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中的傩文化_张凤霞

端午节中的傩文化_张凤霞

ID:17173875

大小:161.6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8

端午节中的傩文化_张凤霞_第1页
端午节中的傩文化_张凤霞_第2页
端午节中的傩文化_张凤霞_第3页
资源描述:

《端午节中的傩文化_张凤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09年3月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Mar.,2009第36卷第2期JournalofShanxi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Vo.l36No.2端午节中的傩文化张凤霞(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摘要:节日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从产生之日起就体现出明显的傩文化特性。端午节是节日中的/恶日之首0,傩文化因素更是贯穿其发展和习俗中的各部分。关键词:节日;傩文化;端午节;起源;习俗中图分类号:K89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57(2009)02-0091-03/傩文化0是中

2、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包括原始自然俗。古人还认为,这一天是化生之日,以蜡作婴儿,浮水中以崇拜和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包括为戏,为妇人生子之祥。也有作泥孩儿,巧饰金珠,用以馈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项目。其表层目的是驱送,以作天仙送子之祥。八月一日以朱墨点小儿额,谓之天鬼逐疫、除灾呈祥,而内涵则是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达到阴阳炙,以厌疫。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因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调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国富民强和天下太平。应,故曰重阳。汉代时有宫人在九日这天饮菊花酒和茱萸傩文化是中国原始时代的意识形态,同时也可以说是中华文酒,后

3、得长寿,此后民间也在九月九日饮此二种酒。到年底明的基因,要比较科学地解读我们中华文明,不可能不接触腊月二十五为扫尘土日。至除夕,请傩神逐疫。以竹烧火到傩文化。而节日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真正中,毕剥有声。火药发明后,以鞭炮代之。除夕放鞭炮,意在理解中华民族的节日,自然需要傩文化视野的解读。驱除瘟疫。可见,从我们的节日习俗来看,节日与禳病逐疫的傩文化内涵是紧密相连的。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的傩文化二、端午起源中的傩文化中华民族是个多节日的国家,中国的节日不同于西方的纯粹狂欢性,更多地承载着现实的意义,抵御疾病就是其中端午节是个去除不洁、禳灾逐疫的日子。这从

4、端午节的的一大使命。最初起源中就可以看出来。古人最怕的疾病是瘟疫,瘟疫是随时对人类进行侵袭的端午起源很早,早在先秦时期,已经有类似端午节的雏可怕灾难。从远古开始,瘟疫、战争、饥荒都是危及人类的灾形。夏代5夏小正6中关于五月的记载是/蓄兰一为沐浴难,佛家称此为/三灾0(又将水、火、风灾称为大三灾)。原也。0[1](卷475夏小正6)人们蓄兰沐浴在于除不洁,以求健始人类因为看到瘟疫具有突发性、流行性和高死亡率等/集康。商周时期,五月所在的/仲夏之月0是夏季禁忌最多的一体屠杀性0的特征,所以认定瘟疫的发生是鬼魅作祟所致,要个月份。当时北方人们对于五月的认识是这样的:躲避

5、瘟疫必须驱逐鬼魅。后来,为了把特定的驱鬼内容和预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防措施继承下来,慢慢形成了今天的民俗节日。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元旦为一年之始,除国之祭天,家之祭祖之外,要饮屠苏心气。百官刑事毋行,以定晏阴之所成。[2](5月令第酒以除疫气。农历二月二/龙抬头0,要取石灰糁撒门限外,二6)以绝虫蚁。三月三日为上巳节,官民皆祓禊于东流水上,以五月被视为/恶月0。5史记6记载了齐国孟尝君田文五月水盥洁(禊者洁也,巳者止也),使邪疾去,祈介祉。六月六日生,其父婴说:/五月子长于户齐,不利其父母。0[3](5孟

6、尝君为天贶节,传说要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蠧。七月七日传6)为乞巧节,历史上许多名士在这一天晒衣、晒书,遂成卫生民到了汉代,端午/五月五日0逐渐被重视起来,还有了专收稿日期:2008-06-10作者简介:张凤霞(1979)),女,山西太原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91)门的习俗,并用桃等自然崇拜物和五行观念下的辟邪物来禳原、伍子胥、介子推等人物,而且各个地域都不同,且都是各灾。地推崇的英雄,屈原因为是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影响较大,所朱索连荤菜,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后人知道屈原的多于其他一些历史人物。以施门户。[4](5礼仪志第四6)

7、甚至把端午习俗几乎等同于夏至习俗:三、端午民俗中的傩文化夏至着五彩辟兵,题曰/游光0;五月五日续命缕,俗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人们往往认为夏季天说以益人命取新断织系户,,五月五日,即五色增辟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兵,,,青赤黑白以为四方,黄为中央;五月五日以五彩以只有通过禳灾逐疫的活动才可以求得健康平安。相关的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辟兵增、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禳灾习俗有:捉蛤蟆采药、沐兰汤、饮雄黄酒、系五色线、用艾,,辟兵及鬼,亦因屈原。[5](5佚文6P14)草辟邪、划龙舟等。魏晋时期晋人周处的5风土记6记载:/仲夏端午

8、,烹鹜角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