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图形凹向与拐点

函数图形凹向与拐点

ID:20591276

大小:29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4

函数图形凹向与拐点_第1页
函数图形凹向与拐点_第2页
函数图形凹向与拐点_第3页
函数图形凹向与拐点_第4页
函数图形凹向与拐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函数图形凹向与拐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应用数学基础电子教案§5.5函数图形的凹向与拐点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函数的凹凸性及其判别方法,拐点及其求法;2.能利用导数描绘函数图形.教学重点与难点凹凸性与拐点,用凹凸性证明不等式(一)、复习1.函数极值的概念和必要条件,极值存在的第一、第二充分条件;2.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方法.作函数的图形时,仅知道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还不能全面反映函数图形的特征.同是在区间上单调增加的函数,其图形的弯曲方向也可能不同;如图3—6中与同是上升曲线,但弯曲方向不同,前者是凸的,后者是凹的.本节将用导数研究曲线的凸凹及拐点,从而比较准确地作出函数的图形(二)、新课一、函数的凸

2、凹及其片判别法如图3—6可以看出,曲线是向上弯曲的,其上每一点的切线都位于曲线的上方;曲线是向下弯曲的,其上每一点的切线都位于曲线下方,从而我们有如下定义.定义1如果在某区间内,曲线上每一点处的切线都位于曲线的上方,则称曲线在此区间内是凸的;如果在某区间内,曲线上每一点处的切线都位于曲线的下方,则称曲线在此区间内是凹的.从图3—6还可以进一步看出,当曲线凸时,其切线斜率是单调减少的,因而;当曲线凹时,其切线斜率是单调增加的,因而,这说明曲线的凸凹性可由函数的二阶导数的符号确定.定理1设在上连续,在内具有二阶导数,则:(1)若在内,,则曲线在上是凹的.第5页共5页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

3、程应用数学基础电子教案(1)若在内,,则曲线在上是凸的.二、拐点及其求法定义2曲线上,凸与凹的分界点称为该曲线的拐点.由拐点的定义和定理1知,使的点及不存在的点可能是拐点.这些点是不是拐点要用下面的定理来判定.定理2设在内有二阶导数,则(1)若在与内异号,则点为曲线的拐点.(2)若在与内同号,则点不是曲线的拐点.例1求函数的凸凹区间及拐点.解, .令得;而为不存在的点.用将定义区间分成三个部分区间(见下表).由表可知,曲线的凸区间是,凹区间是, ;点是拐点.0—不存在凸拐点凹不是拐点凹例2讨论函数的凸凹性及拐点.解函数的定义域为,对函数求导得第5页共5页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应用数

4、学基础电子教案,;由得,,.用这两点把定义域分成三个部分区间(见下表).由下表可知,曲线的凸区间是,凹区间是和,点和点是拐点.—凹拐点凸拐点凹三、曲线的渐近线有些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都是有限区间,此时函数的图形局限于一定的范围之内,如圆,椭圆等.而有些函数的定义域或值域是无穷区间,此时函数的图形向无穷远处延伸,如双曲线,抛物线等.有些向无穷远延伸的曲线,呈现出越来越接近某一直线的形态,这种直线就是曲线的渐近线.定义3若曲线上一点沿曲线无限远离原点时,该点与某条直线的距离趋于零,则称此直线为曲线的渐近线.(一)水平渐近线若函数的定义域是无限区间,且有(或,),则直线称为曲线的水平渐近线.例3

5、 对于曲线,由于,,所以直线与是曲线的水平渐近线.(二)垂直渐近线若是函数的间断点,且(或,),则直线称为曲线的垂直渐近线.第5页共5页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应用数学基础电子教案例4求的垂直渐近线.解因为,所以,是曲线的一条垂直渐近线.(三)斜渐近线若曲线的定义域为无限区间,且有,,则直线称为曲线的斜渐近线.例5求曲线的渐近线.解因为,所以直线是曲线的垂直渐近线,又,;所以为曲线的斜渐近线.四、函数作图的一般步骤前面几节讨论的函数的各种性态,可应用于函数的作图.描绘函数的图形可按下面的步骤.第一步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及函数的某些特性(如奇偶性,周期性等).第二步求出方程和在函数定义域内

6、的全部实根和,不存在的点;用这些点把定义域划分成部分区间.第三步确定在这些部分区间内和的符号,并由此确定函数的升降、凸凹、极值点和拐点.第四步确定函数图形的水平、铅直和斜渐近线以及其它变化趋势.第五步为了把图形描得准确,有时还需要补充一些点;然后结合第三、四步中得到的结果,连结这些点作出函数的图形.例6描绘函数的图形.第5页共5页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应用数学基础电子教案解(1)函数的定义域为,且,故图形在上半平面内.(2)是偶函数,图形关于轴对称.(3)曲线与轴的交点为.(4)因,故是一条水平渐近线.(5),令得驻点.(6),令得.列表如下:—————极大值凸拐点凹由上面分析画出

7、草图.(三)、小结1.函数的凹凸性及其判别方法,拐点及其求法;2.曲线的渐近线;3.函数图形的作法.(四)、作业作业:p13915,16,17预习:§6.1p141—145,第5页共5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