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养及特质之管见

教师学养及特质之管见

ID:9061214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6

教师学养及特质之管见_第1页
教师学养及特质之管见_第2页
教师学养及特质之管见_第3页
教师学养及特质之管见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师学养及特质之管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师学养及特质之管见湖南省衡东县第一中学王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他不单是管理人,更要培育人。因而要求教师还要有洞悉人的心理,疏导人的心灵和引导人学会生活的能力,育人不能仅靠制度管理更不能靠功利诱导来实现,故而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就会更苛责一些。学生的高度源于教师的深度。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教师应见贤思齐,努力丰富学养,塑就职业特质,以个性引领创新、用眼界提升境界、凭作为成就魅力、用思想创造成就。一、有个性,才有创新没有个性的人是平庸者,只有个性的人是偏激者,有个性而不偏激的人是有创造力的人。教师尤是如此。孔子育四高足十哲人七十二名人三千弟子,被康熙御题为“万师之表”,桃李芬芳,名满天

2、下,他的成功就得益于他是个极具个性敢于创造的教育先行者。在他初出茅庐时,去拜望年纪比他大、名头比他响的老子,他感到老子的一大套“道”之思想与自己的“仁礼”儒想绝然不同,他不屈老,不屈名,不苟同,以至老子发出“道不同,不相与谋”之感慨,可老子欣赏他的渊博更欣赏他的个性,于是准许他在自己管辖的藏书馆饱读,他用个性和渊博征服了老子,嬴得了机会。他是中国私人开杏坛办教育的第一人,也是办平民教育的第一人,在当时被当作“另类”。孔子的教育理念更具个性化,提倡“有教无类”,即受教育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他欣赏有个性的学生,如他的开门弟子曾皙就是个极具个性的人,也是他最得意的门生,在与自己的几个弟子闲聊

3、时,孔子问道:“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耳,则何以哉?”其他几个弟子的回答或狂或敛,唯有曾皙的回答别出心裁:“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仁礼治国”之理想尽显,孔子很欣赏这种别出心裁,喟然叹曰:“吾与点(曾皙的字)也。”他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策略,弟子子路本为一介武夫,很有几分野性,为了使之“有仁合礼”,他采用“先拒后纳”的办法,以柔克刚,终使之成大器。他的教育方法也是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最好体现,他传道育人更多的是在生活与闲聊中进行,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气氛,他经常带弟子观山川抒感慨彰事理以明生活、做人乃至谋政之道理。他的教育方法在当

4、时是超前的,即使放在今天也是先进的,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创造性,没有个性是无法实现这种突破与超越的。总之。孔子就是一个很有个性且能推行个性化教育极具创造力的成功典范。更值一提的是孔子的“个性”是在“仁”“礼”的约束下的“个性”,而不是天马行空。天马行空似的个性乃教育之大忌!作为教师,要有个性,只有这样,才会有创造性思维,教书和育人才能有独特的管理和组织思维,才能接受有个性的学生,才能对学生因材施教,做思想工作、传授知识和技能才会有自己的风格。所谓风格,就是科学、特长、个性的三维体。但教师的个性必须有个度,这个“度”就是堪为师表,符合教育的法律法规。错误的言行、偏激的思想只会戕害学生,

5、误人子弟。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是理性的引导和熏陶而不是非理性的诱导。否则,教出来的学生就可能“像一架安装了坏发动机而起飞了的飞机一样,不但自身会毁灭,而且也给别人带来牺牲”。4《湖南教育》2007年8月号扉页上有一篇题为《建筑师给予的启示》的文章,文章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著名建筑师为一单位设计了一组现代化的办公楼,工程竣工时工人问建筑师人行道如何铺设,“在大楼之间的空地上全部铺上草”,建筑师说。大楼主人和工人们照着做了但非常纳闷。一个夏天过后,草地上已经被来来往往的行人踩出了若干条小路,这些小路有些因为走的人多而宽些,有的因为走的人少就窄些,但

6、它们蜿蜒伸展,错落有致。这时,建筑师来了,他让工人沿着踩出的路痕铺就蜿蜒蛇行、宽窄不同的路来,然后两旁种上花草。这样行路人走起来非常方便,没有谁再去踩花草。这时人们才交口称赞建筑师的高明。建筑师极富个性化的做法能给教育者什么启示呢?这位建筑师拥有小智慧,可小智慧中包含着个性与创造,他铺设出的是“人性化”的道路,所以人们交口称赞他。有个性的的老师才能培养有个性的学生,有个性的学生才会有创造性。二、有眼界,才有境界学生的高度源于教师的深度,眼界,就是来自人的眼睛和心灵的看待、体验世界的大小宽窄度。作为知识人和育人者的教师的深度就是眼界要开阔,教师的眼界开阔应包括知识的渊博、思维的敏捷、胸

7、襟的宽阔和见识的广博。知识渊博,才能境界高远。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东西方教育思想,不断批判地吸收东、西方教育思想,最后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他的知识渊博了,他的眼界开阔了,所以他能“山登绝顶我为峰”,站在教育的最高点俯瞰教育。思维敏捷,才能力透纸背。敏锐的思维一半来自于先天,一半来自于后天的培植与呵护。曹植七步为诗,令兄长汗颜,摆脱危险,是一种敏捷;解缙七步为诗,令长者叹服,也是一种敏捷。他们的敏捷有天才的成分,但与他们广博的学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