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某中学2022学年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

广西钦州市某中学2022学年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

ID:83440710

大小:3.06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3-07-13

上传者:无敌小子
广西钦州市某中学2022学年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西钦州市某中学2022学年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西钦州市某中学2022学年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西钦州市某中学2022学年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西钦州市某中学2022学年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广西钦州市某中学2022学年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6页
广西钦州市某中学2022学年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7页
广西钦州市某中学2022学年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8页
广西钦州市某中学2022学年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9页
广西钦州市某中学2022学年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广西钦州市某中学2022学年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荀子明确提出了“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的观点,认为正是“诸侯异政,百家异说”才造成了社会的动乱。除儒学外,其他各派都“蔽千一曲,暗暗千大理”,统统是“无用之辩”,“无用之辩”是“治之大殃",必须予以根绝。据此可知A.荀子最早提出儒家学说独尊的设想B.荀子的主张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c.其他学派思想有缺陷,无存在价值D.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思想统一的论述2.从1954年开始,国家对职工统一分配的范围逐步扩大,从大学毕业生到中专、技校毕业生,一直到复员退伍军人,都实行统一分配。这是我国当时A.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B.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C.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D.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3.撤切尔夫人执政后,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国企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政府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这反映出A.凯恩斯主义是错误的B.英国面临严重的通货紧缩C.英国放弃了国家干预D.撤切尔夫人信奉货币主义4.近代一位伟人曾经这样评价道:“一百五十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敢千和善千吸取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这里“她”指的是A.空想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C.纳粹主义D.毛泽东思想5.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B.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C.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D.打到封建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制度6.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

1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待。这表明美国()A.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出现动摇B.试图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分权制衡原则发生巨大变化D.国家政策受到冷战格局影响7.1937年5月,陕甘宁边区公布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对千选举资格做出规定:除了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等,只要不是汉奸、卖国贼,均享有普遍的、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反映了A.国共两党矛盾基本消除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中共改变民主革命目标D.中共实行民主抗日执政理念8.北宋画师刘宗道“作《照盆孩儿》,以水指影,影亦相指,形影自分。每作一扇,必画数百本,然后出货,即日流布,实恐他人传模之先也。“这可以佐证,北宋时期A.雕版印刷术尚未普及B.画家的商业意识浓厚C.文人画开始一统天下D.绘画普遍受理学影响9.孙中山先生曾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从孙中山这则评论可知A.大平天国运动没有任何价值B.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封建性C.孙中山的认识具有局限性D.三民主义的提出有其合理性10.1929年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召开。会上,一致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8个决议案,史称古田会议决议。决议的其中项内容:“强调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规定每连建立一个党支部,每班建立一个党小组,严格党的纪律。”决议这项内容旨在A.批判王明左倾错误的危害B.确定中国共产党对红军的领导C.突破国民党的政治封锁D.阐释红军的革命任务1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像在造型上显得含糊一些,给人不可捉摸的混乱现象。唐代佛像各具形态,职能分工也越来越明确。这一变化反映出唐朝A.佛教艺术开始中国化B.各有职守的大一统的政治秩序C.佛像雕塑艺术的发展D.佛教艺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12.“……深刻的反省。口口口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士不可分制的一部分。口口口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口口口政府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上述文字最有可能出自A.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B.《中美联合公报》c.中美《关千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D.《中日联合声明》13.1901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

