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仙观前身“飞凤观”或“石门寺”的沧桑历史及演变

聚仙观前身“飞凤观”或“石门寺”的沧桑历史及演变

ID:9412850

大小:2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30

聚仙观前身“飞凤观”或“石门寺”的沧桑历史及演变_第1页
聚仙观前身“飞凤观”或“石门寺”的沧桑历史及演变_第2页
聚仙观前身“飞凤观”或“石门寺”的沧桑历史及演变_第3页
聚仙观前身“飞凤观”或“石门寺”的沧桑历史及演变_第4页
聚仙观前身“飞凤观”或“石门寺”的沧桑历史及演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聚仙观前身“飞凤观”或“石门寺”的沧桑历史及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聚仙观前身“飞凤观”或“石门寺”的沧桑历史及演变南漳县聚仙观的前身是“飞凤观”或“石门寺”,据民国十一年向承煜等篡修的《南漳县志》记载:石门寺在县北四十里,晋建,唐仪凤三年敕改为镇国禅院。这件事的起因是唐朝皇帝崇道和后周武则天崇佛争斗的结果。什么是“仪凤”呢?源自“有凤来仪”中国汉语成语。凤: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仪:仪容。古时吉祥的征兆。出自《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有观点认为《有凤来仪》引自《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与凤通假。据说,从东汉末期首任掌门李好道传道以来,飞凤观或“

2、石门寺”的历代掌门人遵守“有能力者上”的遗训,相继出现各位高功大德,他们通过种种途径,帮助李渊和李世民夺得天下,受到唐李皇帝的敕封。据说飞凤观第一次敕封是唐朝建国开始时,现文献已不可考,但聚仙观至今还保存着敕封石碑的碑头,“二龙戏珠”和“龙凤呈祥”历经岁月的苍桑,仍然清晰可见。“龙凤”是历代帝王最崇拜的图腾,没经帝王的敕封许可,道观是不可能有此文物的,这是今天聚仙观悠久的历史,一个活生生的物证。唐仪凤三年敕改为镇国禅院,需要一个宏观的认识和理解。为什么呢?唐初二帝崇重道教的原因首先在于隋末道士多认为李渊父子

3、会取得天下,便宣扬“李姓当王”,并投靠其麾下,为他们建立李家王朝效劳。唐初二帝崇重道教的原因还在于唐初的时候,门阀士族的传统势力还很强大,若不是出自名门望族,就得不到社会的重视。李唐王朝的统治者为了提高其门第,神化其统治,乃强调道教所奉的教主老子姓李,唐朝帝室也姓李的关系,与老子叙家谱,尊之为始祖,宣称自己是李老君的后代,为“神仙之苗裔”。在李渊取得帝位以后,传说太上老君又托人告诉他,说他是太上老君的后裔,应当子孙享国千万年。武德八年(625年),他正式颁布《先老后释诏》说:“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

4、宜崇客礼,令先老、孔次、末后释宗。”明确规定道教在佛教之上,制定了奉道教为皇家宗教的崇道政策。显庆五年(660年)以后,政权已全归武则天掌握,她要以周代唐,便依靠佛教势力为她大造篡权夺位的神话舆论。因之,佛道关系便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李治为维护唐王朝的统治,仍采取了以下一些崇道措施:1、尊封老君为“太上玄元皇帝”,并立祠庙加以祭祀。2、以《老子》为上经,令王公百僚皆习,并规定为考试的内容。上元元年(674年)十二月,武则天上表,以为国家圣绪出自玄元皇帝,请令王公百僚皆习《老子》,每岁明经准《孝经》、《论语

5、》例试于有司。仪凤三年(678年)五月高宗李治又下诏说:“自今已后,《道德经》并为上经,贡举人皆须兼通。3、提高道士地位和优宠道士。《佛祖统纪》卷39载:仪凤三年(678),高宗李治令道士隶宗正寺,班在诸王之次。唐代的宗正寺是管理皇室宗族事务的机构,把道士归它管理,即是将道士视为自己的本家。4、兴建道观。高宗时,各地兴建道观较多。武则天依靠佛教,为其“武周革命”服务,欲取李唐而代之,故高宗已不能给道教以强有力的支持,佛教势力逐渐抬头,道教势力则逐步减弱。显庆元年(656年)五月,佛教徒以玄类为首要求调整道先

6、佛后的关系,李治于第二年(657年)六月召集二教代表对此进行辩论,朝中大臣也有附和佛教者,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李治只好下诏宣布:“公私斋会及集之处,道士女冠在东,僧尼在西,不须更为先后”。让道佛二教平起平坐。到武则天上台以后,她一面对佛教徒厚加赏赐,大肆营造佛堂、佛像,尽力扶持佛教;一面又毅然改变高祖李渊以来的崇道政策,下令削去太上老君的“太上玄元皇帝”称号。  从上所述,唐仪凤三年,敕改为镇国禅院,又验证了周武则天在全国大力发展佛教,并且利用飞凤观或石门寺广出高功大德的事实,把庙名改为“镇国禅院”,

7、既是对石门寺的认可,也是武则天希望巩固自己的权利,永享国泰民安。    宋景祐四年(1037年)蕴聪禅师重修复,名石门寺。宋仁宗赵祯继位以后,对道教崇奉的政策没有改变。书上说“仁宗之利用道教,主要是用其祈雨、祈嗣这两个方面”。飞凤观或石门寺经过唐朝皇帝的敕封,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在后期,宫观遭到破坏,蕴聪禅师利用“祈晴祷雨”的本领,又重新修复,名石门寺,这个名字是以当地土名而命名的,说明她不再受到宋朝皇帝的重视。  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敕改为乾明禅寺。南宋(1127——1279)高宗(赵构):

8、建炎/绍兴,在位36年。孝宗(赵昚shen慎的异体字):隆兴/乾道/淳熙,在位27年。宋高宗无子嗣,于是下诏挑选太祖后裔为皇子。宋孝宗原名赵伯琮,为宋太祖七世孙,被选入宫中抚育。据其母亲宣称,她曾梦见崔府君送给她一只羊。宋孝宗即出生于建炎元年(丁未,属羊)。被选入宫后改名“瑗”,与崔府君同名。绍兴十八年(1148),高宗下令建显应观。孝宗继位后也重其事。孝宗以自己为模特儿来塑造道教神像。这透露出他利用道教为巩固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