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寻根文学经典文本的缺陷

论寻根文学经典文本的缺陷

ID:15467958

大小:3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3

论寻根文学经典文本的缺陷_第1页
论寻根文学经典文本的缺陷_第2页
论寻根文学经典文本的缺陷_第3页
论寻根文学经典文本的缺陷_第4页
论寻根文学经典文本的缺陷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寻根文学经典文本的缺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寻根文学经典文本的缺陷第31卷第2期2010年4月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uaibeiCoalIndustryTeachersCoHege(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VoL31No.2Apr.2010论寻根文学经典文本的缺陷张太兵(滁州学院中文系,安徽滁州239000)摘要:寻根文学的经典文本是当代文学创作的一个重大收获,但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有一定的缺陷,比如:《小鲍庄)审美空间的相对狭小;《棋王》的瑕疵;《红高粱》审美的缺陷与作家思想上的局限等.它是导致"寻根文学"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关键词:寻根文学;经典文本;

2、缺陷中图分类号:I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34(2010)02一O111—04寻根文学的经典文本是当代文学创作的重大收获,重读"文化寻根派"的经典作品发现它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有一定的缺陷.比如《小鲍庄》审美空间的相对狭小,《棋王》的瑕疵,《爸爸爸》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的局限,《红高粱》审美的缺陷与思想上的局限.《小鲍庄》审美空间的相对狭小《小鲍庄》提供给我们的审美空间相对狭小,初看《小鲍庄》时感觉特别好,觉得它是一个童话,是空灵的.几遍看下来就感觉作品的意蕴不够丰厚,叙述缺乏张力与空白.纵观《小鲍庄》,王安忆实际上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小鲍庄》人在表

3、面的"仁义"之下实际上掩盖的是道德的虚伪和对名利的追求.文本没有提供给我们更多的别的东西.王安忆对小鲍庄人道德虚伪的揭示是通过小翠,拾来,捞渣,鲍秉德这些人物的刻画来实现的.鲍秉德的第一个疯妻子为了不拖累鲍秉德,自己没水而死,鲍秉德对自己的亡妻是什么态度呢?不是思念,不是感伤,而是庆幸自己疯妻子的死去,对于鲍秉德来说,疯妻子的死去是他最理想结果,如果离婚,他在良心上是过不去的,还要承担道义上的责任,受到各方非议.不离婚,自己实在又不想这样过下去,在内心鲍秉德常常觉得疯妻子是一个负担,因此,他曾打过自己的前妻.所以当他路过自己前妻的坟地时,他不是思念,而是庆兴自己疯妻子的自杀

4、,减轻了自己道义上的责任.从鲍秉德的内心活动中,我们彻底明白了小鲍庄的"仁义是怎么一回事."阅读作家的作品本质意义上就是读者与作家交流思想与感情.…读者和作家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的,一是故事本身产生的张力及其释放的能量;二是通过文本的阅读,读者感受到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作家的价值评判和情感立场.不同的作家采用的视角不同,不同的视角产生不同的审美张力,给读者不同的审美空间.故事本身的张力与作家的技术处理有关,这属于文章物质层面的东西,实际上在物质层面之后,深深打动读者的依然是作家深邃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非凡的智慧与强烈的爱憎.但是我们从《小鲍庄》中感受不到王安忆炽

5、热的情感,王安忆冷静的表面下,没有奔流的岩浆,没有光和热的释放,这深深的让我们感到失望,作家的爱憎到哪里去了?没有情感,有智性的开启也行,但是《小鲍庄》提供给我们的东西不多,缺乏足够的余味与回想.从某种意义上说王安忆辜负了读者的期待和希望.《小鲍庄》的审美空间的相对狭小还表现在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背景的悬置上,尽管这样文本中仍然透露了大量的有关文革的信息,《小鲍庄》第收稿日期:2Oo9—12—08作者简介:张太兵(1970一),男,安徽滁州人,滁州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十回是这样介绍文革的."在一千里外的北京,正进行着一场江山属于谁的斗争.一千里外的上海,整好了装等着发枪了

6、."【2王安忆在文本中就是这样处理文革的.试想一想"文革"那样重大的政治事件怎么可能对农村没有影响,农村人在文革中的复杂心态在《小鲍庄》中没有任何表现,"文革"对小鲍庄人的影响被王安忆悬置了,"文革"中人的异化被王安忆悬置了.王安忆的很多小说都可属于广义上的历史题材,中国当代历史中的"革命","战争","建设","反右"和"文革"(包括"知青"运动)等很多重大的社会运动或历史事件,在她的小说中都有表现.这些作品,显得王安忆似乎是一位具有自觉的历史意识的作家,历史记忆,似乎也是她的重要关切.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深入解读她的作品,并且以中国当代作家的历史意识所应达到的高度,深度和

7、广度来衡量,便会发现,王安忆小说中的历史书写,不仅相当肤浅和表面,而且还是对"真正历史"的遮蔽与遗忘.需要指出的是,我在这里所说的"真正的历史"显然指的是与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个体生命血肉相关的"宏大历史",是包括革命,战争,解放,建设,动乱,迫害和改革等在内的宏大的社会运动和历史进程.在后现代思潮的历史虚无主义,相对主义,消费主义,碎片化和游戏精神的肆意解构下,这样的历史似乎已经支离破碎,伤痕累累.但我要说,这样的解构从来都是无济于事的虚妄,宏大的历史永远都在深刻地决定我们的精神与生存——无论是对一个体,一个民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