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上)习作教学设计(全册)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上)习作教学设计(全册)

ID:8442050

大小:60.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3-28

上传者:U-5649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上)习作教学设计(全册)_第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上)习作教学设计(全册)_第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上)习作教学设计(全册)_第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上)习作教学设计(全册)_第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上)习作教学设计(全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上)习作教学设计(全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上)习作教学设计(全册)【教材解读】一、教材简析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源于自身的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高年级段的习作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在习作过程中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作文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走生活化道路。本次习作是升入六年级安排的第一次习作,内容是选择假期中感受最深是一段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除此之外,并没有对学生作文做过多的限制性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假期生活的过程中,不要给学生设定太多的框框,而是应该让学生叙写真实的经历,抒发真实的感受。“写事类”文章是小学阶段的重点,由于第二学段进行过“记实写事类”文章的训练,这类文章的写法,学生能够掌握。因此,教师应在以下两个方面加大功夫:一是打开学生的选材思路,引导学生从假期生活的多个方面去选择写作素材,教师从学生畅谈的假期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素材,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不是给人“千篇一律”或“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感觉。二是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开启学生心扉,吐露内心情感,让学生确实把课堂当做情感体验和交流的场所,把习作当做情感倾诉、交流的需要,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二、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与交流,丰富学生的见闻,积累写作素材;并能根据习作要求,生动再现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经历。 2、做到内容具体,感受真实。3、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养成习作之后认真修改并与他人交流的好习惯。三、教学重难点1、通过交流,拓展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2、鼓励学生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趣。【教学准备】活动方案1:有条件的学校安排学生在假期里利用DV或相机记录下自己的生活经历,可以是惊险的一段历程,可以是紧张的一个画面,可以是快乐的一个瞬间,可以是一次烦恼的经历,也可以是一种心酸的滋味……只要是能带给你深刻感受的,都可以记录下来,并为自己的DV或照片配上一段文字说明或感言。开学初组织学生在班内以班会的形式开展“漫话暑假”活动。通过畅谈暑假,让学生生动再现假期中印象深刻的生活经历。活动方案2:鼓励学生用记日记(或写博客)的方式记下假期生活的酸、甜、苦、辣、咸,留下暑期旅程的足迹(强调不要记成“流水账”)。开学初也可召开一次以“美好的假期回忆”为主题的班会,并动员学生收集和暑期生活相关的文章,为习作指导课做好铺垫。(设计简析:新学期伊始,学生一定有很强的和小伙伴们分享假期生活的欲望,我们以此为切入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唤起学生对假期生活的回忆,有快乐,有陶醉;有烦恼,也有寂寞……一件件生动的事例浮现在学生眼前,万般感慨涌于心头,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选材和写作思路,为习作教学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在记录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有意识地积累素材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唤起回忆1、(伴随舒缓的音乐)同学们,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刚刚结束,你们的脑海中一定满载着无数的回忆吧!当我们重新走进学校大门的时候,我们会忽然觉得,暑假生活是那样让人留恋,令人回味。2、下面请大家欣赏一组同学们假期生活的剪影,让美丽的音乐伴随我们漫溯到暑假的回忆中去。(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也可以让学生欣赏课本中提示的四幅插图)3、同学们,我想这一组多彩的假期生活照已经把你带回到那令人难忘的暑假了吧。那你是否愿意把我们带入你的假期生活,一同分享你的喜怒哀乐呢?谁先来说一说你的暑假经历??(引导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来概括)4、打开你的记忆之门,再想一想,这个假期里让你最难忘或感受最强烈的经历是什么?有没有一段经历让你到现在依然历历在目?(给学生静思的时间)(设计简析:一上课,并不是先出示习作要求,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创设情境,以舒缓的音乐、激情的语言、生活的画面调动起学生内心的情感积淀,唤起学生的假期生活的美好的回忆,解决了“无话可说”的难题。)二、交流回忆,丰富素材1、相信同学们此时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吧,请你们在小组内畅所欲言地谈谈自己假期难忘的经历,注意把事情的经过说具体,能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每组推选出一两名选材新颖,表达流畅的同学。2、学生交流,老师巡视指导、适时点评,及时发现有价值、有意义的素材和有创意的表达。(根据学生情况,引导学生在说具体的基础上再想一想这件事情或这段经历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又有怎样的价值?) 3、选3-4名同学分别讲述自己的假期经历,老师随机点评,学生也参与补充、评价。(主要从选材、构思以及表达真情实感等方面作适当的指导,特别是应尽力避免学生选材的单一性,提醒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并不是只有快乐与美好,也可能会有烦恼或寂寞等,这些感受都可以尽情表达,但一定要真实,有意义。)4、老师小结: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看来这个暑假大家过得都很充实,很精彩。(设计简析: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做成什么文字。”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学生的生活情境得以再现,内心情弦得以拨动,不但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选材能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对习作的冲动和愿望。)三、明确要求,自由习作1、生活不会只有一种味道,无论是快乐、兴奋,还是难过、寂寞等等都是我们真实的体验,积累每一次体验,那便是人生的巨大财富,如果再把这宝贵的财富与别人一同分享,那真是人生一大乐事。2、今天,就让这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在我们笔下生花,与朋友分享。(找学生读习作要求:、写一段发生在假期中感受最深的生活经历;‚、要写出真情实感;ƒ、题目自定。)师提醒学生:刚才我们一起回忆了暑假的生活经历,当然,你也可以写以前假期里发生的事情。3、现在就请同学们动起笔来,真实地记录下假期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可以先构思再创作,最好一气呵成。写完别忘了给写的内容加个题目。4、学生写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尽量不要主动去打扰学生) (设计简析: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已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与热情,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转入书面表达的最佳状态,由说到写,水到渠成。)四、作后改评,交流完善1、学生自改习作引导学生对照本次习作要求,把自己写的作文多读几遍,先从字词句入手,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修改;然后再围绕“内容是否具体,是否写出真情实感”这一要求进行修改和补充。2、学生合作互改由学生根据意愿自由组合或分小组进行互评互改,既要发现别人习作的闪光点,又要互相提出进一步修改的意见或建议,同时自己也能够取长补短。3、集体点评修改老师根据习作要求,选取有代表性的习作片段,集体点评修改,在此过程中,既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又要对普遍出现的问题加以指正,力求作文更加完善。