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ID:8364758

大小:302.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3-05

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_第1页
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_第2页
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_第3页
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_第4页
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附件9: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40%以上,在世界苹果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2003年农业部制定《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确定了渤海湾和黄土高原二大优势产区。规划实施5年来取得显著成效,我国苹果和苹果浓缩汁的国际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为适应新时期对苹果优势产业带建设的新要求,在总结上一轮规划实施成效、基本经验,分析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规划》发布实施以来,各级农业

2、部门强化科技服务,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质量标准、市场开拓等,促进了优势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化调整,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吸引了国内外大批资金注入,各种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加速聚集,促进了产业快速升级,提高了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地位,扩大了市场份额,推动了我国由苹果产业大国向产业强国的发展。(一)主要成效1.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2007年我国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943万亩,产量达到2786万吨。优势区域所在的山东、陕西、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及甘肃7省的苹果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6%和90%,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加2.4%和47.5%

3、,平均单产提高44.3%。优势区域平均亩产达到1130公斤,比全国平均单产高23%,比2002年提高了7.8个百分点。2.品种结构和果品质量明显优化。富士是我国栽植面积最大的优势品种,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0%;新红星、首红等元帅系品种比重为9.2%,居第二位;自育品种秦冠和华冠产量分别占6.8%、2.1%;嘎拉、华夏、藤木一号、红将军等中、早熟品种发展较快;金红、青苹等一些适宜加工的品种日益丰富并形成规模生产。在规划引导下,苹果套袋、疏花疏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果品质量的提高。根据国家果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4、跟踪检测,两大优势产区果品质量安全合格率均达到99%,优质果率由规划前不足30%提高到55%。3.产业化经营水平稳步提升。优势区域内鲜苹果机械冷藏量上升6.4个百分点,气调贮藏量上升3个百分点,果品贮藏加工企业超过2200家,商品处理线近千条,年处理量占苹果产量的15%,明显带动了苹果优质生产基地建设和果品质量的提高,苹果深加工能力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苹果浓缩汁产量超过100万吨,比2002年提高2.1倍,其他苹果加工产品如鲜果汁、罐头、脆片、苹果醋等产量约40万吨。前5位加工企业浓缩汁产量占全国70%以上。4.出口创汇

5、能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我国鲜苹果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101.9万吨、5.127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88.1%,132.2%,位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五位;苹果浓缩汁出口量104.27万吨,出口额12.45亿美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251.8%和623.8%,占有60%的国际市场份额,居世界第一位。其中,两大优势产区鲜苹果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占全国出口的54%、70%;苹果浓缩汁出口占全国的99%以上。(二)总体评价规划科学划定了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优势区域,准确定位了我国苹果产业发展方向。通过规划实施,科学引导了产业布局的优化调

6、整,有效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质量提高,推动苹果成为我国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之一。经过五年的努力,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基本完成。优势区域内苹果平均单产由1048公斤/亩提高到1130公斤/亩;优质果率达到55%,高于规划目标5个百分点;苹果出口量由30万吨增加到101.9万吨,超过规划目标11.9万吨;机械冷藏和气调贮藏分别达到鲜食果品的30.1%和10.1%,商品化处理能力达到20%,完成规划目标;加工能力达到30.7%,高于规划目标10个百分点。总体上看,我国正在由世界苹果生产大国向产业强国迈进,规模优势日益突出,市场竞

7、争优势日益显现,但在苹果优良品种育种、栽培标准化、产后商品化处理、气调贮藏、营销能力及组织化程度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三)经验与启示规划实施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中央、地方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关键在于坚持“三个结合”。一是坚持资源禀赋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科学划定区域。渤海湾优势区符合最适宜苹果生长气候条件7个指标中的6个,黄土高原优势区则完全满足7个指标的要求。同时,优势区域的划定还兼顾了当地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等因素,实现了自然条件与生产实际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了优中选优。二是坚持规划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优

8、化资源配置。规划的实施有效引导了产业集聚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优势区域的支持力度,建设了3个苹果育种中心和22个良种繁育基地,实施了苹果套袋关键技术补贴项目,开展了无公害和绿色果品基地创建、有机果品认证、原产地标识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