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

ID:9953565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6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_第1页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_第2页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_第3页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一.关于责任感那么究竟什么是责任感呢?我查了教科书,比较严谨的阐述是,真正的责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利事业、利国家、利社会,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时,要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责任感有什么意义呢?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人们

2、的信赖和尊重。作为学生,就能够主动学习,天天向上,对家庭社会敢于负责。所以说责任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二.初中生现状在物质生活极大提高,精神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存在令人担心和焦虑的现象,就是学生身上普遍缺乏责任感.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自我,轻社会,不热衷集体活动集体。  过分崇尚自我,以自我为中心,脱离社会需要片面宣扬:“自我选择”、“自我实现”。学生生活在班集体中,却很少意识到自己对这一集体应承担的责任。如班级的值日工作、公益劳动等活动,有的

3、同学就借故不参加,或者去了也是站在—边看别人干;更多的是对班里或学校组织的活动不感兴趣把个人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作为人生惟一追求。  2.重利益,轻抱负,爱慕虚荣。  一心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除了希望吃好穿好玩好出人头地外,没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不重品位与人格。  3.重索取,轻回报,不能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良苦用心。。  只要求父母、老师、他人为自己服务,满足自我各种需要,而不考虑他人,自己间的回报关系。由于现在的学生对任何人都缺乏一种责任感,所以他们有时连最基本的素质都不具备。如有的学生,父母很辛苦地供他读书,但他

4、却并不珍惜父母的劳动,学习不努力,花钱很浪费,只顾自己享受,根本不考虑父母劳动生活的艰辛以及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孩子常常理直气壮的对父母说:“我想要的东西你们都能给我,就连我想不到的,你们都替我想到了,做到了。你们辛苦不就是为了我们现在不辛苦吗?我还那么辛苦学习干什么?”三、责任意识薄弱的原因中学生责任意识薄弱的原因很多。1.1.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周围是全方位呵护,自己不需要对他人负责2.父母忙于挣钱养家,疏于管教,孩子缺少责任意识。3.亲家庭或无父母,无人有效管理,孩子不愿负责。4.商品经济的社会大环境

5、,使人情冷漠,父母故意不让孩子对他人负责。所以我认为学生责任意识薄弱关系重大,是社会的危机,民族的危机。四,培养学生责任意识重于泰山。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班主任责无旁贷,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可以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工作:(一)认识自我,唤醒学生责任意识我班围绕责任意识的话题召开了两次主题班会,第一次主要给学生讲述责任意识的概念意义和举一些生动的案例,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如,当今青少年外出务工与父母们挣钱的原因和意义。父母务工是为了养家,挣钱的百分之九十要寄回家,而青少年到外地是为了玩、找刺激,挣钱的百分之九十在外地

6、就地消费;某学生向父母要名牌服装和电脑等,当得不到时,骄横的对父母说“生我就得让我享受!生我就得让我幸福!”我们身边更是常见这种言论:要不是我妈妈硬让我上学,我早就不上了。而身边更常见感人案例: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演一场悲情接力,“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的壮语传遍大江南北。第二次班会,为了让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围绕责任话题,设立了四个子话题分组讨论,各组推举发言人当堂发言。四个子话题是:1,学习责任;2,班集体责任;3家庭成员责任;4,社会责任。令我没想到的是,

7、面对这样理性而严肃的话题,同学们讨论异常热烈,发言非常踊跃,提出的责任要求也很现实:赵倩提出在家中无人约束时应自觉学习;王明亮提出学生间要友好相处;李环提出,体谅父母辛劳,不提过分要求,关心父母健康;叶婷提出,要有公德心,乘车应给老年人让座;范秉祯提出,班级里的课桌凳就是同学故意破坏的,必须爱惜。等等。班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班长李环倡议当天回家把自己的卧室认真打扫整理,替父母分责,尽家庭成员责任。全班一致通过。通过上面活动可知唤醒学生责任意识并不难。(二)创设情境,以课堂教育为渠道在平常对学生做思想工作

8、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换位思考”。针对学生不愿学习的情况,也可以让他们设想自己做了父母,假如孩子不愿读书怎么想怎么办。室内已经很亮了,八盏灯还亮着,该怎么办?,看到水龙头哗哗流水,看见了当作没看见,那如果是自己家的水龙头呢?人们的这种心理说明了什么呢?通过这样的“换位”思维方式,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能唤起学生的责任感。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部分,在课堂上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