藏面,且常常和上一個單元體積混淆。可見表面積概念,對於學童相當具有挑戰性。國民教育法明定每位學生都需要受到均等的教育機會。但由於學生的資質不同,卻被要求達到同等的目標,這是相當難以達成的。因此針對弱勢學生進行補償教育,期望能幫助其學習,縮短國小學習成就低落學生之學習落差,彰顯教育正義,

4、例如教育部的「攜手計畫課後扶助計畫」,更是落實此教育理念。補救教學著重在針對每位學生的學習問題,擬出不同的教學策略,但這些學生需要的不是複製知識的方法,而需要的是重拾對學習的信心和樂趣(李美穗,2009),因此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之前,必須先改變其數學信念(Frank,1988),藉由具體物操作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及動機,幫助學生建立自信,並且協助學生了解基本概念。過去長方體表面積教學,大多是一個公式的講解,並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只是重複套用公式。於是研究者想藉由一個餅乾盒,輔以師生的討論互動,幫助學生學習學習表面

5、積,藉以提升弱勢學生之數學學習興趣,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一)探究個案學生於餅乾盒融入表面積教學的學習表現,包括:1.在「長方體表面積」補救教學前的學習表現2.在「長方體表面積」補救教學後的學習表現(二)了解學生對「長方體表面積」補救教學的感受二、文獻探討所謂的補救教學重點在瞭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後,精心設計課程內容與慎選教學模式,藉以符合學生的個別需求。補救教學所採用的是「評量─教學─再評量」的循環歷程;重視個案資料的蒐集、診斷評量,以及在教學後的測驗,以瞭解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並給予所需要的協助(邱定文,2009)。教育部

6、(2003)也提出「創意臺灣、全球布局-培育各盡其才新國民」作為施政的總目標。為實踐社會公平正義的理念,政府必須善用國家資源,對處於社會、經濟、文化、教育、區域不利地位的學習弱勢學生,給予積極協助,避免造成雙峰現象持續擴大(傅正敏,2009)。其目的在於實現社會公義,學習上處於弱勢的孩子能得到更多的照顧,使其擺脫原有不利因素,得到應有的學習機會與潛能的開展。在張新仁(2000)「補救教學面面觀」文章中,有關理論部分探討補救教學的受教對象特質、實施「補救教學」的基本歷程、「補救教學」模式、課程內容類型和、補救教學課程和教學設計原則

7、和國內補救教學相關研究。故本研究在教學方面的設計,有注意到學生的基本能力和學習動機,設計出相關的教學活動。在張福松(2010)數學低成就學生實施補救教學困境之研究中,發現國小教師在實施補救教學困境分為四個方面,在學生方面有學習動機低落,態度不佳,專注力不足等問題;在家庭方面有家庭結構、家長教養態度等問題;在教師方面有課程規劃、準備教材和教法等問題;在學校方面有上課時間太短,行政支援不足等問題。各分析本研究的相關困境,發現學生的學習動機低弱,且專注力容易渙散,如何有效幫助學生的學習,從教學上的設計著手,藉由具體物幫助學生了解表面積

8、的概念,並能提高學習的樂趣。補救教學是希望藉由不一樣的教學活動,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與興趣,從洪素敏(2004)「國小五年級學童分數迷思單元為例」,透過分數概念紙筆測驗,瞭解其迷思概念,並進行補救教學之研究,發現補救教學不管是知識的成長,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都能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