2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这里的“改弦”指的是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清末新政D.预备立宪14.1960年3月,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东方政策,希望改善苏法关系。1964年I月,法国与中国建交,并呼吁西方各国也承认新中国。1966年7月,法国宣布退出北约。之后,戴高乐还访问了苏联和许多东欧国家。这表明A.法国努力开创独立自主外交的新局面B.西欧经济复兴直接促使两极格局瓦解C.军备竞赛加剧导致美法关系急剧恶化D.世界政治格局已经呈现出多极化态势15.“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材料中的“我”所代表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波兰D.捷克斯洛伐克16.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是否可能,就看我们能否在一定的过渡时期内,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木家经营”。十月革命后,这一思想指导下的经济政策A.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B.有利于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c.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D.促进了经济的恢复17.1890年,江南制造总局总办刘麒祥指出,军需工业所需钢材“必须购自外洋,其价值运费已不合算,且平时购运往来虽尚称便,诚恐一旦海上有事,海程梗阻,则轮船不能抵埠,而内地又无处采买,势必停工待料,贻误军需”。这反映出A.民族资本主义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B.甲午战争后,中国海权进一步丧失c.中国建设独立的工业体系的必要性D.外国资本垄断了中国的钢铁生产18.“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该文告所指历史事件体现了A.天朝的危机B.中华民族的觉醒c.中华民族的抗争D.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

319.《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见下图)是列宾根据1870一1873年间对伏尔加河纤夫进行深入考察后的作品。它反映了当时的俄国社会A.俄国国内还没有使用蒸汽轮船B.衣奴制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成果C.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十分落后D.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社会20.读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幅图,该过程实质上()歹卫-.门”'、甲乙丙T世界名画<公牛>的诞生过栈牛A.反映了美术领域的多元一体B.说明了印象派绘画影响甚微C.强调了美术领域的复杂多变D.体现了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21.同时用“君主专制”、“圈地运动”、“民族国家”、“手工工场”等概念可描述15—16世纪西欧的典型国家是A.法国B.德国C.英国D.西班牙22.唐代诗人杨志坚年轻时屡试不第,其妻到州府请求离婚。时任抚州刺史颜真卿作出判决:妻笞二十,任自改嫁,赠杨志坚布绢各二十匹、米二十石,“便署随军”。这反映出当时A.逐利之风极为盛行B.纲常礼教束缚女性C.社会风气比较开放D.离婚须报官府批准23.刘锡鸿认为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不可纷纷讲求,致群赞千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月异而岁不同,中国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两种两人均认为A.政体亟须调整B.西方技艺为末C.纲常政教为本D.不能仅学技术24.近代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千1876年在上海登船赴欧,对沿途所记,编为《使西纪程》。由千驻英期间(1876—1879年)参观了各地的工厂学校和政府机构,郭嵩焘的观念产生了根本变化,发出“西洋政教、制造,无不

4出於学”的惊呼。这期间,他可能会看见A.《物种起源》第一次出版发行B.英国人驾驶汽车出行c.电话作为新的通讯方式已出现D.无线电通信试验成功25.如图是《1450—1750年间欧洲以白银衡量的核算货币贬值程度指数示意图》,对此认识正确的是.rf疲屯吴地利.----内(+价仇:.1150-ll?tftf)1710一1719什A.有利千欧洲资产阶级利用廉价劳动力进行商品生产B.沿海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率大千内陆国家和地区c.大西洋沿岸国家的货币贬值率大千地中海沿岸的国家D.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26.如图选自2015年12月IT网行业资讯。图片的主旨是1990年,和小朋友一起玩2015年,和小朋友一起玩A.社会不重视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B.互联网成为社会交际的必备工具C.科技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D.互联网更有利千儿童智力的开发27.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千引起旧瓶的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A.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B.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C.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28.苏格拉底在民主的雅典度过了一生,在战争中为雅典而战,至死服从雅典法律……他坚持认为,民主的目的不是

