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上皮间质转化与egfr突变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的论文

非小细胞肺癌上皮间质转化与egfr突变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的论文

ID:9775843

大小:5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8

非小细胞肺癌上皮间质转化与egfr突变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的论文_第1页
非小细胞肺癌上皮间质转化与egfr突变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的论文_第2页
非小细胞肺癌上皮间质转化与egfr突变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的论文_第3页
非小细胞肺癌上皮间质转化与egfr突变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的论文_第4页
非小细胞肺癌上皮间质转化与egfr突变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小细胞肺癌上皮间质转化与egfr突变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非小细胞肺癌上皮间质转化与EGFR突变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的论文【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上皮间质转化(emt)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患者癌组织中e钙黏素和波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临床病理特征和egfr基因型nsclc中emt的影响。结果62例nsclc标本中,上皮表型35.48%(22/62)。egfr突变nsclc中,上皮表型显著高于野生型(77.78%vs18.18%;p<

2、0.0001);女性显著高于男性(54.55%vs25%;p=0.02);腺癌高于其他病理类型(39.47%vs29.17%;p=0.4087);不吸烟者稍高于吸烟者(42.42%vs27.59%;p=0.2231);年龄<60岁和年龄≥60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33%vs28.12%;p=0.211),早期肺癌与晚期肺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24%vs32.12%;p=0.6178)。结论egfr突变型、女性、非吸烟者、腺癌倾向于上皮表型,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疗效分布人群的临床特征相一致。【关键

3、词】上皮间质转化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肺癌是世界上恶性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尽管临床医师不断提高了诊治水平,肺癌对现有的手术及化放疗的反应仍难尽人意。分子靶向治疗由于其选择性高、毒性低而倍受青睐。.针对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存在的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人群及如何预测疗效等问题也成为日益关注的焦点。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是上皮细胞在与周围间质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渐获得了某些间质细胞特有性状的现象,以e钙黏素(ecadherin)、连环蛋白(cat

4、enin)等表征上皮型指标蛋白的丧失以及波蛋白(vimentin)和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等表征间质型指标蛋白的获得为主要特征,并且与肿瘤细胞的原位侵袭和远处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1]。最新研究显示,上皮型的肺癌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t状态有望成为靶向治疗疗效的预测因素应用于临床[2,3]。本研究将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emt状态与egfr基因型以及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为ecadherin、vimentin、fi

5、bronectin等emt标志物作为治疗预测因子最终应用于临床做前期研究。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上海市肺科医院2003年9月~2004年6月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nsclc标本62例。其中男40例、女22例。中位年龄62岁(39~83岁);病理类型:腺癌38例、鳞癌24例、鳞腺混合癌2例;按1997年uicc修订的肺癌tnm病理分期标准:i期29例、ii期5例、iii期25例和iv期3例。各例术前均未接受化疗和放疗。1.2nsclc的egfr突变分析采用上海华舜生物有限公司小量组织细胞基因组dna快速抽提纯化

6、试剂盒抽提冰冻组织的基因组dna。按照paez等[4]报道的方法,采用巢式pcr技术对egfr基因的18、19、21外显子进行扩增。扩增片段包含外显子及其相连的内含子部分。pcr条件:变性95℃15min;95℃20s、60℃30s和72℃1min循环35次;延伸72℃10min。pcr产物送交上海基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测序鉴定egfr基因18、19和21外显子突变区域。1.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nsclc组织中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ecadherin和vime

7、ntin抗体均为鼠抗人单克隆抗体,购自上海长岛公司,工作液浓度为1∶100。石蜡切片经脱蜡、水化、抗原修复等处理后加入一抗4℃过夜。二抗37℃30min;dab显色;苏木素复染;盐酸酒精分化;脱水、透明;中性树脂封固。用已知阳性切片做阳性对照,pbs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结果判定:胞膜和(或)胞浆着棕黄色染色颗粒提示阳性显色结果。随机观察10个高倍视野,根据切片中癌细胞阳性数的有、无及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将表达结果分为:阴性(-)为无棕黄色染色或染色阳性细胞数<10%;弱阳性(+)为阳性细胞数10%~24%;中等阳性(

8、++)为阳性细胞数25%~49%;强阳性(+++)为阳性细胞数≥50%。1.4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分析emt现象和年龄、性别、肿瘤分期、组织类型、吸烟情况以及egfr基因型等因素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检验各因素与emt状态的关系;计算kappa值对ecadherin染色和vimentin染色表征emt状态一致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