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原卷版).docx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原卷版).docx

ID:83562458

大小:34.6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3-10-21

上传者:老李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原卷版).docx_第1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原卷版).docx_第2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原卷版).docx_第3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原卷版).docx_第4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原卷版).docx_第5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原卷版).docx_第6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原卷版).docx_第7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原卷版).docx_第8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原卷版).docx_第9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原卷版).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原卷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重庆市高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神话是文学的源头,是文学产生的母胎。西方文学的神话背景突出,希腊神话与《圣经》中的神话更是西方文学创作重要的源泉与母题。“重述神话”是西方文学一种自觉而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中国上古时代也产生了许多神话传说故事,但在文献古籍中记载不多,资料零散,不像古希腊神话那样被完整系统地保留下来,除了《山海经》等记载神话比较集中以外,其它则散见于古籍中。流传比较广泛的神话有“创世神话”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始祖神话”中的“女娲补天”、“洪水神话”中的“大禹治水”、“发明创造神话”中的“后羿射日”等。汉魏六朝的神怪小说、唐人传奇、宋元话本、《西游记》等明清小说,都或多或少受到中国神话的影响。现实主义杰作《红楼梦》也有浓厚的神话传统底蕴,贾宝玉、林黛玉的劫运历程与创世神话的原始、历劫、回归的结构非常相似。另外中国的诗歌与神话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如屈原的赋,李白、李贺、李商隐等的诗歌许多都有神话元素。但是,以上只是说中国文学受到中国神话的影响,一直以来中国都缺乏严格意义上的“重述神话”之作。这种情况到了20世纪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20世纪上半叶,鲁迅先生创作了《故事新编》,其中的《补天》《奔月》《理水》是三篇比较成熟的“重述神话”之作。 鲁迅说他的《故事新编》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之作”,“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这里所谓“点染”和“信口开河”也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重写”。鲁迅对《奔月》的“重写”就具有与原神话不同质的“现代体验”。《奔月》取材于中国上古神话中“羿射十日”“嫦娥奔月”的故事,但鲁迅抽空了古代典籍文化中庄严、瑰丽、神圣的意味,具备高度主观化的自我表现意味。在典籍中,这位射九日、斗文豹、屠长蛇、气吞山河、顶天立地的羿已逐渐成为英雄人物的活标本。然而,鲁迅只撷取了它的基本故事骨架,借这个以英雄为主人公的故事载体进行“点染”“信口开河”与“解构”。于是,这位传奇式英雄在鲁迅笔下遇到一个个人生的困境——日复一日地捕不到猎物,遇到刁钻泼辣的老婆子的纠缠,学生冷箭的暗算,爱妻嫦娥的背弃离去。神话中的英雄在鲁迅“信口开河”的“点染”中被消解与颠覆,褪去了英雄的油彩衣服,具备了常人的烦恼与痛苦。