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

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

ID:14511269

大小:7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9

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_第1页
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_第2页
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_第3页
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_第4页
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有效达成要改变语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自由主义”现象,使语文教学达到规范化、具体化,从而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就必须确定语文教学的目标。语文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依据,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课文——用课文教)学得轻松(轻负)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关注:(一)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1.《语文课程标准》(是编写和使用语文教材的总纲)2.教材编写意图(年级要求、单元要求)3.课文的特点4.学生的需求(二)教学目标的设计1.要关注“

2、三个维度”(但并不是孤立的三点)2.要注重系统性、整体性3.要关注“过程与方法”4.要切实而精要(不能贪多)5.要具体可操作教学目标的具体可操作:(1)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须是学习者,而不能是教师。“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这样的目标表述是不恰当的。因为,它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样表述意味着,只要教师组织学习者进行了相关活动,目标就算达成了。至于学习者达到了多少预期的学习结果,则是另外一件事了。(2)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须是具体的而不能是抽象的。所谓具体,是指这一动词所对应的行为或动作是可观察的。像“知道”、“

3、理解”等抽象动词,由于涵义较广,各人均可从不同角度理解,给以后的教学评价带来困难。这些词语可用来表述总括性的课程目标和单元目标,但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应避免使用。布卢姆模式/认知动词分析模式基本观点布卢姆模式认为,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应由主语、谓语、宾语三部分组成。课堂教学目标的性质取决于选用哪一类认知动词。核心视点知识水平:知道、熟记、背诵、复述、回忆、再认、重复、说出等;理解水平:转换、改写、翻译、举例、推断、估计、知晓、领会等;应用水平:应用、解答、改变、解决、计算、证明、操作等;分析水平:指出、找出、识别、区

4、别、区分、辨别、分类、分析等;综合水平:归类、总结、创造、写作、编辑、编制、拟订、组织等;评价水平:评定、评判、评述、评价、批判、判断、鉴别、反驳等。不足之处注重描述学生内部心理状态,比较抽象、含糊,不容易观察、测量。 编写认知学习目标可供选用的动词:(1)知道——对信息的回忆为……下定义、列举、说出(写出)……的名称、复述、排列、背诵、辨认、回忆、选择、描述、标明、指明(2)领会——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分类、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区别、估计、引申、归纳、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3)应用——将知识运

5、用到新的情境中运用、示范、改变、阐述、解释、说明、修改、订出……计划、制定……方案、解答(4)分析——将知识分解,找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图示、区别、检查、指出、评析(5)综合——将知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编写、创造、设计、提出、组织、计划、综合、归纳、总结(6)评价——根据一定标准作出价值判断鉴别、比较、评定、判断、总结、证明、说出……价值结果性目标1、知识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

6、广等2、技能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体验性目标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格朗伦模式基本观点总体目标:侧重于描述学生内部的心理发展,用布卢姆的认知动词来表述学习结果,反映教师总的教学意图。具体行为:侧重描述学生达到目标时的具体行为,是总体目标的具体化。例子《春》一课的情感目标设计:感受

7、春天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色,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心理过程变化)在课文中找出体现春天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句子。(行为一)写一段你读了课文后对待自然和生活态度的文字。(行为二)还存在什么不足??基于标准的教学:以教案设计为例教学目标行为要求★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行为动词要尽可能具体而明确★确定明确的行为★表现程度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定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关注过程性目标 例1:《散步》同课异构比较甲:1.了解课文内容,欣赏文章优美的语言,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2.学

8、习勾画、积累关键性语句,学习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和根据表达的思想内容来遣词造句。3.体会文章中流淌着的浓浓亲情,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例1:《散步》同课异构比较乙: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品味文章语言的优美。2.揣摩词句的含义,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3.学会紧扣内容,恰当拟题。4.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例1:《散步》同课异构比较丙:1.揣摩品味文章中的细节,感受课文表达的浓浓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