4、再次自我修改通过赏评习作,互相启发,你一定发现许多同学写得好的地方。再试试看,能否把同学写得好的方法技巧吸取过来,使你的作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打开自己的习作,把重点段落再进行修改。(学生动笔对自己的作文再进行一次加工润色)(设计简析:《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教学中注重了习作后的交流展示与评价,使学生明确修改的重要性,并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指导改什么,怎么改,逐步养成自主修改的习惯,为写好作文打下基础。)五、课外延伸,享受成功1、评选最佳,体验成功。(如最佳书写、最佳开头、最佳文笔……)2、在班级内举办习作展览,组织优秀习作向校报、儿童报刊或杂志投稿,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3、创建班级作文博客。(设计简析:习作教学的重点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在此,我们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成功、张扬个性的平台,让习作由终点转为起点,让习作教学更有意义,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习作批改】目前的习作教学,老师们往往偏重于作前指导,对作后的评价与批改重视不够。学生反复修改后的作文,他们很想同老师来分享他们的成果,并期待老师的肯定。所以对于学生上交的习作,教师的批改要力争及时,尽可能趁学生对此次习作内容记忆犹新的时候,早早与习作者见面,在课堂上及时反馈、讲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有的习作题目比较新颖,有的习作选材比较独特,有的习作表现出童真童趣,有的习作抒发了真情实感,有的习作开头或结尾比较出色等等,教师都应及时地在眉批栏大加赞赏,或在讲评时口头表扬。对习作有困难的后进生更要给予及时鼓励、点拨,要善于发现习作中的闪光点,耐心地帮助他们疏通语句,指引方向。当然了,对于学生在习作中明显的缺点,如标点不正确,语句不通顺,内容不具体,缺乏真情实感等,教师也应及时指出错误。所以,教师的总评也尤为重要,每一篇总评就是和学生的一次心灵对话,既要强调出现的问题,更要积极地鼓励、表扬,并满怀信心地为学生今后的习作注入动力、指明方向。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上)习作2教学设计——爱你在心口要开滕州市第四实验小学王守华【教材解读】 1.教材简析这是一次叙事类习作,话题设计新颖独特,别出心裁,充分体现了“情”“物”相生、“情”动“辞”发的写作规律。但是本次习作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一方面由于学生家庭背景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不同,因此表达起来情况不一,有些学生会把表达爱天天挂在嘴边,而大多数学生则无论如何不好意思开口,特别是对一部分男同学而言。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观察要求和感悟要求比较高。因为不同个性的父母会有相当大的不同,有的甚至不会有反应。因此本次习作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我们教师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两大难题:一是教师要在习作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表达愿望,引导学生克服害羞心理,让他们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使习作顺利进行。二是对学生的观察和描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教学前或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这两方面的引导和训练。2.教学目标(1)读懂诗歌,感受作者对雪人浓浓的眷恋之情。(2)在真诚的交往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鼓起勇气直接或间接地向父母表达真挚的爱,懂得报答,学会感恩。(3)根据要求完成习作,注意叙事清晰,结构完整,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神情变化反映人物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重点:完成习作,叙事清晰,结构完整,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神情变化反映人物的情感。难点:在真诚的交往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鼓起勇气直接或间接地向父母表达真挚的爱,懂得报答,学会感恩。【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小诗《妈妈的爱》《雪人》)学生准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父母表达爱,并注意观察父母的反应。【教学过程】第一流程:作前指导第一课时(作前准备)(说明: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果向父母表达爱不成问题,那么此环节就无需一课时,而是点到即可。)一、营造爱的气氛教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让世界充满爱》,会唱的同学可以一起来唱。(播放歌曲)学生用心聆听或跟着哼唱。教师:一首《让世界充满爱》唱遍了大江南北,也唱进了每一个人的心中,世界因爱而美丽,世界因爱而精彩。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人间最真最美的爱,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爱——(父母)亲人的爱。(设计简析: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歌曲的播放,能够创设温馨的爱的氛围,使学生在动情的旋律中受到感染,让爱轻松地浸染每一个人的心灵,为本课的教学定下良好的情感基调。)二、产生爱的共鸣1、讲述故事1999年国庆黄金周,在贵州马岭河峡谷,一对青年夫妇,带着他们两岁的儿子子灏,乘坐缆车去山顶。当时车厢竟满载了35名乘客!当缆车到山顶平台停了下来。就在这一瞬间,缆车不可思议地慢慢往下滑去!接着便箭一般地向山下坠去!一声“轰隆”巨响响彻了山谷。当救护人员打开缆车门的时候,他们惊讶了,在血肉模糊的车厢里,唯一的生还者,竟然就是当时最小的游客子灏?!原来,在缆车坠落的那一刹那间,子灏的父母不约而同地使劲将自己年幼的儿子高高举起。最后,孩子只是嘴唇受了点轻伤。而孩子的父母,却永远离开了人世!(1)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以后有什么想说的?(2)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和感想。教师:在灾难面前,我们感受到了伟大的父母之爱,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父母之爱深深的感动着我们。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父母之爱是平凡的,她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这种爱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下面让我们来欣赏这首诗。 2、补充诗人刘丙钧的小诗《妈妈的爱》(1)同学们自己轻声读一读,然后请一个同学朗读。(2)自由读,指名读。(3)读了这首诗你又明白了什么呢?学生谈看法。(设计简析:故事的引入震撼人心,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崇高,为了使学生多一份爱的感动,多一些对爱的理解,选择补充诗人刘丙钧的小诗《妈妈的爱》,通过朗读,进一步感悟爱就在身边,父母的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也是最平凡的,唤起学生对平凡生活的回忆。)三、唤起爱的记忆教师:诗中的妈妈正是用这些平凡的小事,用无微不至的关心打动着我们,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呵护,你一定还记得那令你感动的一幕幕。想一想,爸爸或妈妈做的什么事情让你特别感动?请把这件最感动的事情讲给同学们听听。1、(教师范说)教师动情讲述父母做过的令自己感动的事情。2、学生围绕这一话题,在小组内说一说。3、指名说。(引导学生围绕“爸爸或妈妈所做的什么事让我特别受感动”这个话题,回忆父母对自己付出的爱。力求引导学生选择不同方面的事情来讲。)(设计简析:老师以平等对话的身份参与到学生活动之中,真情表白,在老师的引导下、感染下,学生会很自然的打开情感的闸门,父母关爱他们的事例就会像放电影一样浮现眼前,小组内的交流使每个人的情感相互碰撞,情绪被触动,表达的愿望自然会空前高涨。)四、倡导爱的表白教师:我们感受到了深深的爱,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怎样去做?请大家在欣赏一首小诗《雪人》,读一读,你从中有体会到了什么?1、出示小诗,放开声音,有感情的朗读。 2、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引导说出,爱要尽快表达,爱要大声说出来。)教师:爱要说出来,作者在冬天还未走远时,说出了对雪人深深的眷恋,大声的表达了爱。还记得吗?去年汶川地震中有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体支撑住了废墟,她身体下是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还有一部手机,屏幕上是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位母亲在临死前做了两件事,一是拼命保护孩子,二是告诉孩子妈妈爱他。同学们,我们沐浴着父母的爱成长,“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当失去时才后悔没有珍惜,不要因为粗心而忽略了平时对父母的问候和关心。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让我们勇敢的走到父母面前表达你的爱。今天我们有一项特殊的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向父母表达爱。