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教材分析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教材分析

ID:46954263

大小:1.17 MB

页数:79页

时间:2019-12-01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教材分析_第1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教材分析_第2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教材分析_第3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教材分析_第4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教材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教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教材分析本书学习主题两个主题:古代历史的发展;古代的文明四个方面:(1)中国古代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第一单元)(2)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些特点(六个单元)(3)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的生存状况(第三单元)(4)祖先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成果(第四、五、六单元)第一单元的学习标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发展的基本线索内容标准:(1)了解中国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认识古代文明的起源(2)了解主要王朝的兴替和疆域的变化,认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特点和统一的趋势(3)了解中华民族融合和发展的线索,认识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创造了祖国的文化第一单元线

2、索:中国古代历史的演进(国家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阶段:远古时期(第一课)早期王朝(第二课)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第三、四课)几个问题:(1)朝代的更替(2)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统一(3)疆域的形成(4)中华民族的形成——各民族共同缔造第一课石器开辟的世界第一阶段:远古时期时期:170万前~约公元前2070年元谋人~夏朝建立特点:1、远古遗址最多2、最早种植水稻和粟3、区域不同生产、生活特点不同4、炎黄部落构成华夏族的主干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远古居民生产生活衣食住行用原始人群采集、狩猎兽皮、树叶野果、肉等洞穴步行打制石器半坡氏族原始农业(农耕)麻布衣服粟地穴式房屋磨制石器

3、、彩陶、玉器河姆渡水稻干栏式房屋教学建议1、充分发挥图的作用(1)远古遗址分布特点主要在河流地区分布广泛各时期都有(2)不同区域的生活河姆渡干栏式和半坡地穴式房屋2、对华夏族祖先的认识炎黄帝的贡献(1)传说中的发明(2)统一黄河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主干对禅让制的认识推荐书目:《中国古代神话》袁珂著第二课青铜时代的王朝第二阶段:早期的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前221年夏朝建立~秦统一六国前三代更替: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概念解释文明:文明是人类的开化状态,是相对于蒙昧、野蛮的概念。国家的产生和文字的发明是文明时代的标志青铜文明:(1)青铜时代是使用青铜制作工具、武器、

4、生活用品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2)在此时代创造的物质文明,被称作“青铜文明”。青铜时代:指夏、商、周三代。先秦时期的特点1、中华文明的开始——国家建立和文字出现(奴隶制王朝夏,商代甲骨文)2、青铜文明发达:数量多、品种多、工艺高、艺术高、分布广3、西周分封制与井田制——国家制度与经济基础,巩固疆域和国家管理4、春秋战国社会动荡与变革——趋向统一1、先秦各代特点:夏朝——第一个王朝;商朝——疆域扩展、文字成熟;西周是三代最鼎盛时期;东周——动荡、变革,走向统一2、淡化社会性质3、甲骨文——成熟的文字及其价值4、分封制:分封形式、作用5、东周变

5、革的原因6、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的异同春秋争霸特点:挟天子以令诸侯,表面上尊崇周天子,实际天子依附诸侯;重礼仪,表现宗法社会的贵族风尚等战国争霸特点:蔑视周天子、消灭敌国、铲除宗族,无视礼仪,惟利是图,养士成风,布衣卿相,来去任便,自由择主等,表现了官僚制度和平民社会的活力和新鲜气象形态特点:争霸先后相继,七雄同时并存第三课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上)时期:公元前221年~907年秦朝建立~唐朝灭亡朝代: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主题: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总特点:统一分立统一注意几个问题:1、各朝代的特点:秦——开创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巩固,形成大一统;三国两晋南北朝—

6、—分裂对峙,出现过短期统一;隋——结束分裂,大统一;唐——封建国家的辉煌2、对秦始皇措施的认识(1)全方位的措施(2)作用——对后世影响大(3)如何认识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作用(4)对“焚书坑儒”的评价3、中国疆域的形成发展是中国古代统一国家形成发展的最重要方面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为巩固汉朝统治背景:地方割据势力强大作用:思想统一、儒家开始成为正统思想评价:二观点①认为只许儒家存在,禁绝其他学说,是极端错误的;禁锢了头脑,钳制了思想,是专制主义的表现,是唯心主义的代表作②认为从大一统政治目的出发,这一思想适应当时的需要,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突出儒家主导地位,使儒家思想成为

7、正统思想,无可非议与焚书坑儒相比:目的、手段、作用等5、唐朝国势强盛原因:(1)隋朝大统一,前期经济繁荣(2)唐朝前期统治者有效统治措施(三位皇帝)表现:全面强盛(本单元中的唐疆域、对外交往、世界地位)(其余各单元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中涉及唐部分等)6、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 (秦始皇或汉武帝)评价标准:①看他较前人有什么新的发展②看他能否顺应统一的潮流③看他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④要对人物做出全面评价第四课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下)时期:907年~1840年前五代十国~鸦片战争前朝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