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ID:8810075

大小:6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08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_第1页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_第2页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_第3页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_第4页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_第5页
资源描述: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教学目标  1、感悟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弘的艺术境界。  2、初步熟悉王维、孟浩然和高适、岑参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  3、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差异。  教学建议  盛唐诗歌就时间上来说,是指开元、天宝至大历初年的诗歌。就诗歌特征来说,主要是指盛唐诗人所创作的具有昂扬雄浑、阔大恢宏的盛唐气象的诗歌。所谓“声律风骨兼备”是就这一时期的诗歌内容和形式而言的。  盛唐诗歌的风骨主要包括:  ①诗人们能从观察宇宙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

2、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  ②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  ③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的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彩。  盛唐诗歌的声律完备主要是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杜甫是典型代表)。古体与律诗的截然划分,以及歌行与绝句的兴盛,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的标志。本专题以及此后的李白和杜甫的两个专题,都属于盛唐诗歌的范畴。  因此在进行这三个专题的教学时,我们应首先通过对单篇诗歌的鉴赏从总体上把握盛唐诗

3、歌的整体风貌。本专题选取了除李杜以外的盛唐诗歌的代表作六篇,其中王孟和高岑的诗歌是本专题的鉴赏重点  通过明月寄托相思的诗句  “隔千里兮共明月”——南朝•宋谢庄《月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君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教学时数:四课时  第一

4、课时  学习〈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  《望月怀远》  【生平补介】  张九龄是唐代著名的宰相,后受奸相李林甫陷害,于开元二十五年(七三七)贬为荆州长史。在用人方面主张任用“智能之士”,注意选择州县官。对安禄山的反叛野心,也早有觉察,并建议唐玄宗及早诛灭,但未被采纳。他在执政时敢于谏诤,注意援引一些有为之人,当时被称为“贤相”。谥号文献。  张九龄七岁能文,终以诗名。他的诗,有不少是应制之作。但一些赠答、写景、抒情的诗篇,感情真挚、词藻清丽,晚年遭谗言被贬后所作的《感遇》诗十二首,风格转向朴实而且遒劲寄兴讽喻,

5、与陈子昂的《感遇》诗相近,对扭转初唐以来形式主义诗风有所贡献。后人评论唐诗的转变,多以陈、张并称。清朝人士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道:陈子昂、张九龄“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  【诗文解释】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的。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  品读与探讨

6、:整首诗是如何扣住“望”和“怀”来写景抒情的?试结合诗句分析。  因望而怀,寓怀于望。开头一句意境雄浑阔大,起势遥远,没有写“望月”,但望的神情隐约可见,“天涯”二字接得自然,照应到了“远”,而暗示了“怀”,诗人怀想远在天涯的“情人”也和自己一样,同时在望月。三、四两句承接前两句来说,情人相隔,远在天涯,因而生怨,于是通宵望月而怀相思之苦。五、六句转写相思的客观情状,因怜光满(还是望)而灭烛,因夜深怀人,不能人睡,月下露水,润滋披衣(还是怀人所致)。七、八句写月光如此美好,想抓一把赠给远在天边的“情人”(望月而想

7、到将光辉增与对方);如此良辰美景,却天涯阻隔,情何以堪?还是做个好梦吧,或许能在梦中相见(最终还是无比怀念)。全诗句句扣住“望月”的景色,表达出“怀远”的情感  1、问: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由题目“望月怀远”可见是借助月亮怀念远人,表达思念之情。  2、问: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乃千古名句,好在哪里?“生”字好在哪里?  “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8、 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鲍照《岁暮》“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  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生”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  “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转入“怀远”。  3、“共此时”的是谁?怎样理解“共此时”?  “此时”,“我”在翘首望月,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而伊人“此时”也在翘首望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