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方式表达?3、探讨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比如:可以走到父母面前,看着他们的眼睛,认真的对他们说“我爱你!”可以写纸条,可以打电话,可以发短信,也可以趴在耳边悄悄说……总之引导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爱。还要求他们观察妈妈或爸爸会有什么反应?尤其是神态和动作,以及自己的内心感受。教师:爱需要表达,今天回家后,一定要告诉父母你们对他们的爱,一定要勇敢的将爱说出来,将爱进行到底。(设计简析:读懂小诗,是本次习作的感情铺垫,通过朗读来表达情感,唤起共鸣,让学生达到了不吐不快。对表达方式的讨论,为学生的表达找到了多种渠道,也决定了作文素材的丰富性。观察父母的反应则让学生在活动中能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为习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三课时连上五、再现爱的体验 1、唤醒体验教师: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了一项任务,用喜欢的方式对自己的父母表达爱,并观察妈妈或爸爸会有什么反应?任务完成了吗?这次活动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幸福、甜蜜、害羞……)教师将有代表性的感受或观点板书在黑板上。2、交流反应我想你们的感受一定跟父母当时的反应有关。(教师板书:反应)(1)说一说当时父母的反应是怎样的?(惊喜、诧异、无动于衷、激动……)(2)你是怎样感受到的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分类板书神态、动作、语言,引导学生进行生动的细节描写。3、了解习作要求教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虽然我们报答不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我们至少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内心深深的爱。打开课本39页,默读习作二的要求,说一说怎样表达爱的感激和真诚的谢意?现在就让我们把父母对我们的爱,和你对父母的爱写下来,下笔之前,还需要注意什么?1、默读要求。2、引导学生说出这次习作包括两方面内容:(1)写父母关爱自己的一件最受感动的事情,要真实、具体。怎么才能把事情写具体呢?(应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使文章内容更具体)(2)记下自己向父母表达爱的过程,要清楚。(把父母的反应,尤其是语言、神态及动作写清楚)(设计简析:自读习作要求,让学生明白习作要点,做到心中有数,将有代表性的词眼板书的过程,也是主题提炼的过程,让学生下笔时有章可循。带领学生回忆活动感受、过程,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胸中充满情意,文思才能汩汩如泉,笔下才能洋洋洒洒”,下笔成文便会水到渠成。)第二流程:下笔成文六、写下爱的诗篇 1、动笔成文,相机辅导。教师:刚才大家都能说出表达爱的过程,心里的感受,这次习作是一次真爱的表达,要融入真情实感。现在我们就一气呵成,把你的幸福用心记录下来,题目自拟。(1)学生尝试习作,动笔成文(2)教师进行巡视,相机辅导。第三流程:作后评改 2、修改定稿,分享幸福(1)读给自己听,自评习作,自主修改。教师:著名作家老舍曾经说过:“肯删改自己的文章,必有出息。”可见自我修改多么重要。请同学们写好后自由朗读,自主修改,想想词语用的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事情的经过是否记述完整了,不合适的自己试着修改。(2)读给同学听,小组交流,合作互改。四人一组,或两人一组,(根据时间而定)自己朗读习作,其他同学评议。习作是否将事情的经过记述完整了,是否写出了父母的反应,自己的感受。教师深入小组参与评议,有争议的地方可以举手示意老师。(3)读给同学听,全班交流,集体评议。教师:谁想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全班同学听?其他同学按照板书提示思考、点评(过程完整具体、父母的反应、自己的感受等方面)。请一名同学读习作,可以是小组推荐的佳作或优秀片段,也可以是教师发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习作。教师:大家听后有什么看法?你认为他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说一说。引导学生按照过程是否完整具体、父母的反应、自己的感受是否真实具体等方面进行点评。(4)再次读给自己听,补充修改。教师:“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读一读自己的习作,结合刚才评议的方法,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更清楚具体,自己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作补充修改。(5)读给爸妈听,分享快乐,将爱延续。教师:回家后,请你把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你一起再次回顾爱的幸福、分享习作的快乐,并请爸爸妈妈对你写的内容提出建议,再次修改。(设计简析:评改赏析作文不但是增强语感,提高学生驾驭语言能力的有效手段,还是情与情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是师生、生生之间心灵对话的过程。习作过程中的修改环节要注重层次分明、循序渐进,自评自改、同学互评、师生共评再自我修改,让每个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取长补短,习作水平得到了共同的提高。而回家后读给父母听,则把这一活动继续下去,让学生感受到作文即是生活,生活与作文构成了一个“生活——作文——生活”的良性循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习作的快乐,令作文评改充满乐趣,充满活力。) 【习作批改】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是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因此本次习作的重点是要真实、要有个性,避免千篇一律。在批改时,注重写清事情的经过,但经过要详略得当,而且要注意写出父母的反应,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注意刻画细节,而这其中,表达真情实感至关重要。【设计说明】这是一次叙事类习作,更是一次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习作训练为一体的综合实践课,这次习作是极具人文性的一次真爱的表述,融入真情实感是写好习作的关键。记得在初次上这一课时,我提前布置任务,让每个学生回家向父母表达爱,第二天习作课上,虽然渲染了情景,唤起了共鸣,但由于有好多学生“爱你在心口难开”,致使此次习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虽然他们也完成了习作,写出了自己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表达爱,虽然文章写得也很不错,但是我总觉得少了些更重要的东西,少了本次习作最核心的东西,“向父母表达真挚的爱,懂得报答,学会感恩。”自然也就无法完达成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目标,因此,在本次习作指导设计时,本着尊重学情,以人为本,我打破常规,将本次习作预设三课时,第一课时以“营造爱的气氛、产生爱的共鸣、唤起爱的记忆、倡导爱的表白”几个环节,目的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他们深受感动的同时,主动去表达爱,为本次习作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础,二三课时连上则以“再现爱的体验,写下爱的诗篇”等环节完成此次习作。(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习作前做好调查,如果班内学生性格开朗,很容易就能够向父母表达爱,那么,本课的作前准备就无需这么冗长,而是点到即可。)有了这样的改进,重上这一课时,学生不再苦于表达,效果很好,经历了一次爱的教育,让每个孩子知道了:爱你在心口要开,心中有爱,大胆表白,懂得感恩,学会报答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上)习作3教学设计----美味大比拼滕州市第四实验小学杨媛媛[教材解读]一、教材简析这次习作是夸夸自己爱吃的美食,是以“物”煽情的文章,而且是包括听、说、写等练习在内的一次综合性训练。在教学时,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情景,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回顾生活,表达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品、所感。让学生自己发现介绍美味的方法,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逐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在介绍家乡特色食品的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二、教学目标 1、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能交待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融进自己的心理体验,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听完别人的介绍,并能进行简单的评价,从而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2、写作时能从色、香、味、形几方面有重点的介绍美味,突出其特色。3、,通过多种方式、渠道了解爱吃的美味,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爱美食、爱生活的热情。4、在品尝、观察美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写作时能从色、香、味、形几方面有重点的介绍美味,突出其特色。教学难点:能交待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融进自己的心理体验,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教学准备】1、挑选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了解做法,品尝滋味,并搜集与其相关的故事、传说和趣闻,有条件的也可以把这种美食带到学校供大家品尝。