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长江之歌》公开课教案及课后反思(推荐)

苏教版《长江之歌》公开课教案及课后反思(推荐)

ID:27974879

大小:17.9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7

苏教版《长江之歌》公开课教案及课后反思(推荐)_第1页
苏教版《长江之歌》公开课教案及课后反思(推荐)_第2页
苏教版《长江之歌》公开课教案及课后反思(推荐)_第3页
苏教版《长江之歌》公开课教案及课后反思(推荐)_第4页
苏教版《长江之歌》公开课教案及课后反思(推荐)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长江之歌》公开课教案及课后反思(推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苏教版《长江之歌》公开课教案及课后反思(推荐)    《长江之歌》公开课教案1  教材简析: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的主题歌词,这首歌词,从地理、人文两个方面歌颂了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是理解的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感知

2、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朗读,反复吟诵。   2、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准备:   1、《长江之歌》的音乐磁带。   2、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3、课文录音及投影片。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

3、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公开课教案: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长江吗?长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只往来,一片繁忙,极目远眺,令人神清气爽,心中不由涌起无限激qing和豪迈。《长江之歌》将把你带到大江边,让你感受到她的雄浑气魄,得到心灵的震撼。  2、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出示“歌“的解释:A、唱歌。B、用唱歌、朗诵等形式来颂扬。(选择后解释题目的意思)   (3)介绍并听歌曲: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4、是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好,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范读课文  1、听完后同学评议,明确规范:(1)正确、流利、有感情。(2)鼓励大家大胆地发表自身的看法。  2、听了范读,你感受到了什么?(自由交流)  三、初读课文  1、自读生字、生词、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2

5、、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哺bǔ涤dí埃āi灌ɡuàn溉ɡài   (2)词语:灌溉抚育尘埃荡涤气概春潮   (3)句子:选择自身喜欢的句子来读。   (4)课文,指名读并评议。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轻读,找出中心句,用“——“标出,并圈出关键词。(赞美、依恋)  2、、讨论交流: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指导朗读中心句。  4、质疑:   (1)假如诗歌仅有这么一句话,你觉得如何?   (2)这首诗先叙事,后抒情来赞颂长江,那么诗人谈了长江的哪

6、些内容呢?请大家回去后翻阅有关长江的资料,下节课交流。  五、识记字型,指导书写。  1、乳:左右基本等宽。灌、溉:写得要紧凑。  2、同学练字,老师指导。  六、作业:  1、誊写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3、查阅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写本课词语。

7、  2、判断:   (1)“涤”就是洗。()   (2)乳“的部首是“”()   (3)“尘埃”的拼音是“chénɡāi”()   (4)“哺”的声母是“L”()  3、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根据自身收集的资料,用一句话来介绍长江的某一个方面的内容。  2、细读第一段。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指名朗读。   (3)出示: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考虑:①“你”指谁?为什么用第二人称?(第二人

8、称显得亲切)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②发源地、入海口分别是哪儿?(发源于唐古拉山,入海口是东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