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吉坪隧道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最终版)

新吉坪隧道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最终版)

ID:8456941

大小:1.54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3-28

新吉坪隧道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最终版)_第1页
新吉坪隧道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最终版)_第2页
新吉坪隧道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最终版)_第3页
新吉坪隧道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最终版)_第4页
新吉坪隧道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最终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吉坪隧道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最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吉坪隧道安全风险评估中铁十六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项目部新吉坪隧道施工阶段隧道安全风险评估中铁十六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第一项目分部二0一一年二月35新吉坪隧道安全风险评估中铁十六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项目部目录第一篇隧道建设工程概况1一地形地貌1二工程地质1三水文地质特征2四地震烈度3五气候3第二篇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设计主要技术标准4第三篇工程情况设计简介5一基本设计情况5二施工要求8第四篇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8一安全风险评估依据8二安全风险评估原则9三安全风险评估的必要性9四隧道安全风险管理领导小组10五风险评估流程10六施工阶段安全风险指

2、标体系13七隧道安全风险分级和接收准则13八施工阶段风险评估15第五篇隧道安全风险技术对策26一隧道塌方风险事件的技术对策26二隧道大变形施工对策及安全技术措施29三涌水突泥风险技术对策32四隧道施工应急救援3335新吉坪隧道安全风险评估中铁十六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项目部新吉坪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第一篇隧道建设工程概况新吉坪隧道东起湖南省湘乡市潭市镇清泉村后山山坡上,西至湖南省湘乡市棋梓镇峡山村东侧200米处,起止里程为DK94+045~DK101+724,全长7679m。辅助坑道设置两处,其中1#斜井长度为345m,与正洞交接里程为D

3、K97+060,夹角为90°;2#斜井长度为409m,与正洞交接里程为DK100+250,夹角为42°。隧道进口位于曲线上,曲线半径为R=9000m;隧道出口位于直线上;隧道内纵坡为人字坡,进口至DK94+250为18‰上坡、DK94+250至DK99+900为4‰的上坡、DK99+900至出口为5.5‰的下坡;隧道最大埋深约218m,隧道最小埋深约28m。隧道进口下方有土路,通往外界水泥公路;隧道出口前方约300m处有约6m宽水泥公路,交通较为便利。一、地形地貌新吉坪隧道位于构造剥蚀、侵蚀、溶蚀低山丘陵地貌,主体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支脉向

4、东南方向分布,隧道线路横穿主体山脉,整体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标高522m,最底标高136m,相对高差386m。地貌受构造及岩性控制明显,地形起伏较大,地面坡度30°~50°,局部山高坡陡,沟谷深切,陡峻成崖,地表植被发育,基岩零星裸露,山坡平缓地段及低洼处多垦为旱地和水田。二、工程地质1地层岩性35新吉坪隧道安全风险评估中铁十六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项目部隧址区根据地质调绘及钻孔勘探深度范围内所揭露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Q4dl+pl)碎石土、坡残积(Q4dl+el)粉质黏土、细角砾土、泥盆系上统(D2l)泥质砂岩,泥盆系中统棋梓桥(

5、D2q)灰岩、泥灰岩、砂岩;跳马涧组(D2t)石英砂岩,砾岩、粉砂岩夹页岩;远古界板溪群上亚群拉揽组(Ptbn2)砂质板岩,硅质板岩;燕山期(γ52b)黑云母花岗岩及各断层黑云母花岗岩及各断层中断层角砾、断层压碎岩(Fbγ)。2地质构造隧区属长平坳陷盆地的西南端,新生代开始,整个长平盆地上升为陆地,繁育北北东向新华夏系构造及若干次级构造,其中北东是罗霄山系北端,西北是雪峰山余脉的东缘,中部是长衡丘陵盆地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地质构造极其复杂。隧址区位于公田~新宁深大断裂以东区,具有多期复活的发展史,对区内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的发展与分布起主

6、导控制作用。因受多期构造作用的影响,区内断裂结构极为发育,据大地电磁策神物探结果,有4条构造破碎带,且规模较大,由于隧区地表植被发育,土层及基岩风化层较厚,地表调绘未确认,并见3条物探未测到构造。3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新吉坪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区域地质作用剧烈,碳酸岩分布广泛,不良地质特别发育。①岩溶根据设计院提供地表勘察及钻探资料,该隧区内岩溶中等发育,地表表现为溶沟、溶槽,无明显的溶蚀洼地、落水洞,钻探未揭示溶洞及强溶蚀带,DK100+450~DK100+700段地表水发育,为以塘及地表溪流形式存在,且09-ZD-0045735新吉坪隧道安

7、全风险评估中铁十六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项目部号孔钻探揭露承压水层,本段岩体稍破碎,施工时应注意,存在地表水沿节理裂隙及构造裂隙渗入隧道可能,对工程会造成一定影响。地表由于灰岩地层中岩溶发育具有不均一性,隧道洞身可能存在没有探明的溶洞,在施工时应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②岩爆隧道穿越地层为燕山期(γ52b)黑云母花岗岩、震旦系板溪群上亚群拉揽组(Ptbn2)板岩、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D2t)石英砂岩、砂砾岩、棋梓桥组(D2q)泥灰岩、灰岩、砂岩等,岩质较硬,最大埋深约218m,其中大于100m以上段约占70%,根据设计提供的岩爆发生的五项指

8、标:(1)岩石的强度Rb≥80Mpa;(2)岩石中的原始初应力S0=(0.15~0.2)Rb;(3)围岩的级别Ⅰ、Ⅱ或Ⅲ级;(4)隧道埋深M=50m;(5)岩石干燥无水,呈脆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