2、搜集喜欢的美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也可用相机或DV拍摄记录制作美味的过程。[教学过程] 流程一:作前指导一、创设情境,激起写作欲望大家都知道,我们美丽的滕州被誉为墨子故里、江北水乡,红荷节的举办、马铃薯节的召开,十一届全运会跆拳道和女子足球项目在滕州的举行,更加提高了我们滕州的知名度,随之,来自全国各地观光、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热情好客的滕州人民想选用各种各样的美味招待客人,今天,咱们先在班级中举行“班级美味大比拼”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特色美味,然后再参加滕州的比赛,供美食专家们选用。(设计简析:作文要创设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能有效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写作的欲望,还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有意识地积累素材的习惯,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难题。)二、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出示搜集的材料,交流:你想为大家推荐什么美味?你可以借助准备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带来实物的,也可以请大家尝一尝)给大家介绍它的特点,并简单说一说喜欢这种美味的原因。(设计简析:本环节是让学生借助已准备的资料,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品一品,营造一个审美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大大刺激感官,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当不吐不快的感觉涌上心头时,就会激活写作动机。)听了大家的介绍,感觉你对这种美食的喜欢还没完全表达出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徐州的一位小朋友是怎么给大家介绍家乡的美食的,相信你读了之后,不仅会爱上这种美食,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你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会有很大的帮助。三、例文引路,学写方法1、出示例文《鸭血粉丝汤》(看课本也可)。这位同学为大家推荐了一种美味“鸭血粉丝汤”,我们一起读一读,看看他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鸭血粉丝汤的?2、学生自读习作,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鸭血粉丝汤的?3、指名回答:(发挥想象写色、香、味、形,抓住一连串动作写美味的做法及独特的吃法)4、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出示习作要求,先自读自悟,再相互交流:本次习作写什么?从哪些方面写?怎样写才能更吸引人,让人们都喜欢你推荐的美味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1)、要以一种美味当习作内容,写出美味的色、香、味、形的特点;(2)、习作过程中,一定要细腻地回味自己的感受,把尝美味的感受告诉大家。(3)、除了写出色、香、味、形,要想表达出真情实感,还可以写一写有关这种美味的传说、趣闻、故事。(设计简析:此环节是让学生既学到例文的写法,又进行巧妙导学,让学生互相出主意,支高招,自己教会自己写作文。)四、说美食,谈美味。1、闭上眼睛,再静静地回味美食诱人的色彩,特别的口感……2、模拟情景,介绍美食。之所以称为美食,那么它一定是色、香、味俱全,有它特别的诱人之处,现在,咱们先谈一谈你最喜欢的美食,希望你把自己喜爱的美食隆重推荐给大家,在座的每位同学都是评委,看谁的美食能得到大家的一致喜爱。(师生适时点评)3、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将你的美味介绍得更形象生动,让听者垂涎欲滴吗?(学生会想出为美味编首诗、写广告语、猜谜等方法,来吸引听众。)(设计简析:此环节是引导学生交流素材,自主表达,不作过细的指导,这样避免了思维的束缚,真正使学生的习作具有个性色彩)流程二:下笔成文五、下笔成文1、上一环节是举行的“说文大比拼”,可是,不光要说的好,还要写好才能寄给美食专家们,首先,赶快给你的文章想一个好的名字,抓住评委们的眼球,然后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你喜欢的美味吧。2、学生习作,教师相机辅导。(设计简析:美好的情景能够激起孩子们的写作欲望,这一环节再次为孩子创设写作的情景,和孩子们一起描绘五彩的生活。)流程三:作后评改六、修改完善,交流习作1、读给自己听,自己修改。写好后,自己先放声朗读,听听是否顺口,想象词语用得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交待清楚具体了,不合适的自己试着改过来。 2、读给同学听,合作互改。(1)、谁想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全班同学听?大家听后有什么看法?你认为他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说一说。(引导学生评价,修改。)(2)、交互修改。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读一读自己的作文,再评一评谁写得清楚具体,哪些地方写得好,也可以互相交换改一改。(设计简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因此,此环节是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七、佳作结成集1、评选出“最佳美味。”2、鼓励学生将用心修改的习作结成文集,并且配上搜集来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粘贴到教室展版上。【教学设计自评】“生活作文思想”是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做成什么文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这节课的设计力求改变以往的课堂习作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作文、写作文。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上)习作4教学设计----剪纸里的故事滕州市第四实验小学杨媛媛【教材解读】一、教材简析剪纸是我国民间的传统工艺,也是人民大众的艺术,它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深受广大劳动人民所喜欢。本次习作,展示了四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学生在学习了本单元课文《姥姥的剪纸》之后,不但对我国剪纸艺术有了一个生动、形象、具体的感知,而且剪纸艺人和剪纸趣事也为小读者激发起许多联想。这就可多方提取构思、想象的相似信息。写作时,对剪纸艺术因为有了“知、情、意”的储备,加上教师精当的引导,容易做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二、教学目标 1、欣赏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剪纸,初步感知我国传统的剪纸艺术。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剪纸作品的艺术美,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从而激发他们欣赏剪纸作品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并且引发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2、能细致观察,根据剪纸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在习作的过程中要表达出真挚的情感。3、要求内容具体,叙事详略得当。三、教学重难点:1、细致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编一个合理的故事,并把这个故事写下来。2、在指导学生欣赏剪纸作品,领悟其艺术内涵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剪纸作品的艺术美,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从而激发他们欣赏剪纸作品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教学准备】1、学习《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带领学生感受劳动人民剪纸技艺的高超,并让学生对剪纸艺术有初步的感知和兴趣,并收集关于剪纸的相关资料,为本次习作教学埋下伏笔。2、和学校美术课外兴趣小组联系,让学生动手学一学剪纸或收集一些剪纸作品,让学生感受剪纸过程的乐趣和剪纸艺人的创作意图。【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1、我们前几天学习了《姥姥的剪纸》一课,能不能谈谈你的体会?(主要引导学生感受姥姥神奇的剪纸艺术)“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相信同学们读了课文《姥姥的剪纸》后,一定被姥姥那神奇的剪纸艺术所迷住。2、你对剪纸有哪些了解?(结合收集的资料来谈) 3、教师小结:剪纸是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到现在,我们仍有在过年时或盛大节日贴窗花(也就是剪纸)的习惯。(设计简析: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二、出示剪纸,丰富素材1、欣赏剪纸:其实,每一幅剪纸作品都是一个生动的艺术世界。老师这里有很多剪纸作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作品,请同学们边看边想,用心体会,看看其中的哪一幅作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最能吸引你的目光。