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氮平加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氯氮平加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ID:9444200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1

氯氮平加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_第1页
氯氮平加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_第2页
氯氮平加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_第3页
氯氮平加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_第4页
氯氮平加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氯氮平加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氯氮平加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本研究以氯氮平联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为探讨其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1.1对象:所有病例均来自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的住院患者。  1.1.2纳入标准:①年龄21-65岁。②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③符合Kane等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标准,即:过去5年内对3种药物剂量和疗程适当的药物(3种药物至少有2种化学结构是不相同的)治疗反应不佳;或患者不能耐受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或即使有充分的维持治疗或预防治

2、疗,患者病情仍然复发或恶化。难治性的筛选依据于患者自述或(和)病史资料。④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⑤患者本人及法定监护人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排除标准:①入组前6个月内接受过氯氮平系统治疗者;②筛查前1个月使用了任何长效抗精神病药;③衰退型精神病;④既往有癫痫病史者(高热惊厥除外)、青光眼等;⑤严重的不稳定的躯体疾病;⑥研究者判断具有临床意义的实验室检查异常。共纳入70例患者,入组前全部资料如表1,所有患者均全程完成试验,无脱落。    1.2方法  1.2.1研究设计:本研究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包括筛查期、基线、治疗第

3、2、4、8、12周末访视。  1.2.2治疗方法:患者决定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开始进入为期4周的基线评价和氯氮平(氯氮平片,江苏恩华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5mg,国药准字号H32022963)导入期。采用交叉停药法,将原来使用药物更换为氯氮平并逐步加量,交叉时间不长于2周,调整氯氮平量至固定量后持续到研究结束,氯氮平的基线剂量由临床治疗医师确定。导入后将患者随机分配入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添加帕利哌酮缓释片(西安杨森公司,商品名:芮达,规格:3mg,国药准字号J20120025),缓释片的起始剂量为6mg/d,剂量范围6-12mg/d.对照组添加和帕利哌酮缓释片外观一致

4、的安慰剂(主要成分为淀粉,西安杨森公司提供)。添加方案只有不参加临床治疗的研究者知道,而治疗医师和评价者及患者均不知道。治疗医师每周可根据患者情况向研究者建议增减添加药物。研究结束后,研究者向患者及其法定监护人提供下一步常规治疗的建议。本研究仅在氯氮平导入期谨慎合并苯二氮卓类药物,不能合并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所有病例均完成研究,帕利哌酮缓释片平均剂量为8.2mg/d.  1.3疗效评价: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末、12周末分别用PANSS量表评分评价病情严重程度,以PANSS的减分率评定疗效,以减分率≥50%为界限作为临床显效标准。以个人和社会表现量表(PersonalandS

5、o-cialPerformanceScale,PSP)评价患者社会功能。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及终点进行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血压、心电图检查。  1.4安全性评价: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价药物安全性。  1.5统计学处理:统计数据输入计算机,全部运算均由SPSS15.0软件,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以P值<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两组性别比、年龄、病程及PANSS、PSP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两组氯氮平日用量分别是217.9±

6、33.3mg和231.7±34.3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在PANSS评分减分率比较,研究组减分率更高(P<0.05)。研究组显效20例,有效28例,无效7例,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7.1%和80.0%;对照组分别为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17例,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28.6%和51.4%,两组比较,研究组显效率(X2=4.7250,ν=1,P=0.0297)和有效率(X2=5.1359,ν=1,P=0.0234)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SP评分提高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

7、组(P<0.01),见表2.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研究组锥体外系反应(EPS)8例,嗜睡、视物模糊及胃肠道反应各3例,失眠、体质量增加、心慌及便秘各2例,体位性低血压、月经不调及泌乳素明显升高各1例,无心电图异常。对照组EPS9例,失眠、胃肠道反应各4例,嗜睡、体质量增加及泌乳素明显升高各3例,体位性低血压、月经不调、视物模糊、便秘、头痛及心慌各2例,排尿延迟、血糖升高及心电图异常各1例。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