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2历史与社会(上)教材答案

初2历史与社会(上)教材答案

ID:8915075

大小:6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4-12

初2历史与社会(上)教材答案_第1页
初2历史与社会(上)教材答案_第2页
初2历史与社会(上)教材答案_第3页
初2历史与社会(上)教材答案_第4页
初2历史与社会(上)教材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2历史与社会(上)教材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课人猿相揖别[站立起来的祖先]1.直立行走作用:两足行走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性改变。由于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来,手逐渐形成;直立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变化;直立还使头颅托置于脊柱上,促进脑的发育。2.劳动的作用:3.猿“手”与人手比较:猿“手”同攀缘生活相适应,大拇指短小,大鱼际肌群不发达,不能灵活地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而人手经过长期劳动,大拇指增长,拇指第二节指骨的顶端高于相邻的指掌关节,大鱼际肌群发达。因此,大拇指能够同其他四指灵活对握,做出猿类不能做的精细而多样的动作。3.使用打制石器已有二三百万年了。4

2、.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非洲、亚洲、欧洲等地。气候类型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或热带雨林气候。这种气候对于人类形成至关重要。)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温暖、湿润、植物繁茂)170万年前我国已有人类生活了[“北京人”的足迹]1.使用火对人类的进化有哪些好处:烧烤的肉食,利于消化,能增强人的体质;火堆能够帮助人们御寒,使人们扩大活动范围;火也是重要的武器,能增强人们围歼野兽的能力。北京人已是人类,为什么脸部却还像猿脸?劳动与活动使北京人的四肢进化得快,而脸部的活动要小得多,进化得慢。2.山顶洞人在哪些方面

3、比北京人进步: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制石器与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生活群体是氏族。人工取火比利用天然火有哪些好处:人类可随时使用火,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颏,脸部仍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而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山顶洞人的脸部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了。远古人类可从以下方式得到火:雷电生火、草木自燃生火、钻木或击燧取火等。[自我测评]1.意在重申“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共同发挥了作用”的观点;再次强调“直立行走”与“劳动”的重要性。故正确答案为B和C。2.可从身体形态(直立行走)、手

4、的功能和面部特征等几方面思考。3.从表面上看,此题属于识记范畴的题,但要准确回答,学生必须清楚地理解人类进化过程中关键性的变化或者是每一个典型代表的突出特点。排列顺序为:直立行走、打制石器、保存火种、熟食、人工取火。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石镰与陶器]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是如何产生的?○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生产工具有了显著的改进,出现了磨制石器,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推动了原始社会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例如制陶、制革、纺织等以妇女为主的手工业;促使农业村落出现,人类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在世界农业、畜牧业

5、起源时期,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整体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西亚、中美洲和欧洲)2.新石器时代○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有哪些区别?(制作工艺不同:打制石器只需将石块打制成所需的形状;而制作磨制石器时,还需要将石块磨光,多数磨制石器还被磨出了锋利的刃部。)○比较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先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主要有哪些不同之处?(新石器时代的“新”表现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上。石镰作为磨制石器的代表,侧重于生产领域;陶器作为重要的生活用具,侧重于生活领域。)[古老的村落]1.最早的村落图1-12古代西亚村落想象图○这个村落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那里的房

6、屋是什么样式的?(村落由长方形的围墙、生活区、生产区组成。那里的房屋是用泥砌成长方形房屋,屋顶用草覆盖。)○那里的人们从事哪些生产活动?从画面上可看出他们驯养哪些动物?(那里的人们主要从事原始农业、畜牧业、制造陶器。他们主要驯养牛、羊、猪等动物。)○图中他们使用怎样的家具和生活用具?(他们的家具比较简陋,只有简单的石台,地上铺草作为床。生活中,他们已大量使用陶器。)○村落居民与外界怎样沟通、往来?(他们的村落围墙有大门,可以走出村落放牧牛羊、获取村落所需要的东西;有时他们也用特制的梯子翻过围墙。)[活动]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磨制石器、陶器的出现,使人类逐渐开

7、始了定居生活,形成了农业村落。定居生活促进了原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也促进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改善,对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2.我国半坡人生活○图1-14,半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半地穴式房屋。半坡遗址处于黄河流域,冬季比较寒冷,夏季炎热,半地穴式的房屋冬暖夏凉。)○图1-15、1-16、1-17,能看出半坡居民的生产活动有哪些?(制作磨制石器、从事渔猎和原始的纺织业。)○图1-18,体现了半坡居民在哪些方面的艺术创造?(在陶器的造型与色彩搭配、图案的绘制等方面)3.我国河姆渡居民生活图1-1

8、9,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