(展示代表性作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一幅剪纸,你看到了什么?2、交流剪纸的内容:指导学生在看后说一说剪纸的主要内容,分清主次,并能按一定的顺序说。(设计简析:本环节是引导学生仔细看图,使学生对剪纸艺术有了一个生动、形象、具体的感知,在鉴赏中不断的激发起学生与作者的共鸣,同时提高了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三、放飞想象,编写故事1、引导学生想象事情的前因后果你再仔细地看一看,联系自己的生活想一想,由这幅剪纸,你想到了一件什么事?2、讨论、交流事情的前后经过:提出要求:欣赏剪纸作品,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衣着、打扮;‚大胆想象,想象事情的前因后果;ƒ看图练习说话,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经过,按一定的顺序细致具体地说一说剪纸的内容。3、找3—4名同学把事情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师适时点拨引导,引导学生说完整,说具体。对于有新意的发言要大加赞赏,鼓励个性表达。(设计简析:《课程标准》提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这样写作才能做到个性化。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开阔学生的思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让学生的习作素材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为下笔成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4、展开联想:看着这么精美的剪纸作品,你联想到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把静止的一副画面,通过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连环画,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下面的编写故事打好基础。)5、编写故事:师:同学们,剪纸作品是静止的,可是我们的想象却是奇妙的。这里的每一幅剪纸作品里都诉说着一个生动而又精彩的故事。下面,就请同学们任选其中最感兴趣的一幅,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编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在编故事之前,谁来说一说,根据你以往的经验,怎样才能将故事编得精彩?(生自由说,师归纳总结。) 6、学生动笔成文,教师巡视指导。四、修改习作,交流心得引导自改。启发学生对照习作要求,由浅入深进行修改。先改字词句,再看谋篇布局。点评习作。跟小作者商量后,选择一篇中等习作,根据师生提出修改意见在展示台上及时修改,同时每位同学要注意在和范例的比较中取长补短,并学习修改方法。交流展示。学生根据刚才习得的修改方法和写作技巧,再对重点段落进行修改,修改后在组内交流分享。【习作批改】作文批改环节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大环节,学生的作文成批交上来以后,教师应及时地进行批阅,要多使用肯定、赏识性的评语,避免空洞、含糊无针对性批判式的评语,而且也可使用商量似的口吻对学生的作文或思想行为提出建议,这样学生能主动自觉地根据老师的指导去修改作文,去调整自己的言行,同时,能增加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此外,因为小学生作文不但是学生作文能力的体现,也是其在生活实践中的亲身体验,所以,不一定要求他们写得生动、形象、具体,而是从是否能说真话、写真事、表真情的角度出发,不但要在写作方法上进行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的学习心理、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等方面进行引导。对于本次习作所表现出来的闪光点要在眉批或反馈课堂上给予鼓励和表扬,出现的问题也应诚恳指出,最后,还应对学生提出今后习作的目标和努力方向。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上)习作5教学设计滕州市第四实验小学任静【教材解读】1.教材简析:本次习作是写家乡的一种产品,介绍的内容很广泛,可以是农副产品,也可以是工业产品。要写清楚产品的外部特征、价值、用途等,语言表达要有序、具体、活泼生动。为了全面深刻的了解这种产品,还要进行认真观察,查阅资料或者调查访问。要在语文实践活动和习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的习惯和“乐于表达”的兴趣。在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真实的见闻之后,习作就可以水到渠成。因此,指导学生观察、调查家乡产品是本次习作的“源头活水”。2.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例文《银杏》,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是不行的,还得通过调查、咨询、查阅资料。同时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银杏的,学习小作者有序、细致、生动的表达方法。(2).能在习作中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先介绍它的外部特征,在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等。(3)通过对家乡这种产品的观察、调查、咨询、查阅资料,提高学生搜集资料、运用资料、合理表达等综合能力。(4)通过学生全面了解、介绍家乡的一种农副产品或工业产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本次习作应把着力点放在指导学生搜集习作材料上,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多种途径,运用上网、查阅资料、请教别人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走出家门和校门,到社会、自然或其他媒体等更大的范围去有意识地搜集材料,努力提高学生搜集习作素材的能力。同时,要指导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学会运用资料,学会表达时要有序、清楚、明白,表达时要注意详略得当。进一步使学生养成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1.学生把观察家乡产品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和搜集到的家乡产品的有关文字知识、图片等,集合制作成风格各异的“家乡资源库”。2.制作产品资料(图片、文字)的课件。【教学过程】第一步:作前准备,搜集资料一、谈话导入,启发话题1、同学们,一提起我们的家乡美丽的滕州,我们的心里一定会充满自豪之情,因为她傍水依山,风景秀丽,像一颗明珠镶嵌在山东的南部。家乡人民用辛勤的汗水创造了许多财富:水果、蔬菜、水产品、风味食品、工业产品……,这些家乡的特产有的在全国畅销,有的甚至远销海外,你都知道哪些家乡的特产?2、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谈谈自己知道的家乡特产。比如:宾湖的荷花、四鼻孔鲤鱼、双黄松花蛋;柴湖店的梨;木石的化肥;界河的土豆;龙阳的姜;东沙河桥头羊肉汤.;西岗级索的煤炭;关桥的镰;南沙河食品;东郭的蔬菜;羊庄的羊汤张汪的烤鸭;姜屯的花卉;大坞的狗肉,卤香鹅,挎包火烧,烧兔肉……(通过启发谈话,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家乡的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产品,为进一步调查研究家乡的特产,提供了丰富的话题,引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二、选择话题,列举调查提纲。 1、师:在众多的产品中你最熟悉的哪一种呢?它既可以是工业产品,也可以是我们熟悉的农副产品。它可以是最有特色、名气最大的,也可以是你最喜欢的。希望通过你的介绍,把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家乡特产的喜爱之情也传递给听者。那么,你打算从哪些方面介绍这种产品呢?2、学生思考,确定介绍的产品,然后讨论从产品的哪些方面进行介绍。3、提名回答:打算介绍产品的哪些方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筛选出有用信息。如:产品的外部形态、价值、用途、食用方法或使用方法、以及该产品的最突出的特点,为何会成为家乡人民喜爱的产品等方面。(相机板书:产品名称、外部形态、价值、用途、特点、、、、、)4、师:在介绍这种家乡特产时,你有什么困惑么?如果对这种产品了解的不够深入全面时应该怎么办呢?5、引导学生知道可以通过咨询、调查别人或上网、查阅书籍等渠道全面了解有关知识。6、根据自己想要介绍的产品,自由结合小组,制定一个调查计划提纲。7、分组调查,把看的、听到的、尝到的、感受到的等调查资料记在资料卡上,一周内完成。(设计简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叶老也曾说:"唯有从生活中多方面体验,把社会所得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积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见深切。"基于以上地认识并结合本次习作的特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形式积累好素材,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同时,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活动,既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作用地发挥,也利思维碰撞。))第二步指导构思,完成习作一、谈话导入,激活素材。 1、同学们,课前为了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你们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有什么收获?学生简要思地交流在调查中的有关收获。用几句话概括自己的感受。