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术后胆漏17例教训分析

胆囊切除术后胆漏17例教训分析

ID:9707198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5

胆囊切除术后胆漏17例教训分析_第1页
胆囊切除术后胆漏17例教训分析_第2页
胆囊切除术后胆漏17例教训分析_第3页
胆囊切除术后胆漏17例教训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胆囊切除术后胆漏17例教训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胆囊切除术后胆漏17例教训分析  Analysisof17patientsy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etiology,diagnosis,therapyandprognosisofthecholecystleakagey,artificialfactorandimpersonalityfactorarethemainlyreasons.Differentmethodsandearlytreatmentareimportanttodealnificationinthecholecystectomyisimportant

2、,alertpeople’svigilanceofcholecystleakage,andanatomizeclearlyinoperationarethemostimportant.Mostoftheseplicationscanbeprevented.  [Keyy;cholecystitis胆漏是胆囊切除术以后比较多见的并发症,其危害性较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发病率最高可达2.7%,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发病率可达1.0%[1]。本院自1999年1月~2005年12月,共行胆囊切除术1553例,其中OC1045例,LC508例。其中17例患者

3、发生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现就其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处理及教训进行分析讨论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17例患者中男9例,女8例,年龄30~74岁,平均59.2岁。造成胆漏的原因:胆囊管残端漏3例,肝床迷走胆管漏7例,肝管损伤4例,胆总管横断伤3例。  2讨论胆漏多见于胆囊切除术后,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损伤尤其是胆总管横断伤后,往往给病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不少病人可能因此而造成终身残疾甚至死亡。一旦发生要根据损伤的病理类型做最恰当的处理。严格掌握手术时机、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2],现将各种情况处理方法总结分析如下。  2.1胆总管横断伤  本组胆总管横断伤3例,分

4、别于LC及OC术中发现。2例病人的胆总管内径均约0.9cm,即做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离断胆总管与空肠作一层端侧吻合,吻合口血供良好,于肠内作橡皮管引流,病人恢复良好。另一例病人(OC)于术后第2天出现黄疸,呈渐进性增强,并伴胆汁淤积综合征,尿色深黄,大便浅淡,血实验室检查呈现胆红素、AKP、胆固醇、γ-GT及脂蛋白等均升高,B超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肝内胆管扩张,疑胆总管损伤,而于术后第9天做ERCP明确示胆总管横断伤,即再次手术,即做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管内放支撑管3个月,随访9个月余,病人恢复良好。我们的体会是损伤

5、的胆总管直径大于0.5cm,做胆总管-空肠(Roux-en-Y)远期效果较好。  2.2胆囊管残端漏  本组中胆囊管残端漏3例,其中1例系OC术后,术后第1天即引流出胆汁样液体300ml,该例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伴颈部结石嵌顿,炎症剧烈,再次手术发现胆囊管残端漏,给予残端缝扎。余2例系LC术,1例系LC开展初期,虽胆囊管残端放置2枚钛夹,但由于胆囊管较粗,2枚钛夹均未完全夹闭胆囊管,术后当晚小网膜孔负压球内即引流出胆汁样液体100ml,由于经验不足,即再次开腹手术,确认是胆囊管残端漏,做缝扎,即愈合。可见正确放置钛夹的重要性,同时必须正确选择夹闭胆囊管的正确

6、位置,不能一味的为避免损伤胆总管,而矫枉过正,过分靠近Hartmann袋分离胆囊管,而此处胆囊管又较粗。1例也是LC术后,术中发现胆囊管较粗,胆囊管残端置2枚钛夹,术后1~4天腹腔引流出胆汁样液体400ml左右,但无胆汁性腹膜炎症状,引流通畅的同时,给予松解Oddis括约肌药物的使用,术后第5天起腹腔引流液明显减少,10天后小于10ml,遂拔除引流管。因此胆囊管残端之钛夹不在于多,而在于确切,当然发现胆囊管较粗时,可用Reoder圈套结扎。  2.3肝床迷走胆管漏  肝床迷走胆管漏7例,其中1例LC术后,因胆囊呈急性炎症状,故腹腔内放置负压球引流,术后1~8

7、天得淡血性液体80~30ml,第9天患者突感上腹部剧烈疼痛,负压球出现约450ml胆汁样液体,其后腹疼缓解,但每天引流出胆汁样液体600~700ml,考虑胆囊管残端钛夹松动,开腹后,发现肝脏尾状叶处两处约0.1cm的副肝管漏,钛夹处疑有胆漏,遂缝扎胆漏处,胆总管内置T管引流1个月,造影后拔管,患者恢复良好。此例胆漏原因主要系两处副肝管漏,术后1周后,此处电凝瘢痕脱落所致。而其余4例因术中均放置腹腔内负压球引流,术后第1天引流出胆汁样液体100ml左右,但其后每天量小于200ml,并渐渐减少,腹部无刺激症状,最短7天,最长30天,均恢复良好,无一例发生腹腔感染

8、。有报道称4100例胆囊切除术14例胆漏,皆用肝下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