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常见的皮损类型

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常见的皮损类型

ID:9308163

大小:11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27

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常见的皮损类型_第1页
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常见的皮损类型_第2页
资源描述:

《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常见的皮损类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以下内容转载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常见的皮损类型  一、原发性皮损:原发性皮损是皮肤病在其病变过程中直接发生及初次出现的皮损,有斑疹、丘疹、风团、结节、疱疹、脓疱等。  ①斑疹为局限性皮肤明显的颜色变化,不隆起,也不凹陷。面积大而成片的称斑片。分为红班、色素沉着斑、色素减退斑。红斑:压之褪色者多属血热;压之不褪色者除血热外,尚兼血瘀;红斑稀疏者为热轻,密集者为热重,红而带紫为热毒炽盛;红斑常见于丹毒、药毒等皮肤病。色素沉着斑:如黄褐斑,是肝肾不足,气血瘀滞所致。色素减退斑:多由气血凝滞或血虚风邪所致,最常见者为白驳风。  ②丘

2、疹为高出皮面的实性丘形小粒,直径一般小于0.5cm,多为风热、血热所致。丘疹数目多少不一,有散在分布的,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有的互相融合而成扁平隆起的片状损害称斑块。丘疹顶端扁平的称扁平丘疹,常见于牛皮癣、接触性皮炎、湿疮等。  介于斑疹与丘疹之间,稍有隆起的皮损称斑丘疹。丘疹顶部有较小水疱或脓疱时,称丘疱疹或丘脓疱疹。  ③风团为皮肤上局限性水肿隆起,常突然发生,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迹,发作时伴有剧痒。有红色与白色之分,红色者为风热所致,白色者为风寒所致。常见于瘾疹。  ④结节为大小不一、境界清楚的实质性损害,质较硬,深在皮下或高出皮面,多由气

3、血凝滞所致,常见于结节性红斑等病。  ⑤疱疹为内有腔隙、含有液体、高出皮面的损害。水疱内含有血样液体者称血疱。水疱为白色,血疱为红色或紫红色。疱疹的疱壁一般较薄易破,破后形成糜烂,干燥后结痂脱屑。疱疹常发于红斑之上,多属湿热或热毒所致,常见于湿疮、接触性皮炎、虫咬皮炎等。  ⑥脓疱疱内含有脓液,其色呈浑浊或为黄色,周围常有红晕,疱破后形成糜烂,溢出脓液,结脓痂。多因湿热或热毒炽盛所致,常见于脓疱疮等。  二、继发性皮损:是原发性皮损经过搔抓、感染、治疗处理和在损害修复过程中演变而成的皮损,有鳞屑、糜烂、溃疡、痂、抓痕、皲裂、苔藓样变、疤痕、色素

4、沉着、皮肤萎缩等。  ①鳞屑为表皮角质层的脱落,大小、厚薄不一,小的呈糠秕状,大的为直径数厘米或更大的片状。急性病后见之,多为余热未清;慢性病见之,多由血虚生风、生燥,皮肤失其濡养所致。  ②糜烂为局限性的表皮缺损,系由疱疹、脓疱的破裂,痂皮的脱落等露出的红色湿润面,多属湿热为患。糜烂因损害较浅,愈后较快,且不留疤痕。  ③溃疡为皮肤或粘膜深层真皮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缺损。溃疡大小不一,疡面有脓液、浆液或血液,基底可有坏死组织。多为热盛肉腐而成,常见于疮疖、外伤染毒等溃烂形成,愈后留有瘢痕。以下内容转载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5、④痂皮肤损害处的渗液、滋水、渗血或脓液与脱落组织及药物等混合干燥后即形成痂。脓痂为热毒未清;血痂为血热络伤,血溢所结;滋痂为湿热所致。  ⑤抓痕由搔抓将表皮抓破、擦伤而形成的线状损害,表面结成血痂,皮肤瘙痒,多由风盛或内热所致。  ⑥皲裂为皮肤上的线形坼裂,多由血虚、风燥所致。常见于脚癣皮损角化增厚者等。  ⑦苔藓样变为皮肤增厚、粗糙、皮纹加宽、增深、干燥、局限性边界清楚的大片或小片损害,常为一些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主要表现,多由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  ⑧色素沉着为皮肤中色素增加所致,多呈褐色、暗褐色或黑褐色。色素沉着有的属原发皮损如黄褐斑、

6、黑变病等,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多由肝火、肾虚引起;有的属继发皮损,如一些慢性皮肤病之后期局部皮肤色素沉着,多因气血失和所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