羿的这种落寞凄凉、孤独彷徨的生存状况无疑是具备相同心境的鲁迅自身的写照,羿“举起了投枪”却不见长蛇、不见封豕、踯躅辗转的生存状态无疑就是鲁迅陷入“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无物之阵”中的生存状态,羿的痛苦其实就是鲁迅精神苦闷的外化。鲁迅正是由对神话故事的外壳进行点染,而重写出一个迥然不同的新故事来。(摘编自古大勇《鲁迅、苏童与世界文学中的“重述神话”传统》)材料二:“新神话”以传统神话故事为叙述基础,超越了对超能力的崇拜,已经与宗教完全割裂。新神话动画就是以这种现代的神话理念进行创作的动画作品。新神话动画生存的当代社会,已经基本完成了启蒙和现代化的改造。神话这一题材的发展与延续,首先必须直面的尖锐问题就是如何去重建“弃神”后引发的权威消解和因此带来的文化真空与意义的缺失。《小门神》以中国道教传统和民俗文化中最接地气的保护神——门神作为主角设定,而剧情发展的主要诱因,就是动画中所映射的真实世界——“弃神”的现代世界。这样的世界,神性消失,也无人再将神作为崇拜的对象,张贴门神保护平安也成为了一种过气的旧俗,已经无人遵守;天上的门神也沦落至只有打扫清洁的工作可做,还面临着随时失业的危险。《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一开场,就同《小门神》中的神荼和郁垒一样,处于消极的人生低谷。故事中的神话主角,就像今天在世俗社会中已经几乎消失的神话英雄一样,没落、低沉,完全失去了英雄的光环,落入了世俗的尘埃。但是在这些电影的结局中,一开始被抛弃的神又都重新恢复了往日的荣光,新的信仰秩序被建立,神性也得以重建。经历了长期现代化发展的世俗社会,物质世界已经极尽繁荣,但精神世界崩塌后,人心秩序的维系愈发困难,这是现代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所在,也是新的神话题材动画内容讲述的现实基础。藏于神话背后的历史传统作为文化深处的基因符号,虽然在现实中已经逐渐被公众淡漠,但依然有人对此坚守。新的神话题材动画结局中陷入低谷的“神”都开始重新站起,开始重新确立起自己的价值,而那些被打破的基因符号,也被一点点地重新拼贴。重建后的神话形象已经摆脱了旧神话的窠臼,而成为了动画中被人重新崇拜的英雄。神话的重新建构符合社会需要,而动画叙事的设置便是现实的映射。《小门神》中的门神重新受到欢迎和张贴,烟花、爆竹的燃放对年的驱逐,也象征着中国动画电影的叙事中,对于传统文化和意义回归的一种期待。(摘编自赵洋《神性重建与传统回归:当下神话题材类国产动画的叙事策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中国,虽然神话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在二十世纪以前“重述神话”是不自觉、不成熟的,没有成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传统。B.鲁迅将神话故事重写成具有复杂生动的人物形象的小说,表现出鲁迅的现代生命体验,这是神话“重述”后产生的新的文学特质。C.在新神话动画中,现代世界是“弃神”的世界,神不再处于高高在上、受人膜拜的位置,失去了神的光环,与世俗里的人接近。D.电影可以折射社会真实,面对现代世俗社会出现的精神危机,国产动画电影通过让低谷中的“神”恢复神圣的地位来解决这一问题。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指出羿在以往典籍中确定的英雄形象,与鲁迅重新塑造的羿的形象形成了对比。B.材料一引用鲁迅“随意点染”“信口开河”的话语,是为了说明他的创作旨在反叛传统。C.材料二借电影中神话人物没落的例子来说明“神”在理性发达的现代社会中的不适应性。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体现出了中国神话是中国文艺创作的灵感源泉,富有极强的生命力。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鲁迅《破恶声论》:“夫神话之作,本于古民,睹天物之奇觚,则逞神思而施以人化,想出古异,淑诡可观,虽信之失当,而嘲之则大惑也。”B.在动画电影《年兽大作战》中,托塔天王被迫退休,大量的神仙无事可做,而神话中骇人的年兽只不过是一个吓唬并娱乐“人”的公司职员。C.神话学家斯特伦斯基曾说:“我们不应把神话当作某种古已有之的实存之物,应将神话视作一种‘繁荣昌盛的工业’,不断推陈出新。”D.在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结尾,消极潦倒的孙悟空冲破封印,熔岩为甲,化焰为篷,恢复法力,找回自我,重新成为了英雄。4.请你以一个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为基础,进行“重述神话”的创作,写一个120字以内的故事梗概。5.