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沪教版语文六下《墨梅》word教学设计

2015春沪教版语文六下《墨梅》word教学设计

ID:8644950

大小:1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4

2015春沪教版语文六下《墨梅》word教学设计_第1页
2015春沪教版语文六下《墨梅》word教学设计_第2页
2015春沪教版语文六下《墨梅》word教学设计_第3页
2015春沪教版语文六下《墨梅》word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5春沪教版语文六下《墨梅》word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墨梅》教学设计设计教师:凤凰小学郑佰荣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0课《墨梅》。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指名背诵《石灰吟》。2、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谈谈对它的了解。以前学过哪首关于梅花的古诗呢?3、欣赏图片,揭示课题。 二、学习《墨梅》  (一)了解诗人解诗题。

2、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知诗人)  《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解诗题)说说理解题目的意思。(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二)讲解诗意。  (1)范读。  (2)齐读、指名学生读。(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4)理解字义。(抓字眼)指名说,教师小结。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吾:我。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

3、迹。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乾坤:天地,人间。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5)(明诗意)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诗意。(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C.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6).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A.指名试读。  B.诗句的意思。

4、(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三).进一步理解:墨梅还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想意境、悟诗情)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这首题画诗,是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四)拓展延伸出示写梅花的古诗,再读一读。  三、总结复习。  1.练习朗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名背诵四、作业。  背诵并默写古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