5引导非哲学家尽可能行善,而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或高尚或卑贱地生活。由此可见,苏格拉底以死捍卫的是A.自由B.民主C.法治D.平等29.《万国公报》编辑范讳曾言:“至每月发行之《万国公报》,尤明目张胆讲平等,说自由,推美国之民主主义与立宪政体,而叹息痛恨千满洲朝廷之不进步。后来种族思想勃发而不可遏,中华民国成立千一举之间,则广学会之书报与之有劳也。”据此可知A.舆论宣传促进戊戌变法运动B.《万国公报》是近代报刊的先驱C.清政府注重舆论构建与引导D.公共传媒具有启迪民智的作用30.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下列关千五四运动的评价,与这段材料之意最相符的是()A.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的爱国运动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C.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D.广大民众参加的社会运动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治政府1870年12月成立工部省,作为全面负责推行殖产业兴政策的领导机关。工部省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1873年11月又成立内务省,与工部省配合,共同推进殖产业兴政策。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千佳呢绒厂等近代化的“模范工厂”。其目的是让它们起示范作用,以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政府在1880年又发布“官业下放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由于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保护,从80年代中期开始,在日本出现了早期工业革命的浪潮。——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下卷)》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棋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年~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一(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完成下列要求:

6(1)据材料一,概述日本发展近代工业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展近代工业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西化后产生的主要影响。32.材料崔定(shr)(?-约170)涿郡安平人。少时沉静,喜好典籍。出身官宦世家,有学术传统修养。桓帝初年,拜为议郎,后出任五原太守。五原郡地处西北,天气寒冷,土地宜植麻泉,“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崔定到任后,支持和教导百姓种麻、纺精,使民“得以免寒苦”。面对西北民族矛盾,崔定练兵马,严烽候,积极防御,遂得以安定。后崔定因病征召还京,与诸儒博士共杂定《五经》,后拱《政论》。在《政论》中,他针对当时奢侈成风、上下匮乏、犯法者众多的情况,提出尚严用刑、网罗贤士、治贪养廉等办法解决问题。另著有反映东汉庄园经济的中国第一部月令体农书《四民月令》。崔定于建宁年间病卒。—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崔宴的主要历史活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崔宽的历史活动体现的统治思想。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教育从洋务派创办各种“洋务学堂”起,就开始落地生根。1904年1月,清廷批准《奏定学堂章程》,一直延用到1911年清朝覆灭,秉承的宗旨是“忠君”与“尊孔"。袁世凯为自己当皇帝复辟帝制,重新尊孔,在教育方面更是通令恢复学校祀孔典礼。面对这种情况,“全国教育联合会“讨论、研究新学制,胡适在新学制草案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22年11月1日,北京政府以“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新的《学校系统改革案》,史称“壬戌学制”。该学制基本参照美国学制,以小学、初中、高中的“六三三制”取代了原来的小学、中学“七四制”。直到现在,依然实行“六三三”制。它还提出了七条教育标准: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改革易于着手。这些措施都深刻影响着当时中国的社会发展。—摘编自雷颐《壬戌学制与新文化运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壬戌学制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壬戌学制的积极作用。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l、D

7【答案解析】荀子提出“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的观点,主张以儒家思想统一思想,说明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思想统一的论述,故选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最早提出“,排除A;荀子是战国时期人,是国家分裂时期,排除B;材料说明思想统一的重要性,无法体现其他学派思想有缺陷,排除C。【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除儒学外,其他各派都……必须予以根绝”,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2、B【答案解析】材料显示,1954年开始,国家扩大了职工统一分配范围,这与当时国家建设中逐步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B项正确;对职工分配属千生产领域内容,排除A;1954年尚未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社会主义改造是对生产关系的改造,统一分配与生产关系无关,排除D。3、D【答案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撒切尔夫人放弃了凯恩斯主义,转而信奉货币主义理论,因此D选项正确;凯恩斯主义在70年代后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不代表它是错误的,A选项错误;英国当时仍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不是通货紧缩,B选项错误;撒切尔夫人执政后减少而非放弃国家干预,C选项错误。故选D。4、B【答案解析】略5、B【答案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主张向西方学习,创建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企业,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维新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共和思潮宣传了民主、平等的思想,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近代化。因此三者都是争取民族独立,促进现代化的过程。B正确;洋务派主张维护清政府统治,A错误;洋务运动后期主张求富,未提出反抗外来侵略,C错误;洋务思潮、维新思潮都不主张民主共和,D错误。故选B。6、D【答案解析】据材料关千福利国家的立法方案被否决,加强国防的方案获得支持可知,美国的政策受到与苏联争霸(冷战格局)的影响,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美国注重国防并不能说明其世界霸主地位的动摇,排除A;依据所学,20世纪60年代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排除B项;材料提出的方案需受到国会的制约,说明分权制衡原则没有发生巨大变化,排除C。故选D。