鲁迅的小说《奔月》和中国新神话动画对神话的重写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咳嗽天鹅铁凝天越来越冷了。刘富鞧在被窝里想,院子里那只天鹅,得赶紧送去动物园。 刘富在镇上给镇长开车,把车拾掇得挺干净。刘富爱干净,后来去外边开过眼界,变得更爱干净,并且滋长着一点从前并不明显的小傲气。比如他经常对香改说:“就你,要不是为了让我妈高兴,打死我也不会娶了你。”香改是刘富的老婆,人长得好看,却生性邋遢,手脚都懒。结婚之后,刘富从来没在自家的大衣柜里找到过要找的衣服。这很让刘富受不了,就为了这个,他和香改闹起离婚。香改抵抗不住刘富的坚决:“离就离,缺了鸡蛋还不做槽子糕了!”话没说完突然大声咳嗽起来,从此这咳嗽没有一天断过。现在,刘富钻出被窝,西屋响起香改的咳嗽声。刘富朝东窗根望望,窝棚里的天鹅好似响应着香改的咳嗽,伸出雪白的长颈也“咳、咳、咳”地叫起来。每逢这时刘富就想:怨不得这天鹅名叫咳嗽天鹅呢,一叫还真像咳嗽一样,可真不怎么好听。这只天鹅是镇长送给刘富的:耷拉着脖子,毛奓着,一看就是只病鹅。他讲究干净,打算过几天把它给出去。女儿正念初中,上网查了这只鹅的学名应该是大天鹅,也叫咳声天鹅,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刘富尤其记住了咳声天鹅四个字,只是听成了咳嗽天鹅,从此没改口。刘富虽然对它很不耐烦,但还是和女儿研究起怎么给它治病,只两天,这鹅竟然好了起来,也吃也喝了,每天吃家里一个鸡蛋,刘富很心疼。每天早晨刘富一出屋门,它准在东窗根的窝棚里咳、咳、咳地大叫几声,问好似的。常常在这时,西屋的香改也会咳嗽起来,好似迫不及待和天鹅比着赛。刘富不为天鹅的“问候”所动,他只觉得自己倒霉,稀里糊涂家里就添了女人的咳嗽和咳嗽的天鹅。一天早晨,天鹅步履踉跄地从窝棚里钻出来,站也站不好,走又不敢走。刘富发现它的脚蹼已经干裂。刘富的脚就在这时也突然不自在起来,脚趾缝之间像有利刃在切割,凉嗖嗖的刺痛。原来天鹅只能旱养两三个月,离开水过久脚蹼就会皴裂。哪里能管它的一世呢?女儿想了想说:动物园。刘富打通了省城动物园的天鹅馆,接电话的是景班长,刘富就说了要送天鹅的事。晚上,刘富把香改叫到东屋说,明天你也跟我去趟省城。你那咳嗽从来也没好好治过,离婚之前,我得给你把咳嗽治好。中午之前他们就顺利到了省城,刘富搬下装着天鹅的竹筐对车上的香改说,你就坐在车上等我,一会儿我就出来。刘富很快就找到了天鹅馆:敢情有这么一大片水啊,三十来亩吧。景班长打量着他怀里的竹筐说,不错,是大天鹅,我们这儿最多的就是大天鹅……刘富想亲眼看见裂了脚蹼的咳嗽天鹅下水入了池,他也就算对得起它了,也就算了了一桩麻烦事。快中午了,景班长说吃了饭再走。一会儿粉条菜端上来了。一会儿管理员叫景班长出去了。一会儿景班长回来了。 一会儿一只热气腾腾的黑铁锅端了上来,锅里炖着灰褐色的大块的肉。景班长举起筷子冲着铁锅对刘富说,来,尝尝。刘富说这是鸡呀?景班长说是鹅,你送来的那只天鹅。刘富放下筷子,似懂未懂的样子。景班长只好给他解释说,动物园医生已经为这只天鹅做了体检,结果是它太老了,足有25岁了,体内脏器严重老化,基本不再有存活的意义。刘富说多老算是老啊。景班长说天鹅寿命在25岁左右,你说它老不老。刘富说可它正活着哪。景班长说我们养这么一只老天鹅所要花费的成本你想过没有?刘富不记得自己是怎么离开天鹅馆的,只记得他摔了眼前一个酒杯。他觉出自己的脚趾缝一阵阵钝痛,像被长了锈的锯子在割锯。他把头伏在方向盘上闭住眼,眼前立刻是黑铁锅里被肢解了的白天鹅。刘富的整个脑袋顿时轰鸣起来。他没有想到,这只麻烦了他几个月的天鹅,竟会让他的心有那么大的说不出的难受。这时后排座上传出一阵咳、咳、咳的咳嗽声,刘富心里一惊:这不是我那咳嗽天鹅吗?难道它没有被送进黑锅它也没有那么衰老?刘富扭转头朝后排座看去,看见了歪坐在那里的香改。刘富如果不在这时往后看,他就真的记不起香改还在车上等着他。大半天时间他已经把她给忘了,他原本要在离婚前给香改治好咳嗽的。是啊,咳嗽,刘富曾经那么厌恶香改的咳嗽,也同样不喜欢天鹅的咳嗽。每当女人和鹅同时在院子里咳嗽起来,他就觉得他的生活纷杂、烦乱,很没有成色。但是就在刚才,当他听见后排座上突然响起的咳嗽声时,竟意外地有了几分失而复得般的踏实感。刘富一心想要快些离开省城,路上他只下了一次车给香改买了一套煎饼馃子。香改不挑食,也不抱怨刘富丢她在车上那么长时间,只扎着头吃煎饼。吃了一会儿才冷不丁问刘富一句:“哎,你不吃啊?”刘富摇摇头,香改就又自顾自地吃起来。唉,这就是香改了。刘富叹道。其实香改从来就是这样吧?只是他忘了她从来就是这样。他没有在医院门前停车,也没有征得香改的同意。也许他是想,要是从今往后给香改治咳嗽还有的是时间,他又为什么非在今天不可呢。(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咳嗽天鹅没有死在普通的百姓家中,却死在懂得照顾天鹅的动物园工作人员手上,这充满讽刺意味。B.刘富很疼爱咳嗽天鹅,与它建立起较深的感情,天鹅脚蹼因缺水而皴裂,他就赶紧联系相关动物园。C.天鹅在家里是“雪白的长颈”,在动物园是“灰褐色的大块的肉”,强烈的视觉冲击,带来灵魂的震撼。D.