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一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一

ID:8828860

大小:7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08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一_第1页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一_第2页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一_第3页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一_第4页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分层次问题教学”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课时:第1课时时间:2011/10/18主备教师:宋正斗审核教师:宋正斗班级:姓名:小组:任课教师:课题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一课型新授主备人宋正斗教学目标1、积累人物形象类命题的基础知识2、读懂鉴赏诗歌,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3、归纳、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答题技巧重点难点1、读懂鉴赏诗歌,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2、通过例题归纳总结人物形象类题型的答题技巧教学方法诵读鉴赏、合作研讨、探究归纳、精讲点拨教学过程主要内容(教师填教学方法或点拨的方法,学生归纳、积累知识要点或反思)一【课前预

2、习】一、专题总论盛唐诗歌就时间上来说,是指开元、天宝至大历初年的诗歌。就诗歌特征来说,主要是指盛唐诗人所创作的具有昂扬雄浑、阔大恢宏的盛唐气象的诗歌。所谓“声律风骨兼备”是就这一时期的诗歌内容和形式而言的。盛唐诗歌的风骨主要包括:①诗人能从观察宇宙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②诗人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③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的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彩。盛唐诗歌的声律完备主要是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

3、了极致。古体与律诗的截然划分,以及歌行与绝句的兴盛,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的标志。盛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完备的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在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反映。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他们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分层次问题教学”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课时:第1课时时间:2011/10/18主备教师:宋正斗审核教师:宋正斗班级:姓名:小组:任课教师:二、考点指津(

4、一)形象分类诗歌中的形象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人物、景色、事物(后两种合称景物)。1、人物形象:人物又分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但在诗歌中,多注重形象的“神”,即内在的精神形象。(1)诗歌塑造的客观人物:叙事诗或有叙事成分的诗多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2)抒情主人公(作者):抒情诗大多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神游无极的形象。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和物。(1)景色形象:写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物来表现主观感情,这些景和物已被人们

5、赋予了特定的含义而成为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2)事物形象:咏物诗一般借某个具体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三、读书指导(一)A级:初读《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与诸子登岘山》,理解大意导学提示:结合课后注释、同步导学练自主完成1、作者背景:(1)张九龄(678-740),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一名,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6、、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诗风,贡献尤大。誉为“”。(2)李颀(690-751),人,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3)孟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世称,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以写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

7、居。曾隐居鹿门山。2、注音:颀砧蹉跎岘3、解释词语:怜光满盈手离歌蹉跎向晚莫见(二)B级:二读诗歌,理解诗歌情感导学提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再现诗歌情境,体会诗歌情感时间:地点: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分层次问题教学”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课时:第1课时时间:2011/10/18主备教师:宋正斗审核教师:宋正斗班级:姓名:小组:任课教师:景物(意象):人物:事件:典故:情感基调的词或句子:(三)C级:三读诗歌,鉴赏诗歌导学提示:尝试从形象、语言、技巧和思想内容四个方面鉴赏诗歌(可以尝试出题,并附答案)鉴赏示例:景物形象--《送魏万之京》二

8、三联为魏万设想了别后的羁旅之景:鸿雁悲鸣南飞,山中云雾缭绕,秋寒袭来,树色渐深,暮色降临,砧声起落;营造了萧瑟凄切的氛围,作者借此表达了悲秋伤别和对友人珍惜时光、及时建功立业的劝勉之情。出题示例:语言--赏析“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中的“怜”“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