2、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家乡,了解她丰富的特产。如果你向来我们家乡的游客介绍家乡的特产,你想介绍什么产品?先介绍产品的什么?再介绍什么?重点介绍什么?根据调查相同产品为共同的小组,现在我们进行讨论交流。3、学生分组,根据已调查的资料讨论交流。在小组内选一名介绍得比较全面、生动的同学,代表小组以“家乡产品访谈”的形式,介绍家乡的特产。4、创设情境,以访谈的形式介绍产品。(1)同学们,我们家乡是个富饶的地方,今天我们请来了几位同学作为嘉宾给大家介绍家乡产品,大家欢迎!(以同一种产品为一个小组,选取3-5名同学围坐在一起的形式上台介绍访谈,在访谈时他们之间可以互相提醒,互相补充相关资料。)(2)其他同学认真听,对于特别感兴趣的部分或者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现场访问。(在学生介绍产品时,教师出示制作的相应的课件帮助了解产品。通过这种方式使产品的“形”“色”“状”等更加形象,直观,引发学生的兴趣。)6、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地仔细观察、调查、咨询、在网上查阅资料,对家乡产品的有关资料了解得很丰富、很全面。经过同学们的主动探究、观察思考,即使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同学眼里也有它与众不同之处,它们各具特色,你们很有创造精神! (设计简析:创设访问的情境,创设了轻松的谈话形式,并且在访谈时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这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交流的愿望,使他们主动投入到交流活动中去。通过大家的交流,进一步丰满素材,唤起学生的习作欲望。)二、阅读例文,习得方法。1.沈平平同学根据要求写了一篇《银杏》,写得很好,被当作了例文,下面我们认真地读一读《银杏》,看看小作者是怎样逐步详略得当地把银杏介绍清楚生动的,小作者写得好在哪里?2.学生自主阅读例文,边读边想。3、小作者是怎样逐步把银杏的特点、价值、被称为“活化石”的原因写明白的?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又有了怎样的补充?4.学生总结《银杏》的成功之处,教师小结。(1)小作者观察得很仔细,写出了自己眼中的银杏的样子,文章语言生动。。(2)在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询问老师,查阅有关资料,知道了银杏的价值和为什么称银杏树为"活化石",掌握的资料全面具体。(3)文章先写了银杏的外形特点,再写了它的价值和为什么称它为“活化石”,文章条理清晰,重点突出。5、既然沈平平同学的习作有那么多的成功之处,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借鉴她的方法,尽量把你的文章写得生动、具体。(设计简析:针对第三学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要引导学生有选择地使用例文。把对例文使用由简单地"模仿"逐渐提高到有选择地"借鉴"。引导学生借鉴范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重点突出地表达方法,要内容真实、具体。)三、谋篇构思,快速成文。1、根据自己已有的资料,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家乡的特产?(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也可让学生列取简单的写作提纲。)2、学生下笔成文。根据自己的思路要一气呵成,遇到不会写的字或者用得不准确的词语可以先忽略过去。3、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做好调控。)四、修改、完善习作。1.自我修改。“ 文章不厌百遍改”,文章越改就会越精彩,请大家出声读自己的作文,边读边想:(随手能改的地方及时修改。)(1)有没有错别字、用词不当的地方。(2)句子是否不通顺。(3)自己想介绍的产品的外部特点、价值、用途等方面是否说得清楚明白,是否做到了详略得当,想想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内容。2.指导修改。(1)学生自荐作品读给大家听。针对“先介绍产品的外部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等,能对所介绍的产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的习作要求,师生评议、修改,挖掘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对于不当之处加以指导更改。(2)同桌之间互相评议修改。(3)再一次自我修改。(设计简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修改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本次习作的学习目标,通过“改——评——改”的思路进一步提高习作的质量,能有针对性地落实本次习作教学的目标。在课堂上及时反馈、评改、加工,比老师把习作单方面"精批细改"的实际效果好得多。)第三步:作后延伸,展示交流1、把自己的习作做成图文兼美的小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张贴布置墙报栏,展示交流。 2、小组之间互相写一写评语,谈谈自己看法和收获。(设计简析:此环节意在进一步延伸习作的兴趣,把学生自己满意的作品张贴出来,引起生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使学生有成功感,激发学生习作热情。)【习作批改】学生写作文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因此,这项学习活动是语文学习中最有意义的活动之一。学生在上交作文以后,是满怀期待的,他们期待老师对他们创造成果的评价。因此,在批改反馈评价的时间上,要尽量短。反馈给学生时间越快,效果越好。同时,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写作的热情来源于教师地鼓励和表扬,同学地认可。因此,在批改学生习作时要以表扬鼓励为主。首先要肯定学生习作中的优点,并鼓励其继续发扬,即使是再差的一篇习作,也有它的可取之处,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也要指出来,让孩子感觉自己行,这样他才有信心愿意写,要给学生希望和信心。其次,要针对本次习作的目标“介绍清楚家乡的一种产品的外部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及“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调查、搜集资料,学生乐于实践、乐于表达。”两方面进行评价批改。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上)习作6教学设计滕州市第四实验小学任静【教材解读】教材简析:本次习作的要求是通过调查访问或直接拜访的方式,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写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文章。它是第二学段习作的“写人类”文章地延续和提升。要求学生在较全面了解、搜集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真实地体验和有个性地表达,真实、具体、生动表现出人物的特点。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喜欢社会实践与人沟通交流的态度。教学目标:1、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通过调查访问或查阅资料的形式了解家乡名人的事迹,使学生养成喜欢“观察生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2、了解家乡名人的特长和奋斗历史,取自己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材料具体描述人物,表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能真实、详略得当地写出来。 3、通过与名人的亲密接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学生奋斗不息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乐于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调查访问名人的活动中学会观察生活,独立思考,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2、选取典型事例,反应名人风采,语言朴实,能表达自己真情实感,愿意与人交流。【教学准备】1、指导学生拜访调查身边的名人,并做好访问记录,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带上照相机、录音机等留下有关音像资料。2、调查访问、查阅名人的事迹资料。【教学过程】第一步:习作前准备。访问名人,搜集资料。一、谈名人,丰富话题。(1)我们的家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古至今出了许多的名人,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在不同行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一提起他们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你知道哪些家乡的名人呢?(2)学生交流,教师补充。(可以是古代名人,如:墨子、孟尝君、鲁班、毛遂……也可以当代名人:李继耐 、李景……可以是自己村里的致富能手,也可以是我们学校的老师,班里的同学。)(3)教师小结:是啊,大到国家政治领导人物,小到街头的手工艺人,村里的“种田能手”,身边的同学、朋友、老师、邻居,只要有特殊才能的,都是名人。正可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啊!(设计简析:通过启发谈话,师生、生生交流,丰富学生对“名人”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名人”之间的距离,使“名人”不再遥远,使习作“平易近人”。)(4)列提纲,探名人。我们只有走近家乡的名人,亲自拜访、调查了解身边的名人,名人的形象才能呼之欲出,我们自己眼中的名人才是真实生动的。如果走近名人,你最想了解他们的什么?学生讨论自己想了解的事迹,列好访问提纲。如:名人的职业、奋斗成长历程、他们的成就……动笔列好访问提纲。