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歌翻译中的英汉语词义和语篇的结构差异及其表现

论诗歌翻译中的英汉语词义和语篇的结构差异及其表现

ID:26701221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8

论诗歌翻译中的英汉语词义和语篇的结构差异及其表现  _第1页
论诗歌翻译中的英汉语词义和语篇的结构差异及其表现  _第2页
论诗歌翻译中的英汉语词义和语篇的结构差异及其表现  _第3页
论诗歌翻译中的英汉语词义和语篇的结构差异及其表现  _第4页
论诗歌翻译中的英汉语词义和语篇的结构差异及其表现  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诗歌翻译中的英汉语词义和语篇的结构差异及其表现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诗歌翻译中的英汉语词义和语篇的结构差异及其表现[提要]本文主要以英译汉诗的语篇为例,从词义和语篇的层面上探讨了英语与汉语在表现形式上的本色和差异。其一,在语义上,英语词汇具有客观明晰,词丰义微,以多代少的特点,但并不冗余;汉语词汇则主观概括,词约义富,以少替多的特点,但并不短缺。其二,在语篇上,英语具有衔接严谨,诉诸理性,语篇易长的特点;汉语则连贯紧凑,诉诸意象,语篇易短。正因如此,英诗诗意易于明朗,汉诗诗意易于模糊。认识这两种显著的差异可以英汉互译促进英语学习的研究。[主题词]词语篇衔接连贯引言和词的定义根据美国语言学家萨丕

2、尔的理论,词并不是概念的符号性的语言对应物,“而只是一个形式,一个具有一定模型的东西,按照本语言的特性所能允许的程度,把完整思维的概念质料包括得多一点或少一点。”它可以包括一个基本概念或一个主体概念或一个抽象概念或者几个概念合并起来的复合概念。词的成份可分为“基本成份”和“语法成份”。前者相当于我们常说的词根、词干;后者是指各种人称、复数、时间、条件的词尾和词缀。词是形式单位而不是功能单位。英汉词义结构模式的比较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在结构上却可完全不同。例如:表示“唱”的概念,英语的词有sing(唱),sing

3、s(他唱),singing(正在唱),sang(过去唱),singer(唱的人)。除第一个sing外。在某种意义上,后面四者代表从基本概念发出的复合概念,所以它们包含着一个基本概念,主体概念(sing),还包括另一个抽象程度更高的概念——关于人称、数、时、条件、功能的或者其中几个合并起来的。一个笼统的“唱”被表示语义,d表示语篇,n代表从1到n的自然数,英语语篇Sd=S1+A1+S2+A2…Sn+An,其中A表示语篇中的逻辑词或功能词,或虚词。下面先略举数组语句说明二者的区别。  例1:放下屠刀,血债血还。  译文1:Putdo

4、s,bloodforblood.  译文2:Putdos,orbloodforblood.  例2:汉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译文1:Studyhard,makeprogresseveryday.  译文2:Studyhard,andmakeprogresseveryday.  译文3:Ifonestudieshard,heakeprogresseveryday.说明:首先译文1为通顺的英文,但一经推敲,则可知它是汉语语篇结构模式Sd=S1+S2的翻版,句与句直接组合,中间没有任何衔接手段,语义含蓄而不太显露,而译文2句间结合

5、处使用or一词为显形的逻辑连接手段,语义转折明显透彻,它的语篇结构为Sd=S1+A2+S2的英语结构模式,所以与前译相比,英文味浓些,足些。例二的说明从略。英汉语义和语篇的结构差异在汉诗英译中的表现和影响可以说,前文列举的口号、语录随处可见,是典型的汉语语篇。其特点是言简意赅,但语义在概括中不免流于模糊。译成英文时,稍有不慎,译文则成为英文中的破句或电报语。由此可见,汉语易于自由表达,但难于准确理解。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我们再以一组汉译英诗语篇为例:  例3.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

6、鸣春涧中。  译文1①:Bird-ChirppingHollosofthemoonontheearthsoftlyrain,Thenightisquiet,thespringmountempty,Themoon'sup-risethebirdsdothfrightenTocrynoanthusbloomsfallunenjoyed;anatleisure.Cassiafloountainisempty.Moonrises.Startles--amountainbird.Itsingsattimesinthespringstrea

7、m.三首诗均出自名家之手,不同的译本不仅反映出译家对原诗的不同理解,而且体现了英汉两种语言截然相反的语言本色。汉语的主观概括,以少胜多,词约义丰的特点,造成汉诗诗意模糊,难于精确理解。而英语客观明晰,以多胜少,词丰义微的特点又使英诗诗意具有明朗的色彩。这样,它们就带来了汉诗英译时表达上的障碍和难度。正因如此,三个译本至少在三个方面处理手法不同。其一、用词多寡和语体的选择从译文1到译文3,用词愈来愈少,以第3个译本为最。语体上,译文3简洁朴素,最为忠实原诗。其二、词的单复数形式的选择译文1与译文2比较一致,两者对“鸟”字的译法均为

8、复数。而译文三却独自选择单数形式,这样它的译文较好地译出了原诗创造的静谧的意境。由此可知,汉语词义的概括含蓄,在诗歌创造中为优势,在译诗中却是暗礁。这是因为汉语的词义结构形式为“二合一”型,词中不包括附加概念或语法成份,其主体概念和附加概念在词的结构形式中无法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