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02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ID:8792034

大小:95.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4-07

02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_第1页
02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_第2页
02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_第3页
02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_第4页
02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_第5页
资源描述:

《02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案课题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课型诗歌欣赏教学目标1.感悟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2.初步熟悉王维、孟浩然和高逋、岑参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3.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差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年月日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编号板书设计      诗意:       首联. 望月怀远 自然浑成          颔联. 流水对,自然流畅,古诗气韵          颈联. 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尾联. 构思奇妙,意境幽清︵课外︶作业设计教后记编号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

2、师备课活页教和学的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专题总论声律风骨兼备《望月怀远》与《送魏万之京》风骨盛唐诗歌就时间上来说,是指开元、天宝至大历初年的诗歌。就诗歌特征来说,主要是指盛唐诗人所创作的具有昂扬雄浑、阔大恢宏的盛唐气象的诗歌。所谓“声律风骨兼备”是就这一时期的诗歌内容和形式而言的。盛唐诗歌的风骨主要包括:①诗人们能从观察宇宙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②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③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的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彩。盛唐诗歌的声律完备主要是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诗人们

3、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杜甫是典型代表)。古体与律诗的截然划分,以及歌行与绝句的兴盛,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的标志。声律唐诗格律简要(1)唐诗的种类唐诗有两种,一类是古体诗,指唐代诗人继承唐代以前(主要是汉魏六朝)的诗体而写的诗;一类是今体诗,唐代诗人按照当时新兴的诗体而写的诗(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而这两类诗——包括唐以前、以后的古体诗——相对现代白话诗即新体诗统称为旧体诗)。唐代的古体诗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五言古诗,又称为五古。五言诗句数不限,但每句五个字(一字称“一言”)。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尽管每首有几十句,但句句五个字。而孟

4、郊的《游子吟》,一共只有六句,每句也是五个字。另一类是七言古诗,又称七古。七言古诗诗句数也不限,但每句七个字。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全诗长一百二十句,但每句都是七个字。古诗体中还有一种杂言诗,诗中三字句至九字句互为参杂。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四十五句,除了三字句、八字句以外,其他字数的诗句都有。因为杂言诗更多的是七字句,一般把杂言诗归入七言古诗一类。唐代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五言律诗,也称五律。五律每句五个字,每首八句。例王维的《山居秋暝》;一种是七言律诗,也称七律。七律每句七个字,每首八句,例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律诗中还有一种五言长律,或称五言排律。

5、五言排律每句五个字,但句数超过八句,一般十二句,有的更多。例如韩愈的《学诸进士作精卫填海》就是士二句。近体诗另一类是绝句。绝句也分为两种。一种是五言绝句,又称五绝。五绝每句五个字,每首四句。例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种是七言绝句,又称七绝。七绝每句七个字,每首四句。例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绝句比排律起源早,而且唐以前的绝句在用韵、平仄方面不太讲究,没有定规,因此后人把没有定规的绝句称为“古绝”,把有定规的绝句称为“律绝”,但古绝中也有不少用的是“律绝”中可以变通的句子,因此二者界线不是十分清楚,一般统称为绝句。(2)近体诗的平仄平仄是古人对汉语平、上、去、入四种声调的进

6、一步归类。平就是四声中的平声。平声和柔圆润、尾音较长,起伏小。仄就是四声中上、去、入三种声调的总称。仄是侧、不平的意思。仄声起伏大,尾音短,甚至没有。律诗按照一定的规则安排平仄,使平声仄声互为调节,产生高低变化,充分表现了汉语声调的和谐性。下面试以王维的五律《山居秋暝》和杜甫的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介绍一下律诗安排平仄的三条主要规则(○为平声,×为仄声,·为韵脚,□为入声)。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

7、甫×○××○×○○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从上面两首诗中可以看到,第一,句中相错。即一句中的偶数字(称音步或节拍、节奏点)平仄要交错。前平则后仄;前仄则后平。第二,句间相对。即单句和双句中的偶数字平仄要对立。单句平,则双句仄;单句仄,则双句平。第三,联间相粘。即上面两句的双句与下面两句的单句中的偶数字平仄要相同。上句平,则下句也平;上句仄,则下句也仄。(3)唐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