(5)学生自由组合,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社会生活,寻找、了解或拜访身边的名人,主要了解名人的事迹。细心观察,并做好活动记录。有条件的,可以拍摄图片或录像,然后要求每位学生根据活动经历和感受,选择“名人”最突出的事迹进行简要概括,形成文字介绍资料,并配上照片,制成图文并茂的“家乡名人资料库”。(设计简析: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写作离不开生活,凡是学生写自己熟悉而有体验的生活,他们一般都能写得有血有肉。因此作文指导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他们到社会实践中去锻炼,在实践中学会“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内容生动,感情真挚,形式活泼,才能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第二步:指导写法,快速成文一、交流采访所得,丰富习作素材。课前同学们已经访问、调查了自己心目中的名人,有的同学对采访的内容做了文字记录,有的同学还对采访的内容录了音,留下了照片。为了全面深刻的了解名人的事迹,同学们积极地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你们如蜜蜂一样采了许多花,为酿出香甜的蜜做了充分地准备。同时在社会实践中也锻炼了自己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看着你们丰硕的成果,老师真为你们骄傲!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收获。请同学们把自己的采访收获展示出来,让打家一起分享吧!5、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资料。 6、学生自荐介绍名人。介绍形式灵活多样:可用图片、录像、录音展示,也可以是文字介绍、模拟表演展示……,可以是对名人的整体印象,也可以是你最想让人了解的。(边介绍,边用实物投影仪投出资料。)对于学生口头介绍名人的情况,教师相机引导评议,并作适当提示和小结,让学生在互动对话中初步领悟描述人物的基本要领。(设计简析:在多种形式的交流展示活动中,既给每个学生展示访问收获的机会,让他们享受劳动的快乐,也在交流活动中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完成了”由说到写”的过渡,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二、审明题意、明确习作要求。通过访问或查找名人的资料,我们已经搜集到了非常丰富的资料,但我们在写家乡名人的时候,不能面面俱到,要有选择的运用所得的资料,那么我们要怎样写好名人呢?再看看《习作6》的要求吧!1、学生阅读《习作6》。对于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你有什么看法?2、学生审题。(1)学生默读习作要求,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用笔划下来.(2)交流自己的审题所得。通过审题,你认为本次习作要围绕哪些方面去写?把你认为重要的信息说一说。(学生交流自己的审题所得。)(3)根据学生的收获,教师小结:要写“家乡”的“名人”。可以是“各行各业”的有“突出业绩的能手”,也可以是“道德品质优秀,被广大的人民群众热爱拥戴的人”……要用“真实、具体、典型”的事例,表现人物“鲜明”的特点。(设计简析:审准题意,是习作立意的基础,也是在习作教学中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在审题教学环节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咬文嚼字”把“抽象”的语言读“具体”,把“简短”的要求读“丰富”,这样学生的写作才有路可循,有话可说。)三、读写联系,领悟写法。 1、同学们学过的课文中,有不少是描写人物的,比如6单元的课文就记叙了中外名人的事迹,有巴金、钱学森、詹天佑、林肯等。想一想:哪些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2、学生交流课文人物的表达方法: (1)明确中心。寻访家乡名人的成长足迹,我们一定会发现许多闪光点,要表达出自己眼中的名人形象,确定要表达的中心。(2)精心选材。A、内容:“名人”身上的闪光点很多,故事也很多。那么,怎样表达闪光点呢?就要选取最让你感动的,最吸引你的事情,来凸显名人特点。B、表达形式:要善于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C、道出真情。在讲述“名人”事迹的同时,也是我们自己心灵接受洗礼的时候。在习作中,我们要随时道出我们内心的感动,写出对家乡名人的敬佩之情。(设计简析:教材中的课文是语言的典范,引导学生把习作与阅读相结合,去发现和把握阅读与习作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在阅读教学中习得的语言表达方法恰如其分地运用在习作中,能为学生抽象的语言思维引线搭桥。通过搜索、筛选、提取、加工相似信息或相似模式,进行相似激活、相似选择、相似重组、相似匹配的构思运作,能使阅读和写作起到"同频共振",相互促进的效果。)四、重点突出,快速成文。1、请同学们提起笔来,选取一两件事快速表达出你心目中的名人形象。再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整体思路,一气呵成。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对于在习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地加以指导。)六、指导修改。 1、自我修改。学生出声朗读自己的习作。边读边修改字词句,做到文通字顺。引导学生抓住这样的习作目标进行重点修改与补充:(1)选取自己印象深刻的材料,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等细节描写反映人物的品质或特点。(2)是否做到“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写出了心目中的名人形象。(课件出示修改要求。)2、学生自荐读习作,根据习作的目标师生共同评议。(1)文章三分写,七分读,希望通过你声情并茂地朗读,给自己的作文增添更亮丽的色彩!学生读自己的习作。(2)学生自荐的习作一般是他们认为比较满意的,在作品中一定有不少的闪光点,在师生评议的过程在要挖掘优点,并把它放大,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也给听者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不怕作文。师生共同评议学生的习作的优点和不足。3、再一次自我修改完善,然后小组内互评互改。可从选材、语言描述等方面进行修改。(设计简析: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作文生命,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是养成良好文风的要求。对照本次习作“通过印象深刻的事情表现人物特点”的训练目的,引导学生对习作自评自悟自改互改,在评价中学会取舍,学会鉴别什么样的习作才是好的作品,以此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第三步:作后延伸,设计展示“名人名片”。小组合作,把习作或习作的精彩片段设计成图文兼美的“名人卡片”,张贴在展示栏里,大家共同分享。(设计简析:享受成功是学生热爱写作的动力,在展示栏里展览图文并茂的习作既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又能够在欣赏别人作品的同时有更多的收获,达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习作批改】习作的批改是习作的延续,更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环节,在本次习作批改中要遵循以下几个目标: 1、用一两件事介绍了家乡名人的事迹,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生动。2、以表扬为主,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不断的激发学生乐于写作的兴趣。3、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养成良好习作习惯。(设计简析:评价的目的在于引导。《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习作阶段目标中明确指出:“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为落实这一目标,要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因此在评价习作这一环节中要用明确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甄别什么样的文章是内容具体,感情真挚,形式活泼的文章,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习作能力在教师的评价中更快地健康成长。)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上)习作7教学设计——让“故事”在笔下生花滕州市第四实验小学王守华【教材解读】1、教材简析本次习作是写书中的故事,要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对语文课本中的故事进行合理的加工,或进行适当地概括,或发表自己的感想。鼓励学生从文章中读出文章,从故事中读出故事,从而达到补充阅读面,加大阅读量的教学目的。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发表自己的感想,养成爱读书、好读书、会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2、教学目标(1)能借助丰富合理的想象将语文书中包含的故事有顺序地记叙完整,写出具体、生动的故事情节,刻画出较为鲜明的人物形象。(2)通过搜集和整合资料的过程,打开思维,拓展视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逐步养成爱读书、好读书、会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对语文课本中的故事进行合理的加工,或进行适当地概括,或发表自己的感想。教学难点:从文章中读出文章,从故事中读出故事,写出故事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的文章,有自己的感想。