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沪教版语文六下《狱中题壁》word教学设计

2015春沪教版语文六下《狱中题壁》word教学设计

ID:8644749

大小:2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04

2015春沪教版语文六下《狱中题壁》word教学设计_第1页
2015春沪教版语文六下《狱中题壁》word教学设计_第2页
2015春沪教版语文六下《狱中题壁》word教学设计_第3页
2015春沪教版语文六下《狱中题壁》word教学设计_第4页
2015春沪教版语文六下《狱中题壁》word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春沪教版语文六下《狱中题壁》word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狱中题壁》教案设计中心发言人:张海英备课成员:王晓琳何晓枫闫红郑威陈晓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由两首诗组成:《狱中题壁》是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所写,表达了自己为变法情愿献出生命的决心。生命对于任何人都是宝贵的,而且只有一次,但是与个人所坚持的信仰,人们所共识的道义,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相比,个人的生命就不是最主要的了,所以古往今来为了正义和信仰而不惜献出生命的人一直为人们所尊崇。着重让学生理解革命者为了自己的追求、为了民族的解放而甘愿牺牲的精神。【学情分析】本班学生虽已上六年,但分析能力还是相对有所欠缺,需要老师搭建一个水到渠成的桥梁,那就是恰当引导孩子

2、有效品读。【设计思路】根据教学目标的预设、教学理念的定位,联系学生实际,我准备以“以读处思”为教学主线,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充分讨论中,让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互动对话。同时,辅以“谈话法”、“朗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3.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准备】课前布置预习任务,了解有关两位作者的资料,为理解两首诗做准备。【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迁移引入。二、学习生字词,朗读诗句。三、整体感知诗的主要内容。

3、四、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五、总结全文。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设疑自探。二、全班汇报,解疑合探。三、质疑再探。四、总结深化。五、拓展延伸。【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迁移引入。上周我们学习了第一板块的三首诗歌,我们从苏武、文天祥、鲁迅的人格中感受到了中华儿女的浩然正气,也从崇高的民族气节中受到感染。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一板块的内容。1.齐读诗的题目。从诗的题目中你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2.师简介写作背景:3.关于这首诗的作者,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资料,谁来简要介绍一下。过渡: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谭嗣同先生气壮山河的生前绝笔绝命诗。二、学习生字词,朗读诗句。1.听录音:注意语气、停顿。2.生自由仿

4、读。3.指生读。4.全班齐读。5.检查词语:节俭监狱肝胆望门投止须臾横刀肝胆昆仑三、整体感知诗的主要内容。四、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结合时代背景,联系全诗内容,整体感知全诗的内容和情感,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汉朝的张俭和杜根,都因揭发朝中权贵、上书要求太后归权皇帝而受打击迫害,他们吃尽苦头,但在当时就受到人们尊敬.死后更留下好名声。谭嗣同自比张、杜,觉得扪心无愧。他态度从容,决意含笑就义。他又想到了康有为和王五,他们的“去”和自己的“留”是肝胆相照的,犹如巍巍两昆仑,皆为顶天立地的人物。谭嗣同衷心祈愿这两位“生者”继续实现“死者”未竟的志愿。五、总结课文。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设疑自探。(一)、

5、请同学们结合预习,结合书中注释以及搜集的资料自学古诗。自学提示:1.从重点词入手理解诗句的意思。2.想想你从诗句中哪些地方读出了感动?读出了崇敬?并说明理由。3.把自己解不了的问题做上标记。(二)、小组交流。二、全班汇报,解疑合探。1.A预设:“望门”句①引导学生从张俭入手突破。师补充或引导学生补充理解。②出示:A.“望门投止”这个成语(带解释)。语言文字训练B.看到这个词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C.联系当时背景想一想,此时谁正处于这种情境之中?D.想着仓皇出逃流亡在外望门投止的梁启超、康有为,狱中的谭嗣同,此时他是怎么想的?根据诗句为他设计一段内心独白。谭嗣同这一个思字饱含着这个“思”寄

6、托着他怎样的情感?E.师点拨:我们可以读懂作者一片深情,(思念、牵挂、祝福、期望,康、梁在国外得到仁仁志士的帮助,像张俭那样得到好心人破家相家容,以度过险情。寄予厚望,他日东山再起,完成他们未完的事业,实现他们共同的理想。师结:对于引用历史典故,历史人物的古诗我们在理解时要充分搜集资料,了解这段历史,以此为突破口,理解诗意就会变得轻松。F.预设:忍死句有了理解第一行诗的经验,谁来汇报第二行。①了解“杜根”②须臾的近义词诗中写谁忍死须臾——不畏一死③理解“待杜根”待是等待、期待诗人诗中真正是等待、期待谁能杜根一样复出,有重生机会,他日东山再起?④是为了让自己一死吗?不是的。有资料记载:待唐才常

7、来京,解救因变法被捕人士。怎样理解谭嗣同对这二人的“思”和“待”呢?梁启超整理、编著的《谭嗣同传》具体描写了被捕前的言语及情节,日本使馆曾派人与他联系,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他毅然回绝,并对来人说:出示:“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之,君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于难。”。从谭嗣同的言语中可以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