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职业指导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促进作用

浅论职业指导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促进作用

ID:9727023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6

浅论职业指导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促进作用_第1页
浅论职业指导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促进作用_第2页
浅论职业指导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促进作用_第3页
浅论职业指导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促进作用_第4页
浅论职业指导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促进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职业指导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促进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论职业指导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促进作用  【论文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困难群体 职业指导 作用 重要性  【论文摘要】在近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的形势下,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阐述了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和职业指导的概念,分析了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原因,并论述了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过渡的发展趋势。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递增,

2、据人社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的毕业生人数达到680万,比2011年增加了20万,在近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的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1.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现状  人社部在2012发布会上指出: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0.7%,即2011年有将近121万大学生仍然没有找到工作,在今年高校毕业生的规模持续扩大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将日益激烈。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特别是今年以来,受国内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中小企业发展遇到了种种困难,社会新增就业岗位增速缓慢,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尤其是高校就业困难群体

3、的就业问题成为当前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2.就业困难群体的概念  就业困难群体的概念根据《就业促进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人员。在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现状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强大的就业压力,有的学者认为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是指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及自我认识不足或者自身竞争力不强等原因造成就业困难的学生群体,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理存在缺陷学生、学业困难学生、不善交际学生、心理障碍学生等在就业时相对困难,造成了短期或长期的失业(1)。  3.就业困难群体的形

4、成原因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从大学生自身主观原因和外在客观原因两方面阐述:  3.1大学生自身主观原因  3.1.1综合素质较弱。部分高校毕业生,因专业知识技能欠缺,实践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不足,职业意识淡薄,职业目标模糊,沟通能力不强,心理素质欠佳等原因,不能满足招聘单位的要求,往往造成就业困难。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较弱是造成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  3.1.2家庭经济贫困。由于近年来我国物价的不断上涨,学生学习生活成本不断增加,使得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逐年增加。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中存在自卑心理、缺乏社会资源、缺少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机会、就业成

5、本受到限制的就业劣势,使得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3.1.3身体存在缺陷。如因心理和生理等原因,部分大学生身体存在缺陷。当前,用人单位在选聘人才时越来越挑剔,他们在招聘人才时经常从自身角度出发,在设置门槛时对身高、形象等给予一定附加限制,使那些身体上有缺陷的同学望岗兴叹,因此导致了部分毕业生错失了就业机会。  3.1.4就业期望值脱离实际。许多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不结合自身条件,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拥挤在大城市、大企业,求职的思想观念滞后,这就容易造成在就业时自我定位不准确,择业期望值过高,无形中抬高了自身的就业门槛,成为就业困难群体中的一员。  3.2外在客观原因  

6、3.2.1就业市场因素。一是人才市场供求失衡。随着高校的扩招,市场尚需一定时间才能消化快速增多的高校毕业生,势必造成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困难。二是就业市场机制不健全,完全自主择业的社会环境还不成熟,缺乏及时准确的人才供求信息收集、发布、检索和交流的权威机构和通道。三是人才市场管理机制不规范,缺乏对用人单位的激励、保障和限制机制。  3.2.2高校教育因素。目前,高校教育模式对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形成产生很大影响。一是高校教学规模扩大,教学质量明显下滑。二是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错位。三是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和服务缺乏针对性。  3.2.3用人单位因素。一是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造成了

7、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二是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不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三是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不愿意招聘女性,导致女性就业困难。 4.职业指导的概念  职业指导是指社会职业指导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运用职业评价分析、调查访谈、心理测试等方法和手段,按照社会求职者和学生的个人条件、求职意愿以及单位用人要求等提供咨询与指导,帮助社会求职者和学生了解社会人才需求状况、职业结构和有关人事、劳动政策法规,了解自己的职业志趣、职业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