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气血肝脾肾及妇科疾病关系论治

浅谈气血肝脾肾及妇科疾病关系论治

ID:11227732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浅谈气血肝脾肾及妇科疾病关系论治_第1页
浅谈气血肝脾肾及妇科疾病关系论治_第2页
浅谈气血肝脾肾及妇科疾病关系论治_第3页
浅谈气血肝脾肾及妇科疾病关系论治_第4页
浅谈气血肝脾肾及妇科疾病关系论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气血肝脾肾及妇科疾病关系论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气血肝脾肾及妇科疾病关系论治中医对妇科疾病的致病机理,有在气、在血、属肝、属脾、属肾之分,中医对妇科疾病的治疗,可概括为调理气血、健脾和胃、舒肝养肝、滋肾补肾的四大原则。1妇科论治首重气血5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有这样一句话“夫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其不先伤其气血者”。说明了气血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妇人以血为本,而血的生成、统摄与运行,有赖于气的生化与调节,气又必须依靠血的滋养,故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2、说。《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用四物汤补血调经治妇人经病之主方,方中以熟地补血为主;当归补血、活血;川芎入血分理血中之气;芍药敛阴养血。故以四物汤为主加味,组方得理、用药精炼、配伍严慎,在临床我用此方治疗妇人月经失调疗效很好。发育不全、经候不调有关肾气;经乱、经闭有关肝气;崩漏带下有关脾气。而血病又多由气机失调所引起,气郁则血滞,气虚则血脱,气逆则血逆而上衄,气陷则血随而下崩。故我治月经病除了补血外又以调气为主。黄芪补气,故凡气

3、虚血崩之月经过多症,我常重用黄芪补气,佐以止血固涩之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2妇科论治以调肝气为要肝:肝为藏血之脏,其性喜疏泄条达,“肝主藏血,下行胞宫是为血海”。“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抑,则血脉得畅”。故肝血不足,或藏血功能失调,则出现月经不调、崩漏、闭经等。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则血为气滞,致月经先后不定期、闭经、痛经经前乳胀等。气郁化火致崩漏,若肝气平和,肝血充足,则血脉流畅,血海安宁,周身之血亦随之而安。中年妇女由于月经

4、5380;胎产的生理特点,且情志易于激动,常使肝气郁滞,同时在这一时期,因为胎产哺乳之期屡伤气血,血伤则肝失所养,气遂横逆,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带下病都易发生。临床中年妇女治疗着重在肝,以疏肝养肝为主。关于肝气郁滞的治疗,在临床上我总结出两条方法;一是妇女经前期疾患,如乳胁胀痛、衄血、吐血同样周期出现,二是诊时沉默少言者,临床分析其病理特点、病变部位,以及脏腑的生理功能等情况,一般与肝脏关系较为密切。3妇科论治以健脾气为本5脾: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

5、生化之源,脾主统血,主运化,妇女以血为本,月经、胎孕、哺乳均以血为用,血的生成,不但要有水谷精微作为物质基础,还必须依赖脾的运化才能变成津血。如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则生化之源不足,血海空虚而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脾气不运,则湿浊内停,发为带下等疾。脾不但是生化之源,同时有统摄血液的功能,《傅青主女科》云:“血乃中州脾土所统摄,脾不统血,是以崩漏,必治中州也。”脾主统血,有赖脾气的充盛,如脾气虚弱,统摄无权,则导致月经过多、崩漏等。崩漏

6、之脾不统血;带下之脾虚湿热;妊娠之脾气不振、食欲减退有碍元气之营养;产后脾阳不振影响乳汁的的分泌,因此,我每逢妇女胎前产后患虚弱症时,虽然症象错综复杂而治疗时必以扶正为主。不仅因为脾气为气血生化之源,也因机体功能的恢复也唯有促进脾气运化的情况下,药物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效能。4妇科论治更当补肾5肾在五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称“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它的主要功能是藏精、主水、主骨、生髓通脑,又主纳气,开窍于耳和二阴,与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衰老以及水液代谢的

7、调节等有密切关系。由于冲任两脉隶属于肝肾,而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关系到妇女的经、孕、产、育,所以肾在妇女的生理、病理上有特殊的意义,妇科病的治疗也往往从肾论治,肾对繁衍后代起着重要作用,与妇女的经、带、胎、产有密切的关系。肾又为水藏,内寄元阳,肾中精气宜固不宜泄。精、气、血是妇女维持生理正常之根本,但病变往往虚多实少。治肾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