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探索

初中语文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探索

ID:11260415

大小:26.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1

上传者:U-3183
初中语文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探索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初中语文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探索  摘要:马斯洛认为:“学生本身就有学习的潜在能力。学习不能靠外在的强制,只能靠内发。学习的活动应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在语文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相当重要。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知识,而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选择,并给学生提供辅导。然而,教师的辅导是具有两重性的,辅导得当,学生会因学习而成长;但如果辅导不当,就会适得其反。  关键词:语文;自主;探究;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这几年,主流的新课程改革倡导“主动、探究、合作” 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由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由记忆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在这个改革思路下,学生学生方式将得到改变,改变过去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这种新型学习方式下,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该扮演怎么的角色?作哪些努力来实现目标呢?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认为教师应该做好三件事情,一是启发学生主动参加,自主选择、自主决定。二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供有效地指导。  一、启发学生主动参加,自主选择,自主决定。  (一)从“兴趣点”出发,变“教学”为“导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乐意去学习,主动去学,快乐去学。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我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地方,点亮学生的兴趣点,并设法让兴趣的“星星之火““燎原”整个课堂。为做好这一点,我一般会从课前预习环节入手,巧妙地为学生设计一些发散性、激疑性、迁移性、探究性的问题,用一系列的疑问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并引导他们自觉地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课前探究。为了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往往会自觉地在课前带着问题来阅读课文,并积极去上网搜寻资料或者到图书馆去借阅相关的书籍,而在课堂上,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学生之间往往会迅速展开激烈的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在唇枪舌剑、你来我往过程中,不但学生的观点可以得到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不经意间此举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让我喜出望外的是班上同学还自发地评出几位“最佳辩手”,看看这些“ 最佳辩手”滔滔的雄辩口才,我乐了,颇感欣慰。而在这个过程中,从精心设计问题、到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再到引导学生辩论,我更多的是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泼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体会到了激发兴趣给学生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学习主动性,也经常被课堂热烈欢乐的氛围所感染!  (二)做好“导读”,创造条件让学生读出来。  语言具有一种独特的美,尤其是中文。在语文教学当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会“阅”,还要让学生会“读”,在“读”的过程中领略语言之美,提高美育修养。为引导学生读好课文,每次课,我都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的安排“朗读”环节。为了读好课文,学生对文字的发音特别重视,遇到拿不准的读音,他们都会自觉去查字典,自觉避免在同学面前呈现出各种奇怪的读法;为了使自己念得流畅,学生得自觉地花时间去熟悉课文;为了让自己念得精彩到位,学生会认真揣摩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文字背后的寓意。“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独特的手段,通过“朗读”,可以把课文无声的文字演变成有声的语言,把融在字里行间的感情流露出来,把文中描绘的画面展现出来,让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跃出纸面,增强了课文的画面感和立体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语文再也不是枯燥地玩方块字游戏了,而是一种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手段,同时也是一种发现美、欣赏美的过程。  (三)做好“导演”,让学生把课文演活起来。   素质教育不是只针对尖子生的精英式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追求全面发展的教育。为此,在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特点,我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课文学习当中,譬如,我会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以自己最拿手的方式把课文的其中一部分内容“演”出来呈现给大家。如果讲授论文,我会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自己最认同的分论点,并结合实际说出论据;如果讲授的是散文,那么,我一般会让学生结合预习情况,让大家各自挑选自己最喜爱那部分内容,然后叫学生在课堂上用自己的最擅长的方式把该部分内容在课堂上表达出来。能说会道的同学可以用口头演说的方式描绘文中的精彩部分;而有美术天赋的同学则可以用画笔把文中的美景描绘出来;喜欢唱歌的同学则可以以一首大家都熟悉的歌来表达文中的意境。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定都有自己喜欢的独特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学习习惯和特长,自主选择、自主确定学习方式,自主探究、自主捕获知识。在整个过程当中,老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并对他们独特的学习方式给予肯定,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舞台,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下语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独立性  马斯洛认为:“学生本身就有学习的潜在能力。学习不能靠外在的强制,只能靠内发。” 追求独立是每一个正常人潜意识中的渴望,作为学生,他们在学习上同样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可以说,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因此,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顺应他们这种独立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性,积极鼓励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独立思维的能力,切莫漠视、低估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更不能忽视、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课前,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做好准备,通过查阅相关书籍、上网搜索等手段,让他们自行搜集和整理资料,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有意识地给学生留下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二)注意个体差异性,发展学生的独特性。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情感体验和有别于他人的思维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特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客观存在的独特性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搞“一刀切”,要因材施教,要深入了解学生,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要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敢于打破了“一言堂”的局面,营造百花齐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学生随时提出质疑,允许学生与老师展开激烈的争论,让学生的独特性得到尽情释放。  (三)注意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探究、合作” 的新型学习方式,其实质强调是就是要求学生深入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收获经验,收获进步。在以往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下,学生尤如旁观者,对知识的领悟实际只是停留在了解的层面上,没有体验就没有感知,更不可能得到升华。体验能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在新的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中,老师要牢记学生本身就有学习的潜在能力,因此,学习不能靠外在的强制,只能靠内发。学习的活动应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在新形势下,语文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知识,而是要想方没法启发学生主动参加,学会自主选择、自主决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并且最终做到“会学”,从而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叶裕涛,浅谈语文课堂的“合作学习”[J],中华活页文选,2010.01;  [2]嵇红梅,刍议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吉林教育,2010.02  [3]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育研究,2004.11  [4]李荣艳,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吉林教育,2010.0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