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中探究题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探究题

ID:26579571

大小:252.35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1-27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探究题_第1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探究题_第2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探究题_第3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探究题_第4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探究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探究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探究题请准备好资料:1、考前演练一《秋日的灯盏》2、雅礼月考八《滕王阁风景》3、长郡一模卷《话语的姿态》4、长沙模拟卷B卷《明月文》5、金太阳模拟卷(七)《瞬息与永恒的舞蹈》《考试大纲》对探究的规定: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这是对探究的内容、探究的方法的规定

2、。对探究题的基本认识一、什么是探究性试题依据近年来出现的探究性试题,大致可以对它作如下界定:探究性试题是在考生知识背景的基础上,围绕文本的核心内容或主要表达特色拟定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探索研究类试题。这类试题一般在文本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或形成答案所需要的直接材料,而要求考生依据对文本有深度的解读做出分析判断,说出“你的理解”“你的看法”等。题面可以标示“探究”二字,也可以不明确标出。例:2009年福建卷乙14题:文章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寞?”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寂静钱钟书》

3、)本题要求探究大师的产生与时代环境的关系,属于对问题的探究。原文最后的议论性文字: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在这种“静寂”之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寂静,这是钱先生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一生的格调。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参考答案(探究要点):①人才的成长与时代有着紧密的联系。②辩证地

4、看待现代社会不再“寂静”对人才的影响。③成为大师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静,恪守完整人格。(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也可)要有观点、阐述,要结合文本。二、探究题的基本特点1.探究题是以高中毕业生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为基础的。2.目前的探究题基本上是常规题,只是在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探究题是对文本的探究,是以对文本的深度阅读为基础的。4.探究题虽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是一定的,不会有“一千个”,答案与文本的关系是若即若离的。5.探究虽是F级,但是并不都是难题,有路可循。1、09辽宁卷:文中说“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这里的“疑惑”和“知识”有

5、哪些含义?为什么说“都应该坚持”?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2、09江苏卷: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3、07全国卷3: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4、09年福建卷:请结合阿庆这一形象,探究作者提出的“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的观点。5、09全国卷:“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

6、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理解性探究分析性探究鉴赏性探究评价性探究申发性探究第一类:理解性探究第二类:分析性探究第三类:鉴赏性探究第四类:评价性探究第五类:申发性探究三、探究性试题的主要类型第一类:理解性探究这类试题一般是就文本的关键处设题,要求结合文本对问题说出自己的理解,作出一定的解释。答案主要为对文中的相关信息概括得来。例1:考前演练一《秋日的灯盏》19题:本文隐含作者对生命追求过程的思考,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参考:①生命的追求过程是一个由繁华、虚浮而归于本真的过程。②生命的追求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艰辛的过程。③生命在追求过程中,

7、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固然令人欣喜;即使达不成目标,只要经历过,奋斗过,也可以无愧无悔。(任选2点作出阐述即可,6分)第二类分析性探究这类探究题是围绕问题,对作品作不同角度的阅读和挖掘,以求得作品的丰富意蕴。答案主要为梳理文章思路后即可获得。例:雅礼月考八:《滕王阁风景》19题。开篇作者便写道:“到了南昌,有千万个理由登滕王阁。”通读全文,请你探究出至少四条理由来。参考答案:①滕王阁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不能不前往一游;②滕王阁就矗立在赣江边上,游玩方便,而且其临观之美,令人心旷神怡;③登上高阁,视野会开阔起来,胸中满蕴的激情就狂奔起来;④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曾为滕王阁留

8、下震古烁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