87、D【答案解析】材料信息“除了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等,只要不是汉奸、卖国贼,均享有普遍的、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反映了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民主选举,这体现了民主抗日执政的理念,故D正确;A项说法错误,国共两党矛盾没有消除,故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1937年9月,故B错误;材料正是民主革命目标的反映,故C错误。8、B【答案解析】根据“每作一扇,必画数百本,然后出货,即日流布,实恐他人传模之先也”可以看出画家已经有了商业的意识,进行批量生产,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9、B【答案解析】据材料“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可知,孙中山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在打击清王朝的意义,但其否定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建立民主政权,而趋于封建化,B正确;A过千绝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既看到了太平天国的进步意义,也看到了他的不足,是客观评价,C错误;D与材料无关。10、B【答案解析】根据材料“强调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规定每连建立一个党支部,每班建立一个党小组,严格党的纪律。”可知通过在军队基层中建立党小组,通过党小组,党支部,党组织层层加强对军队的领导,即确定中国共产党对红军的领导,故选B;A是遵义会议内容,排除;CD内容在古田会议上没有体现,排除。11、B【答案解析】依据材料“佛像各具形态,职能分工也越来越明确”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是一个统一的朝代,而且对相应的职能部门进行了分工。B正确;材料只反映了佛像形态的变化,未涉及其变化融合中国特色,A排除;佛像雕塑艺术的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C排除:材料未体现佛像的变化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D排除。故选B。12、D【答案解析】日本曾发动过侵略中国的战争,因此,中日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有日本对发动侵华战争的深刻反醒,故选D;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不符合“政府”“建立外交关系”,排除A;BC不符合“深刻的反省“,排除。【答案点睛】

9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深刻的反省““政府”“建立外交关系”,联系中日建交的史实分析解答。13、C【答案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词是“1901年“和”清廷“,可知是清末新政。C正确。14、A【答案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改善苏法关系”、“与中国建交”和“退出北约”等行为说明法国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和干涉,努力开创独立自主外交的新局面,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20世纪90年代苏联的解体,与材料信息无关,也并非是西欧经济复兴的直接影响;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军备竞赛对美法关系的影响;D选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法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是多极化态势的出现。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5、D【答案解析】材料信息”慕尼黑做出的决定“说明这个国家是捷克斯洛伐克,故D项正确;英法是《慕尼黑协定》的制定者,故AB错误;波兰是下一个受害者,故C项错误。16、D【答案解析】“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木家经营”可知,这一举措是新经济政策内容在,这一政策有助千促进经济恢复,D正确;A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实现的,排除;新经济政策是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B排除;新经济政策承认市场作用,排除C。17、C【答案解析】据材料军需工业所需钢材“必须购自外洋,其价值运费已不合算,且平时购运往来虽尚称便,诚恐一且海上有事,海程梗阻,则轮船不能抵埠,而内地又无处采买,势必停工待料,贻误军需”可知,洋务运动所需钢材必须购自外洋,但一旦海上有事,海程梗阻,内地又无处采买,势必停工待料,贻误军需,这说明了中国建设独立的工业体系的必要性,C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对外国钢材的依赖,而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A错误;甲午战争爆发千1894年,与材料不符,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外国钢材的依赖,没有涉及“外国资本垄断了中国的钢铁生产”,D错误。18、A【答案解析】材料“粤匪.…..崇天主之教……皆以兄弟称之”,反映了天平天国运动爆发自广西,拜上帝教受西方基督教影响,故A