本来铁了心要和香改离婚的刘富,却因为天鹅之死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从而放弃了离婚的念头。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咳嗽声相似这一点巧妙地将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动物的关系连接起来,构思用心,叙事讲究,内涵丰富。B.本文以悬念开篇,引发读者兴趣,接下来用插叙手法交代了刘富得到天鹅的由来、喂养的经过及送走天鹅的原因。C.刘富“觉出自己的脚趾缝一阵阵钝痛,像被长了锈的锯子在割锯”,比拟形象生动,意在批判动物园宰杀老鹅的冷酷。D.小说以小见大,借助一个庸常的生活琐事,把读者导向了一个生活哲学的境界,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细腻冷静的体察。8.小说中咳嗽天鹅的结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请简要分析这一效果是如何取得的。9.有人认为“咳嗽天鹅”就在我们身边,那么“咳嗽天鹅”有哪些象征意味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训蒙大意示教读明·王守仁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尔诸教读,其务体吾意,永以为训,毋辄因时俗之言,改废其绳墨,庶成“蒙以养正”之功矣。念之念之!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今教童子A必使B其趋C向D鼓舞E中心F喜悦G则其进自H不能已。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亡,同“无”,指没有,“燕虽小国而后亡”的“亡”指灭亡、消亡,两者意义和用法皆不同。B.歌诗,即咏唱诗篇,这里阐述的诗的功能与《论语》中的“诗,可以兴”所强调的基本一致。C.被,文中是覆盖的意思,与《聊斋·促织》“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中的“被”词义相同。D.揖让,文中指的是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在周代按关系的亲疏远近分为土揖、时揖、天揖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多次提到古人先王之教,认为教之明伦、诱之歌诗、导之习礼、讽之读书均是先王立教之意,值得效法。B.作者批评当世教学者把记诵词章当作教学重点,这种方法难以调理性情、完善品格,甚至会让儿童走上歧途。C.本文主要论述童蒙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不仅关注儿童时期的品德修养,还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标。D.本文阐释了把礼与善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强调用礼义潜移默化,这样能改弃成规,达到“蒙以养正”的功效。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2)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14.如果只一味以“句读课仿”要求学生,会有哪些后果?请结合文段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①秦观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②吹罢小单于③,迢迢清夜徂。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注】①这首词系秦观贬谪郴州时所作。②丽谯,绘有彩纹的城门楼,后指楼,即城门上的更鼓楼。③小单于,唐代大角曲名。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写出了词人长夜难眠的苦闷,一个“虚”字,既写出环境的深幽空寂,又流露出贬谪生活的寂寥与空虚。 B.“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两句写出词人听尽乐曲、思虑万千、仍未入睡的情态,虚实相生,内涵丰富。C.下阕抒发了仕途不顺的悲慨与深沉的怀乡之情,词人感叹连返回故乡的好梦也断了,只能如同孤独的游魂。D.“峥嵘岁又除”交代了词人年复一年流徙在外处境,尤其是在他人阖家团圆的除夕,痛楚之情溢于言表。16.