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经》中的淮夷文化

浅谈《诗经》中的淮夷文化

ID:9147325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9

浅谈《诗经》中的淮夷文化_第1页
浅谈《诗经》中的淮夷文化_第2页
浅谈《诗经》中的淮夷文化_第3页
浅谈《诗经》中的淮夷文化_第4页
浅谈《诗经》中的淮夷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诗经》中的淮夷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诗经》中的淮夷文化吴亚霖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淮夷名称最早见于古木《竹书纪年》,《紀年》曰:“(帝相)元年,征淮夷。”[1](P6)(王国维:《太平御览》八十二引“元年征淮夷”)淮夷部落兴起于西周中期,至秦统一六国才归服中原。淮夷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因为文字记载内容有限,今人研宂淮夷历史风貌多通过考古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挖掘,如:兮甲盘、驹父盈、师簋等。通过研读《诗经》中淮夷的相关文字,探寻淮夷文化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具体表现,以拓宽淮夷研究的视野。关键词:诗经;魅淮夷文化;一、《诗经》作为史料研宄的重要价值重真求

2、实是先秦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诗经》立足于现实社会,展现了五百年间西周由盛而衰的社会风貌。所谓“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2](P126),《诗经》的“周颂”“商颂”和“鲁颂”,都是为宗庙祭祀而作的“政治、教化”诗。在“大小雅”中,亦有大量歌咏朝觐、宴饮、征伐、狩猎、婚姻的诗作。《诗经》是我们肀夏民族上古生活的生动写照,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祌。《诗经》中的雅、颂部分,反映周、商部落发展情况的一些记事诗,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其中〈大雅〉中的《崧高》《江汉》《常武》;〈鲁颂〉中的《泮水》《閟宫》等诗,记述了淮夷部落在周代的

3、发展情况,对研允淮夷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二、淮夷文化在历史中的独特地位《江汉》毛传:“淮夷,东国在淮浦而夷行也。”[3](P573)淮夷部落以鸟为图腾,滨水而居,活动区域大致在今江苏北部,包括现在的淮阴、盐城、连云港、扬州等地区。清代学者胡渭指出:淮夷生活的范围“今淮扬二府近海之地皆是。”Hi金景芳先生认为,“淮夷,在今江苏清江、阜宁间。”[5](P269)结合一些地方志资料(《盐城县志》,《淮安府志》《阜宁县志》等均称其为淮夷故地)我们大致可以断定,淮夷的活动中心在淮阴、盐城之间,势力影响达及南通。[61(P85)淮夷位

4、于淮河中下游,西控汉水;南接楚、舒、吴、越;东联黄海;北依周朝王室。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周王朝不得不收服淮夷,得之便能够控制整个东南,反之,便会处于西、南两面攻击之中,造成人规模的战乱,从而导致王朝的衰败乃至危亡。[7](P18)所以,与淮夷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性相一致,在历史上,淮夷具有特殊的政治军事地位。周王朝时期,淮夷在政治舞台上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其中,西周时期,淮夷在军事上不断给周王朝的统治带来沉重压力,虽然周人多次耗费物力南征,但始终没有达到消火他们的0的,他们仍然长期存在于江淮之间。淮夷的活跃使艽政治上多次改变周王朝东

5、南地区的局势格局,一定程度上加速丫周王朝的灭亡。淮夷不仅与当朝的统治者长期抗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仍保持着相当的实力,与各诸侯国之间往来频繁,参与大国争霸的斗争。在政治军事舞台上始终存有一席之地。其重要的政治地位是周王朝周边任何部族都无法比拟的。古淮夷的俭朴淳固之风与其不发达的经济生活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淮夷多临海而居,土壤的盐碱性较大,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淮夷的锄耕农业十分落后。因其农业生产的限制,虽物产丰富,但仍无法满足物质生活资料需求,人们只能通过节俭的生活方式,以最低限度地满足生活需要。淮夷人民坚守其俭朴淳固之

6、风。中国的民俗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性。对照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吴楚齐鲁等地民俗风情的论述,至今犹能见其踪影。《淮安府志》卷二:“旧黄河(按:黄河改道流经江苏北部之故道)以北地,近徐海。民俗类直朴、尚武力,有敦庞纯固之美。”[8](P105)《隋书•地理志》:“淮南人性并躁劲,风气果决。自平陈之后,其俗颇变,尚淳质,好俭约。”[9](P887)在铁器使用推广之前,淮夷土地虽未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但该地的许多物产也是周王朝所必需的。淮夷临海而居,渔业资源丰富,盛产珍珠和美玉。淮夷出产的瑶琨之类的美玉,以及象牙、犀皮、孔雀之羽

7、、牦牛尾毛等周稀缺的珍奇,都是周王朝的必需品。更重要的是《诗经》中提到的淮夷要向朝廷贡献“金三品”,以及淮夷特产的贝壳,作为周王室珍贵的装饰品和货币使用。不仅如此,淮夷还向王朝进贡桔、柚等时鲜水果。由此可见,淮夷拥有丰富的资源。结合孔氏《传》和孔颖达《疏》可知:徐州在上古吋期,土地属上中,则农业生产的水平是不会低的。该地向王朝进贡的“五色土”,是立社分封所用的必需品,象征东、南、四、北、中五方土地,是极其珍贵的。所产的名叫夏翟的雉毛为旌旗所必须的装饰。峰阳孤桐是制作琴瑟的上品木材,泗水之涯所产之石可以造磬。另外,淮夷之民善于养蚕

8、织布,其中黑缯、白缯等丝织品更是其特有的物产。[7](P20)淮夷商贾在周朝集市上做买卖,服从政府官员管理,交纳赋税,否则,要受到惩罚。周室从淮夷聚敛的人量财富,除用于挥霍外,主要用于对外的战事。从西周初年开始,屮原地区就一直处于四夷方国的包围之屮。当时,东方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