10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与清政府的斗争,属千国内阶级矛盾,不能反映民族觉醒和对外抗争,故B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得不出中国民主革命转折的结论,故D不符合题意。19、C【答案解析】《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作千1873年,反映了当时俄国经济发展与困境并存的状况,是对俄国社会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进行的控诉,表现出俄国发展的落后性,故答案为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俄国尚未使用蒸汽动力,排除A;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主义道路,BD错误。20、D【答案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是追求创新,甲乙丙丁四幅图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能反映反映了美术领域的多元而不能反映一体,因为他们属千同的流派,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甲乙丙丁四幅图受印象派绘画影响大而非甚微,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不是复杂多变而是越来越简易,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21、C【答案解析】根据“圈地运动”即可判断这个典型国家是英国,故选C项;法国、德国和西班牙都没有出现圈地运动,排除ABD项。故选C。22、C【答案解析】材料中“其妻请求离婚”、“任其改嫁”等说明当时杜会风气较为开放,故选C;“妻“请求离婚的原因是“屡试不第”,与“逐利”无关,同时也不能反应“极为盛行”,排除A;在唐代,纲常伦理对女性的束缚不大,否则也不会出现“其妻请求离婚”、“任其改嫁“现象了,排除8;D项是材料现象,不能体现材料反映的本质,排除。23、B【答案解析】根据材料,刘锡鸿认为西方技艺是“末”,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主张整伤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千学习西方技术的做法;郭高认为西方技术是“末",西方政教是“本”,日本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国力增强,反对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科技,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制度,所以两者都认为西方的技艺为末,B项正确;材料中的两人均是清政府的官员,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仍然要维护传统,A项错误;材料中两者的“纲常政教”是不同的,C项错误;D项是郭嵩焘的观点,错误。故选B。24、C【答案解析】

11根据题干“1876一1879年“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1876年定居美国波士顿的苏格兰人贝尔试通电话成功,故C项正确;《物种起源》发表千1859年,排除A项;1885年,德国卡尔.本茨成功地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排除B项;1895年,意大利工程师马可尼与俄国物理学家、工程师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排除D项。故选C.25、A【答案解析】材料体现的是1450一1750年间欧洲货币出现严重的贬值现象,这主要和新航路开辟后,美洲金银大量涌入欧洲有关,其中货币贬值便利了欧洲资产阶级利用廉价劳动力进行商品生产,A正确;根据图片数据可知,欧洲靠近内陆的国家波兰和奥地利的贬值也十分严重,B错误;大西洋沿岸国家应该的货币贬值率较低,C错误;D是新航路开辟引起的商业革命表现之一,但是材料突出的是价格革命,D排除。故选A。26、C【答案解析】两幅图表明上个世纪90年代,小朋友在滑梯上玩耍;现在小朋友已经离不开网络了,说明科技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故选C;图片内容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变化,不能说明社会不重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排除A;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说法没有依据,排除。故选C。27、C【答案解析】材料“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千引起旧瓶的爆炸……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反映了英国在君主制的“旧瓶”里装进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新酒”,促进英国社会稳定发展,故C正确;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并没有君主制的“旧瓶"的历史,故A错误;法国共和制度已经取代了君主制,并不存在“旧瓶里装新酒”的问题,故B错误;近代德国宪法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不符合”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故D错误。故选C。28、A【答案解析】苏格拉底主张“根据自己的爱好或高尚或卑贱地生活”,强调个人的自由,苏格拉底以死捍卫的也是个人言论的自由,故A项正确;苏格拉底死千过度直接民主制的弊端,他批评而非捍卫直接民主制,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与法治和平等无关,故C、D两项错误。故选:A。【答案点睛】本题考查苏格拉底,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或高尚或卑贱地生活”。本题为中档题,考查苏格拉底,重视道德,反对追求功利,“美德即知识”。29、D【答案解析】

