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概述_杨传金

区域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概述_杨传金

ID:9216490

大小:221.1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23

区域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概述_杨传金_第1页
区域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概述_杨传金_第2页
区域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概述_杨传金_第3页
区域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概述_杨传金_第4页
区域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概述_杨传金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概述_杨传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1卷第3期中南林业调查规划Vol.31No.32012年8月CENTRALSOUTHFORESTINVENTORYANDPLANNINGAug.2012区域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概述杨传金,杨帆,梅浩,刘金山,戴前石(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410014)摘要:估算森林碳储量是了解森林固碳增汇能力大小的前提,也是了解森林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贡献的基础,同时也是体现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及特殊地位的量化指标。因此,对区域森林碳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本文介绍了区域尺度

2、森林碳储量的估算方法,包括森林植被、森林土壤和枯落物三部分的碳储量。关键词:区域;碳储量;估算中图分类号:S718.5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3—6075(2012)03—0062—05AnOverviewofRegionalForestCarbonStorageEstimationMethodsYANGChuanjin,YANGFan,MEIHao,LIUJinshan,DAIQianshi(CentralSouthForestInventoryandPlanningInstituteofSta

3、teForestryAdministration,Changsha410014,Hunan,China)Abstract:Itisthepremisetounderstandvalueofcarbonsequestrationandoxygenreleasebyestimatingcarbonstorageofforestecosystems,andthebasistounderstandcontributionofforestonreducinggreenhousegasemis-sions,butal

4、sothequantitativeindicatortoreflecttheimportantroleandthespecialstatusofforestryinad-dressingclimatechange.Therefore,it’snecessarytomonitorandevaluateregionalforestcarbonstorage.Thisarticledescribesestimationmethodsoftheregional-scaleforestcarbonpools,inc

5、ludingforestvegetation,forestsoilandlittercarbonpool.Keywords:region;carbonstorage;estimation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约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放水平甚至造成碳释放和泄露,在估算区域尺度生物[1]56%,对于维持全球碳循环、减缓CO2浓度升高速量时是不现实的;利用生物量模型估算法虽然精确度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计算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由于可操作性强,在区域森包括植被、土壤和枯落物三部分的碳储量。林生

6、物量估算中被广泛采用。模型估算法不但可以估算森林当前生物量,而且还可以对一定时期内生物量1森林植被碳储量估算方法和碳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预测。由于树种含碳率相对固定,区域不同树种(组)的1.1.1乔木林生物量估算方法生物量乘以相应的含碳系数即为该树种(组)的碳储下文概述的乔木林生物量包括乔木活立木和林下量,因此估算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关键在于估算其生物灌木生物量,不包括枯立木、枯倒木和草本植物生物[3]量。量。其中IPCC(2006)森林生物量估算法、换算因子1.1森林植被生物量估算方法连续函数法及双曲线模型估

7、算法中的乔木不包括胸径森林植被生物量估算方法有收获法(样木测定累小于5cm的样本,生物量经验(回归)模型估算法中[2]加)和模型估算法(样木———样地———区域)。收获的乔木不包括树高小于2m的样本。法精确度高,但费时费力,同时也会干扰森林碳正常排1.1.1.1乔木生物量估算方法*收稿日期:2012—07—25作者简介:杨传金(1966—),男,重庆市开县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监测工作。·62·2012年第3期杨传金,等:区域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概述第31卷[3]1)IPCC(2006)森林生物量估算

8、法免了将林分生物量随蓄积量的变化简单处理为线性关Bt=Vt×D×BEF×(1+R)(1)系的不足。落叶松模型如下:式中,Bt为某一树种组总生物量;Vt为某一树种组总蓄B=V(4)0.9399+0.0026V积量;D为某一树种组木材密度;BEF为地上部分生物[7]量扩展因子;R为根茎比。赵敏等利用材积源生物量法,根据全国第四次IPCC(2006)同时给出了各气候区D,BEF和R的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中按优势树种调查统计的各龄组蓄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