授课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1、从学期初,就要为本次习作做好准备,每学习一课,让学生做好预习,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相关故事,课后做好拓展,为本次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要求每一位学生将搜集的资料结集成册,为本次习作做好铺垫。2、课前一周前编排好课本剧《完璧归赵》。3、教师准备好文章《完璧归赵》。【教学过程】流程一:作前指导一、谈话激趣,引出“故事”1、同学们,现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本语文书,我们几乎天天与它见面,你们熟悉它吗?(熟悉)你真的熟悉手中的语文书吗?到今天为止,我们读过11本语文书了,翻开印刷精美的语文书,如果你只看到了一篇篇精彩的课文,一幅幅精美的图画,那么你还不算熟悉它,我们知道,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读书,能读出课文的“弦外之音”,能读出文字背后的故事,你有没有发现藏在语文书里的故事呢?(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如果说不出,教师再引导。)是呀,它们有的藏在课文中,如发生在《负荆请罪》之前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两个故事;有的藏在成语中,如“立雪求道”、“叶公好龙”的故事;还有的是一些课文的背景故事,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故事,《半截蜡烛》“二次世界大战”的故事;发生在《林冲棒打洪教头》前后的故事……2、你有没有发现藏在语文书里故事?让学生自由表达(此处只说出故事的题目就可以了) (设计简析:教师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语言,能拉近师生的距离,启迪心智,激发兴趣,教师的“现身说法”很容易唤起学生的记忆、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二、打开课本,寻找“故事”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在本册课本(也可以是十一册书)中寻找故事,可以选取哪些故事?或者说可以选取什么样的故事?(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相机引导并给予肯定)教师小结:选取的故事不受局限,可以是成语故事、诗歌创作的背景故事、小说章节的前后故事、神话故事、插图故事。1、学生寻找故事。2、学生汇报并用一句话说出故事梗概。教师点评发言,引导学生汇报时注意概括,用一句话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设计简析:让学生打开课本,唤起回忆,自己去寻找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件件生动的事件浮现眼前,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更激发他们的热情,也更能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一句话概括梗概锻炼了对故事的整体把握,利于习作时将情节写完整。)三、敞开心扉,诉说“故事”过渡:我们转眼间找到了这么多故事,可见同学们真是爱读书、会读书,我们如何把这些故事说得更具体、更精彩呢?1、引导明确叙述要求(1)把故事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完整。(2)叙述人物时,要突出人物性格特点。(3)要有合理的想象。2、从众多的选题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讲给同桌听。3、推选优秀者在班内讲自己选取的故事。教师引导点评(侧重于是否完整、有顺序、重点突出、并展开了合理的想象) (设计简析:这一环节提高了难度,因此让学生同桌互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优秀者则给同学们做好了示范。这一环节完成了由易到难的巧妙过渡。)四、再现情境,感受“故事”过渡:刚才,我们一起聆听了精彩的故事,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来看一场故事——课本剧《完璧归赵》。看后我们来交流感受,可以说明白了什么道理,得到了什么启示,也可以谈收获。1、学生表演,其余同学观看。(也可以采取不表演而直接出示《完璧归赵》的故事这一方式。)2、教师引导学生谈感受。(引导说出看完后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得到的启示,或从情节安排、人物设置等方面对课本剧本身说说看法,进一步明确本次的写作要求:可以侧重于语文书里故事的记叙,也可以写自己读故事的收获。)说明:再现情境,感受“故事”这一环节,如果课上时间不允许,也可以放在课前表演,或者在上这一课时,有意安排这一拓展环节,总之教师根据情况调整,然后在此时引导学生回忆课本剧《完璧归赵》,交流感受,可以说明白了什么道理,得到了什么启示,也可以谈收获。(设计简析:赞科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的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现场观看,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但进一步明确本次的写作要求,而且使他们对语文中的故事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流程二:下笔成文五、点拨思路,编写“故事” 我们已经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故事,现在就开始写一写你找到的故事,作为对语文书的资料补充,也可以写读了故事之后受到的启示。写的时候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重点突出,也可以再次寻找所需要的材料阅读连接,充实内容,要有合理的想象。可以结合刚才所说的,先用几句简单的话或几个词语写下自己的构思。然后,快速成文,遇到选不准的词语或不会写的字,可以先跳过去,以免影响全文的构思。有问题的同学可举手示意,小声交流,请大家动笔成文。学生写作,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设计简析:从说到写、先说后写历来被视为习作教学的重要途径。在让学生尽情交流的基础上,画龙点睛地作了写作方法的精要指导,使学生从“有话想说”到“有话会说”,从“想写”到“会写”。)流程三:作后评改六、修改习作,充实“故事”1.自我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仅开头就修改了二十多次。这可见修改的重要性。请大家先快速浏览作文,把刚才没写出的字词查阅工具书补上,然后出声读自己的文章,从字词句三方面看看有没有要修改的;再读时,注意考虑是否按照一定顺序来写,写完整了,想想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内容。在通读中发现了问题,正确使用修改符号,及时修改。2.集体评议。选取一名学生,鼓励他把习作读给大家听。教师引导学生在聆听中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教师适时点评。点评时围绕“写事的文章是否做到了按一定顺序写、重点突出、情节完整,写人的文章是否突出了人物性格特点,是否想象合理等。”3.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文章不厌百回改”,在刚才评改这位同学习作的过程中,你一定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请同学们再一次出声的读自己的习作,用刚才的方法再次修改习作,并在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设计简析: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习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这一环节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进行习作修改,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和自主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的能力,使每位同学的习作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从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七、结集成册,分享“故事”以《“故事”里的“故事”》《慧眼识“故事”》《书中自有千古事》等书名将故事分类汇编,结集成册,放入班级图书角,供同学们借阅。(设计简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活动中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让学生拥有轻松的习作心态,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固然很重要,可是如果写完后就没了下文,学生会很失落,会认为习作是为了写而写,那么课后的拓展、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结集成册,能进一步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调动学生的习作热情,让他们更加热爱习作,使训练落到了实处。)【习作批改】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信心是最强的动力。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习作的乐趣,每次批改后,教师还应在最快的时间内组织评价,进行交流,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对待学生的多次修改后的习作,教师应以淘金的眼光捕捉其中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有利于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本次习作,批改时只需注意两点即可,一是写人物时要做到形象鲜明,写事时要做到情节生动完整,二是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切忌大篇幅照抄历史背景。写启示的文章,则注重不要大段大段的摘抄情节,而应注重感受和启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