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瘙痒症从肝肾论治临床应用

妇科瘙痒症从肝肾论治临床应用

ID:15204122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妇科瘙痒症从肝肾论治临床应用_第1页
妇科瘙痒症从肝肾论治临床应用_第2页
妇科瘙痒症从肝肾论治临床应用_第3页
妇科瘙痒症从肝肾论治临床应用_第4页
妇科瘙痒症从肝肾论治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妇科瘙痒症从肝肾论治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妇科瘙痒症从肝肾论治临床应用【关键词】滋肾养肝;瘙痒症;妇科医案笔者认为,妇科瘙痒症的发生与肝肾功能密切相关,因妇女一生经、孕、产、乳,数伤于血,易处于“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状态,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阴阳之根,而妇科瘙痒症的发生多与妇女“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状态有关,因此,“肾”与妇科瘙痒症的内在联系密切。而肝肾同居下焦,肝肾同源,临床上肝肾不足常见,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笔者以滋肾养肝法分别与祛风、止痒、清热、化瘀等法结合用于治疗妇科瘙痒症,疗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1滋肾养肝祛风  案例1:患者,女,32岁,会计师,2003年4月

2、5日初诊。主诉:月经期全身起大小不等的风团半年。半年前人工流产2次,此后每逢月经来潮即全身起风团,色淡红,瘙痒,且月经量少,口干腰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曾口服开瑞坦治疗,病症未见好转。诊断:经行风疹块。证属肝肾不足,血虚生风。治宜滋肾养肝、补血祛风。方选二至丸合当归饮子加减。处方:女贞子12g,墨旱莲12g,当归10g,白术、白芍各15g,生熟地黄各15g,川芎6g,何首乌10g,防风、荆芥、蝉蜕、黄芪、甘草各10g。每日1剂。连服3个月而愈,随访1年未复发。5  按:女子以“血”为本。患者此病发于2次人流术后,多产伤肾,肝肾亏损,营

3、阴暗耗,经行时阴血外泄,阴血益感不足,血虚生风,风胜则痒。方中女贞子、墨旱莲、何首乌合四物汤以滋养肝肾、补阴血;黄芪、甘草益气固表;防风、荆芥、蝉蜕祛风止痒,阴血生则虚风去,疾病得愈。  2滋肾养肝止痒  瘙痒症在妇科病中以更年期及老年妇女多见,症情顽固,且反复发作,若按常法从“风、湿、热”论治,往往临床疗效较差。《内经》中有“诸痒属虚”之说,肝肾不足之痒多属“干痒”、“夜痒”,养阴润燥方能止痒。    案例2:患者,女,58岁,退休工人,2006年5月15日初诊。主诉:外阴瘙痒,夜间加剧,反复发作3年,现尤为明显。妇科检查见两侧大阴唇皮肤

4、干燥皱缩,小阴唇萎缩,阴道轻度充血,分泌物少,白带检查为阴性。曾在外院经中西医治疗,以益肤清、倍美力软膏、皮肤康洗液外用,三妙丸内服等多种方法治疗,疗效不显。患者形体消瘦,伴有心烦、失眠、腰酸、潮热等。综观诸症,当属肝肾阴虚,外阴肌肤失养。治宜柔肝养阴、润燥止痒。方选归芍地黄汤合二仙汤加减。处方:当归10g,白芍12g,干地黄15g,山茱萸9g,牡丹皮、丹参各10g,黄精20g,茯苓15g,生百部20g,淫羊藿20g,知母10g,怀牛膝105g。水煎内服加外洗,第一、二煎内服,第三煎外洗患部,每日1剂。连用8周而愈。  按:妇女进入更年期后

5、,天癸将竭,冲任二脉虚衰,月经渐少而至绝经。天癸者阴精也,与肾阴有关。因此,临床出现此症以肾阴虚多见。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肝肾两脉之阴液循常道而同润阴户。肝肾内虚,阴血不足,阴户失养,出现瘙痒之症。方中重用补肝肾阴之品如白芍、地黄、山茱萸等,加入牡丹皮、知母兼清虚热;黄精、百部以益阴液;淫羊藿以阳中求阴。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淫羊藿具有雌激素样作用,能有效缓解更年期因雌激素水平骤降而引发的相关疾病。  3滋肾养肝清热  头面部的瘙痒症多以宣肺、清热为主,而在妇科病中出现头面部的瘙痒症状,特别与月经周期相关者,常有肝肾不足的病理基础,滋肾养

6、肝可达到纠正病理状态和扶正祛邪的目的。  案例3:患者,女,26岁,公司职员,2003年9月3日初诊。主诉:每次月经来潮前1周出现头面部皮肤瘙痒,无红肿和丘疹,伴口干苦、头痛、乳房胀痛、烦躁失眠、腰酸,舌偏红,苔薄白,脉细弦。每逢月经前1周发作已2年。曾有“甲肝”病史,已治愈。诊断: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证属:肝肾阴虚,肝火偏亢。治以滋肾养阴、清肝降火。方选杞菊地黄丸合丹栀逍遥散加减。处方:枸杞子15g,菊花6g,白术、白芍各10g,干地黄155g,山茱萸9g,牡丹皮10g,栀子10g,茯苓15g,泽泻10g,醋柴胡6g,当归10g,薄荷3g。

7、水煎服,每日1剂。月经前10d始服药,月经来潮停药。连续3个月而愈,随访1年未复发。  按: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肾不足是其本。患者有甲肝病史,存在肝肾不足的一面,近两年因工作压力过大,肝肾暗损,又加之性格内向、情志抑郁,致肝气郁结,久郁化火,出现肝肾阴虚、肝火上炎之证。治疗当针对其病因,以扶正祛邪。方中枸杞子、白芍、干地黄、山茱萸益肝肾,菊花、牡丹皮、栀子清肝火,醋柴胡、薄荷疏肝气。诸药同用,则肝肾得养、肝火自去。另外,应注意妇科用药时,月经前期清热不可太过,以免苦寒清泄有碍月经来潮。  4滋肾养肝化瘀  瘀血属于病理产物,其产生因素多认为与

8、气滞、气虚、外伤等有关,在临床上对阴虚血瘀的探讨并不多,但在妇科中多见,如月经后期、月经过多、子宫肌瘤、外阴白色病变等。5  案例4:患者,女,60岁,离休干部,2006年4月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