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肉瘤_2课件

子宫肉瘤_2课件

ID:19481931

大小:105.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02

子宫肉瘤_2课件_第1页
子宫肉瘤_2课件_第2页
子宫肉瘤_2课件_第3页
子宫肉瘤_2课件_第4页
子宫肉瘤_2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子宫肉瘤_2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子宫肉瘤张香莲子宫肉瘤是一种少见的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占子宫恶性肿瘤的1%。恶性程度很高,多见于绝经前后的妇女。这种肿瘤来源于中胚层,可来自子宫的肌肉、结缔组织、血管、内膜基质或肌瘤。子宫肉瘤似乎是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多数的患者对此病不甚了解。常见的子宫肉瘤有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癌肉瘤,过去一直认为癌肉瘤是子宫肉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但是美国较新的研究发现,子宫平滑肌肉瘤才是恶性程度最高的子宫肉瘤。肉瘤主要的转移途径是血行转移,其他的转移比较少见,但是近年来的研究以及临床实践发现子宫肉瘤的淋巴结转移也不少见,甚至有子宫平滑肌肉瘤伴有巨大的淋巴结转移,甚至超过其原

2、发病灶。【组织发生及病理】根据不同的组织发生来源,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1、子宫平滑肌肉瘤最多见,约占45%。来自子宫肌层或子宫血管壁平滑肌纤维,也可来自子宫肌瘤肉瘤变。易发生盆腔血管、淋巴结及肺转移。巨检:见肉瘤呈弥漫性生长,与子宫肌层无明显界限。若为肌瘤肉瘤变常从中心开始向周围播散。剖面失去漩涡状结构,常呈均匀片状或鱼肉状。色灰黄或黄红相间,半数以上见出血坏死。镜下:见平滑肌细胞增生,细胞大小不一,排列紊乱。核异型性,染色质多、深染而且分布不均,核仁明显,有多核巨细胞,核分裂相>5/l0HP。许多学者认为核分裂相越多者预后越差(生存率:5-10/10HP为42%,>10/1

3、0HP为15%)。2、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来自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两种类型:2.1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少见。有宫旁组织转移倾向,较少发生淋巴、肺转移。巨检:见子宫球状增大,有多发性颗粒样、小团状突起,质如橡皮富弹性,用镊夹起后能回缩,似拉橡皮筋感觉。剖面见子宫内膜层有息肉状肿块,黄色,表面光滑,切面均匀,无波涡状排列。镜下:见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侵入肌层肌束间,细胞浆少,细胞异型少,核分裂相少(<10/10HP),细胞周围有网状纤维围绕。很少出血坏死。2.2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少见。恶性程度较高。巨检:见肿瘤向腔内突起呈息肉状,质软,切面灰黄色,鱼肉状,局部有出血坏死,向

4、肌层浸润。镜下:见内膜间质细胞高度增生,腺体减少、消失。瘤细胞致密,圆形或纺锤状,核大,分裂相多(>l0/10HP),细胞异型程度不一。3、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多见。根据恶性中胚叶成分是否正常存在于子宫,子宫肉瘤还可以分为同源性和异源性肿瘤。恶性平滑肌和间质属于同源成分,而恶性横纹肌和软骨则属于异源成分。肿瘤含肉瘤和癌两种成分,又称癌肉瘤。巨检:见肿瘤从子宫内膜长出,向宫腔突出呈息肉样,多发性或分叶状,底部较宽或形成蒂状。晚期浸润周围组织。肿瘤质软,表面光滑。切面见小囊腔,内充满粘液,呈灰白或灰黄色。镜下:见癌和肉瘤两种成分,并可见过渡形态。4、其他肉瘤:子宫苗勒管腺肉瘤,是

5、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肿瘤常常是呈巨大的息肉样充满宫腔。镜下可见良性或异型性的有肉瘤间质的肿瘤腺体。【转移方式】子宫肉瘤像子宫内膜癌一样,浸润肌层和局部扩散,然而,子宫肉瘤具有明显的早期血行转移倾向,而且淋巴转移也不少见,即在肿瘤仍然局限于子宫和宫颈时就已有约35%的病例发生淋巴转移。子宫肉瘤的临床表现1、阴道异常出血:为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异常或绝经后阴道流血。占65。5%-78。2%2、腹部包块:多见于子宫肌瘤肉瘤变者;包块迅速增大,若肉瘤向阴道内生长、常感阴道内有块物突出。子宫常增大,外形不规则,质地偏软。3、腹痛:亦是较常见的症状。由于肌瘤迅速生长令患者腹部胀痛

6、或隐痛。4、阴道分泌物增多;可为浆液性、血性或白色,合并有感染时可为脓性、恶臭;5、压迫症状:若肿瘤较大,可压迫膀胱或直肠出现刺激症状,压迫静脉可期出现下肢浮肿;6、恶液质:晚期患者可有消瘦、贫血、发热、全身衰竭、盆腔包块浸润盆壁,固定不能活动。【诊断】因子宫肉瘤临床表现与子宫肌瘤及其他恶性肿瘤相似,术前诊断较困难。对绝经后妇女及幼女的宫颈赘生物、迅速长大伴疼痛的子宫肌瘤,均应考虑有无子宫肉瘤可能。辅助诊断可选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性刮宫等。确诊依据为组织病理学检查。1.绝经期前后或幼女不规则阴道流血伴子宫增大者;2.子宫肌瘤在经期迅速增大,尤其是绝经后子宫肌瘤患者,

7、应考虑有肉瘤变的可能;3.既往曾接受过放射治疗的患者,子宫突然增大,伴异常阴道流血;4.妇科检查:子宫增大,质软,表面不规则。有时宫口扩张,见赘生物或经宫口向阴道脱出息肉样或葡萄状赘生物,暗红色,质脆,触之易出血。5.宫颈赘生物、诊刮,或子宫切除标本通过病理证实,(但诊刮阴性者不能排除)。B超及CT等检查可协助诊断。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和多数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分段刮宫是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刮出物送病理检查可确诊。因子宫肉瘤组织复杂,刮出组织太少易误诊为腺癌,有时取材不当仅刮出坏死组织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