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台阶》、《老王》、《信客》学

八年级语文《台阶》、《老王》、《信客》学

ID:9973634

大小:9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17

八年级语文《台阶》、《老王》、《信客》学_第1页
八年级语文《台阶》、《老王》、《信客》学_第2页
八年级语文《台阶》、《老王》、《信客》学_第3页
八年级语文《台阶》、《老王》、《信客》学_第4页
八年级语文《台阶》、《老王》、《信客》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台阶》、《老王》、《信客》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二)重点句分析★“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三)线索:本文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线索,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主要因素,是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串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本文写作者坐老王的三轮,一路说说闲话,由于平易近人,老王也肯把身世相告。接着写老王眼疾,作者的女儿给他吃大瓶鱼肝油,一家人对老王很照顾。老王对钱家也好,在服务费上双方总是非常客气。后来三轮改平板三轮,没法坐了,作者还是很关心老王,对老

2、王有好处,所以老王总觉得欠了一笔人情,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也要表示感谢,以彼此交往为线索,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四)作家作品杨绛,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五)文学常识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但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也经常运用,阅读记叙文,要注意作者怎样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和抒情。记叙文中的议论,一般是先叙后议,使作者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也有先议后叙,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对下文的密切注意。有些记叙文中,作者不直

3、接对所写的事物发表议论,而由文章中某个人物去发表议论,作出评价。总之,记叙文中的议论目的都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其中有的议论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因此阅读时对记叙文中的议论要细加揣摩,注意它与叙述、描写的关系,它在文章中的作用。记叙文中的抒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阅读时只有把产生这种感情的依据掌握之后,才能更加深刻的受到感染。还有一种是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阅读时要注意在情景交融、情事结合的内容中去接受感染和美的熏陶。(六)层次结构第一部分(1

4、—4段),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只能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第二部分(5—7段)老王心地善良、老实厚道,从不多收一分钱。我们一家人对他也很关心和照顾。第三部分(8—23段),老王过世前一天还要给“我家”送来香油鸡蛋。对他的去世,“我”同情、悲酸也很愧怍。(七)中心思想这篇散文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又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给予的关心、同情和尊重。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信客》(一)生字词语1.生字注音:唏嘘xīxū嫉妒jí晦气huì噩耗è

5、猝然cù诺诺nuò呵斥hē诘问jié文绉绉焦灼zhuó伎俩jì吊唁yàn跋涉báshè颠沛pèi2.多音字辨析:3.形似字辨析:4.词语解释:晦气——①不吉利:倒霉。②指人倒霉或生病时难看的气色。文绉绉——形容人的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诘问——迫问,责问。颠沛——穷困,受挫折。猝然——突然,出乎意外。呵斥——大声斥责。焦灼——非常着急。伎俩——不正当的手段。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号家属。克扣——私自扣减应该发给别人的财物。噩耗——指亲近的人死亡的消息。号啕——形容大声的哭。(二)文章脉络信客做信客的缘起——信客是怎么做信客的——信客是怎么不做信客的——信客当教师、校长

6、也是好样的。(三)突出重点作者重点写了信客的两个事迹:一是概括写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二是具体写一次遭人诬陷。这些都说明信客职务的凶险和信客仁义热心、任劳任怨、宽以待人、善良厚道的品性。(四)修辞1.比喻: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2.排比:现在,他正躲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更会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兴起,咬牙切齿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连带也憎恨信客,

7、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五)作家作品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艺术创造工程》《文化苦旅》《山居笔记》,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六)背景介绍信客:作者故乡余姚离上海比较近,二十世纪初就有不少人去上海谋生,当时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村,没有邮局,城乡之间通讯需要专人担当,于是就有了信客这种特殊职业。(七)课文结构分析每一部分:老信客因为一条红绸,被人糟蹋了名誉,找到年轻人,当了第二代信客。第二部分:信客工作任劳任怨,善良厚道,有时还要忍受无端的呵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