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word导学案1

《鲁滨孙漂流记》word导学案1

ID:8664878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4

《鲁滨孙漂流记》word导学案1_第1页
《鲁滨孙漂流记》word导学案1_第2页
《鲁滨孙漂流记》word导学案1_第3页
资源描述:

《《鲁滨孙漂流记》word导学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6、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年级:六年级课题:16、鲁滨孙漂流记1课时科目/教材: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3.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学习重点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内容提要(主要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提要、时间)教学

2、流程/时间所需资源评价学生学习事项·学生用什么学习组织形式和方法去完成什么学习事项(问题、任务、活动、作业),用什么方式表达呈现。教师教导事项·教师需要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事项顺利完成(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一、读梗概,知大意二、浏览精彩片段,体会精彩之处环节一学生自主阅读梗概,练习说说这部小说的大概内容?环节二1、小声读读这个片段,你认为什么地方最精彩?2、(齐读):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环节一结合学生概括,相机引导学生说简洁,说完整。可以这样引导:(1)从“梗概”中

3、,我们看出小说的重点部分是什么?(2)默读“梗概”,把鲁滨孙所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做上记号。(3)尝试着把重点部分展开来,再讲一讲小说的大意。环节二浏览精彩片段,与梗概相对比,想想精彩片段大致在小说梗概的哪个部分,理由是什么?结合学生汇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鲁滨孙生活态度的精彩和作者写法的精彩。这样安排教学:(1)让我们把他列出的“好处”和“坏处”多媒体课件教学本课,要使学生感悟鲁滨孙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鲁滨孙在荒岛上独立生存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熟悉鲁滨孙战胜各种困难的经历。三、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3、预设:学生可

4、能谈到鲁滨孙的语言,如:即使是在这样的处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我希望世上的人……学生也可能谈到作者的写作方式,如:把心里活动过程像商业簿一样对照来写,一目了然,清楚明白。环节三预设问题:学生可能会有这样一些疑问:*鲁滨孙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用那些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我就很想知道他到底是怎么种、怎么收粮食的。*他救了“星期五”以后就开始教化他,对于一个野人,他又是如何“教化”的呢?*泡泡中提到“鲁滨孙制成一只能耐火的罐子的那段描写很细致,让人感到快乐”,不知是怎样的细致。,自己对照读一读,想想这样一个列表,给鲁滨孙带

5、来了什么?(2)鲁滨孙自己是怎样认为的呢?我们来读一读他的话。小结:鲁滨孙的这种做法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上不利环境的时候,就要像他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作斗争的信心。(3)除了鲁滨孙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很精彩,你还觉得什么地方很精彩?小结:是啊,不少名著,人们之所以喜欢它,是其中的一些语言常常给人们很好的启示,给人们带来精神力量,就像你刚才读的这句,可以说它是给处于逆境中的绝望者的一剂良药!本组的日积月累中,我们还能欣赏到很多这样富于灵魂和力量的语言。不少的文章,之所以给人们很深的印象,就是因为在写法上有独特的地方,就像作者把鲁滨孙的

6、思想活动列出来一样。环节三1、再读一读梗概部分,猜想在梗概中还有哪些部分也会很精彩?你还有什么疑问?2.结合学生疑问,鼓励学生阅读原著。  因此,我让学生反复读课文重点部分,练习讲述鲁滨孙荒岛生存的故事。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谈谈从鲁滨孙的经历中想到什么,从鲁滨孙的身上学到什么。进而讨论一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如何“学会生存”,学会竞争。学生受益匪浅。*梗概是以别人的口吻写的,精彩片断却是以鲁滨孙自己的口吻写的,不知道原著是以谁的口吻写的。注释: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在课堂教学时,我主要围绕“难和险”字展开教学,把精力集中在孩子直接接触文本的阅读上,引导学生挖掘文章

7、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课文,让学生自学自悟,动口、动脑、动手,用不同的符号找出有关的语句,并让学生通过朗读这些句子,自读自悟,在读中体会,并让学生动笔在相应的句子下方做上旁注,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接着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品词品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并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由于文字浅显,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并不难。在教学中,我没有过多介入,只是必要的时候稍作指导和点拨,主要的工作就是激趣和启思,教给方法,引导概括,也就是让孩子拥有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和在阅读中保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