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案例

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案例

ID:9037879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5

上传者:U-5734
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案例_第1页
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案例_第2页
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案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家校合作才能产生共鸣随州市唐县镇是湖北省中部地区的一个大镇,总人口有八万多人,属农村地区。我校虽说现在的校名还是叫唐县镇第三中学,但是近年由于学生人数的大幅减少,原有的初中生都转入镇一二中,我校现在只设两个年级,招收全镇五六年级学生。虽说是个大镇,但却并不富裕,多数是农村孩子。有很多孩子的父母长年在外面打工,孩子在家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姥爷照看。我们学校称这样的孩子为留守生。对留守生的教育是历年来班主任工作的一大难事。我班就有这么一位女生陈思(非真实姓名),独生女,父母外出打工,奶奶在家照顾。学习成绩一般,性格倔强,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老师发生冲突,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老师批评她时,她总是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有时还和老师顶嘴。后来,我问了她的奶奶,没想到她的奶奶说:她的爸妈都管不住她,我也没办法,都怪原来太宠她了!我又电话与他的爸妈取得了联系,电话中,父母也表现出无可奈何。最后还说:全靠你们老师了! 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农村,有些家长没有多少的文化,也不知怎么教育孩子,对孩子过分的宠爱,百依百顺。等孩子长大了,进入青春期时他们的性格就会变得更加的判逆。一般时入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而小时候受到溺爱的孩子表现更甚,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陈思就是如此。她的家庭条件较好,一个孩子,父母亲外出打工,平时直接把生活费寄回来给她。多少钱,由她自己说了算,从不敢少给一个子。所以在其他同学面前就产生了大气心理,长此以往,逆反心理就特别强。而且他的家长长期打工不在家,所以没时间管孩子。过年过节时因为难得见面,也比较宠孩子。使得小孩子养成了娇惯的性格。本来老师和家长的愿望相同,但由于认识水平、教育方式不一样,又往往造成教师与家长很难沟通。可以说,家长沟通问题是解决学生教育的前提。我们作为教师,面对现实,无法回避,只好研究对策。第一步就要找到与家长沟通的共同话题,这就是关心学生发展,让家长从情感上接纳你。我就经常在QQ上与家长聊天,向她们介绍学生的真实现状,分析学生良好的发展前景,让家长看到子女的希望。从情感上打动家长,形成一个融洽的对话氛围,是与家长沟通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矫正家长教育的一些不正确做法。让家长树立对学生的正确看法,平时要多加询问,不仅仅是金钱的支持,更要在生理和心理上多加关心孩子。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情况。要对孩子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千万别对孩子失去信心,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老师的那里,告诉他们,家长与老师的合作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才能取得更快更好的效果。第三步在家长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后,共同制定孩子的学习生活计划。让家长明白,怎样才是真正为了孩子“好” ,要爱但不要溺爱。之后这位孩子们的母亲答应回家亲自在家陪孩子学习并经常监督她完成作业。这样一来,孩子慢慢意识到家长的良苦用心,学习也认真起来。由于有了家长和老师的配合,该生有了很大的进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合作的关系,有时我们老师不仅要教育孩子,还要“教育”家长,要纠正家长的一些错误的教育方法: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放任自流不怎么关注,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学校;有的家长脾气暴躁,恨不得一棒子就把自己的孩子打成一个优生;有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太过溺爱……这一切都不是光凭教师个人的努力就能解决的,必须得到家长的配合。教师要充分与家长沟通,协调教育目标和教育措施,让学生在家校和谐一致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