12根据“则广学会之书报与之有劳也”可得出材料强调《万国公报》等报纸传媒有启迪民智的作用,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戊戌变法运动,排除A项:“先驱”表述不正确,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是清政府的行为,排除C项。30、D【答案解析】根据题干“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中有学生工人,商人等社会群体,范围波及100多个城市,形成了全国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浪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D项符合题意;青年学生群众作为五四运动的先锋队,但不能体现社会的觉悟,排除A项;题干中未强调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质,排除B项:题干旨在强调五四运动参与群体广泛,体现社会大众民主意识的觉醒,并非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排除C项。故选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措施:成立机构:制定政策:创办国营企业:转让国营企业。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2)特点:全面西化;有选择的西化:利用外国人西化。影响: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实现国家独立,走向对外扩张。【答案解析】(I)根据材料一“1870年12月成立工部省…负责推行殖产业兴政策…工部省创办了官营企业…1873年11月又成立内务省,与工部省配合…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从设置机构、政策及手段进行概括即可;二问结合所学从西方入侵导致民族危机的外在原因进行分析。(2)根据材料二“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法国模式用来…大学则归功千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从日本西化的范围特点及方式进行概括阐述。二问结合所学从社会转型、民族独立及对外政策转变进行分析阐述。32、(1)活动:加强基层治理,关心民众疾苦;因地制宜,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经略边疆,稳定边境;撰《政论》提出治国主张;著衣书指导衣业生产。(2)思想:民本;重农;文明教化;外儒内法;吏治(尚贤、廉政、法治,答括号里的也可);平治天下。【答案解析】(1)活动:根据材料“使民`得以免寒苦'”可知,崔宴加强基层治理,关心民众疾苦;根据材料“五原郡地处西北,天气寒冷,土地宜植麻栠……支持和教导百姓种麻、纺绩”可知,因地制宜,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根据材料“崔宽练兵马,严烽候,积极防御,遂得以安定”可知,崔宴经略边疆,稳定边境;根据材料“崔宴……与诸儒博士共杂定《五经》,后撰《政论》。在《政论》中,他……提出尚严用刑、网罗贤士、治贪养廉等办法解决问题”可知,撰《政论》提出治国主张;根据材料“另著有反映东汉庄园经济的中国第一部月令体农书《四民月令》“可知,著农书指导农业

13生产。(2)思想:根据材料可知,崔宽重视百姓,休农书可知其主张民本,有重农思想;根据材料“他针对当时奢侈成风、上下匮乏、犯法者众多的情况,提出尚严用刑、网罗贤士、治贪养廉等办法解决问题”可知,崔宴思想中有文明教化、外儒内法、吏治、平治天下等思想。33、(1)前期教育改革奠定基础;旧的教育思想严重束缚社会发展;政府的重视;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美国教育制度的影响。(2)有利千培养新式人才;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有利于提升国民素养;推动了思想解放和社会风尚改变:推动了教育近代化;推动了社会发展。【答案解析】(1)根据材料“从洋务派创办各种'洋务学堂'起,就开始落地生根”等信息可得出前期教育改革奠定基础;根据材料“秉承的宗旨是`忠君'与'尊孔'……更是通令恢复学校祀孔典礼”可得出旧的教育思想严重束缚社会发展;根据材料“胡适在新学制草案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得出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在学制改革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也体现了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根据材料“北京政府以'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新的《学校系统改革案》“可得出政府的重视;根据材料“该学制基本参照美国学制”可得出美国教育制度的影响。(2)根据材料“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壬戌学制作为新型教育体制逐渐代替原有的教育制度,有利于推动新式教育的发展,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促进国民素养的提升,从而推动思想解放和社会风尚的转变,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等从教育、社会、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回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