前人评价秦观“真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请说说“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以“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个句子直接揭示了屈原写作《离骚》的缘由。(3)《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强调奖赏应有准则,不能根据自己的情绪而滥加奖赏。(4)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将其无奈隐忍、矛盾痛苦的状态描述得淋漓尽致。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那时节的河畔枣又青又涩,吃得你肚子发胀,可是你一点不饿了。你快活地唱着“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那时你像一只鸟儿一样轻捷,敢从高高的山崖上跳下去抄近路。你还追赶过一只青灰色的野兔子,那青灰色的兔子在这黄土高原里显得鲜明而刺眼。可是你没追着,累得满头大汗地躺在又干又烫的黄土上喘气。等到你爬一座大山时你累了,那段公路又酥又软,上面结着开裂的硬皮儿,下头是软陷的松土。你咬紧牙往上爬,白花花的毒日头晒得你①。你后悔没有省下半个瓜带着。可是那时你的生命像刚点燃的一簇火,你的四肢都弹性十足。你知道你的心脏特别健康,脉搏又沉又稳。所以你赌了一股狠劲儿要和那座黄土山比一比,你决定不停步,一口气爬上山顶。你信心十足地踏上龟裂的黄土硬皮儿,然后有力地蹬直膝盖的关节,②地攀登着。后来,后来——在爬上山顶的那个时刻,你看见了黄河。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后来,在爬上山顶的那个时刻,黄河出现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月为“夜明之神”,与太阳同辉。祭月在上古作为季节祭祀仪式列入皇家祀典,像日月这样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族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是无缘祭享的。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时代文化的进步,人们对月亮天体有了较理性的认识,①。唐朝虽没有中秋节日,但中秋赏月、玩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人们将清秋明月视为可赏可玩的宇宙奇观,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以赏月为中心的中秋节俗形成。文人沿袭赏月古风,②: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壮美,友朋千里,诗酒风流;宋人对月感物伤怀,常以月的阴晴圆缺喻人情世态。即使在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映不住宋人的伤感,常常发出“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浩叹。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从文人赏月的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到如今家庭团聚、共吃月饼,③。明月依旧,人心已非。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20.下列句子中的“像”和文中加点词“像”,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点,低一点,大一点,像赤金的脸盆,沉了下去。、B.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是奇迹。C.他很有点像我们中国的贾谊,但是贾生的才华,还不曾焕发到他的地步。D.萧队长听到这话笑了,意思像说:“你得加小心呵,这是你的事。”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3年8月11日上午,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公布了五部获奖作品,其中得票最高的作品《雪山大地》是以“故乡”为母本的。作者杨志军说:“我希望雪山大地的故事能讲给更多人,希望在讲述父辈们和同辈们的故事时,能有共情者跟我一起歌哭而行,流连忘返,希望爱在广袤的故乡厚土上延续,一代比一代更加葳蕤地传承。”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对“故乡”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