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3.10《那 树》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3.10《那 树》教案 新人教版

ID:29252429

大小:17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8

九年级语文下册 3.10《那  树》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3.10《那  树》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3.10《那  树》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3.10《那  树》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3.10《那  树》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3.10《那 树》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0、那树学科语文课题10、那树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积累词语,掌握“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方法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2.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3.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培养语感。情感态度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教学重点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认识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

2、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正如歌中所唱的,树是大自然中的强者,茂盛繁密。树是人类的朋友,给人们浓浓的绿荫、心神的安慰。但在疾速奔驰的人类文明的车轮的碾压下,它倒下了……这节课我们共同关注台湾作家王鼎钧笔下一棵树的命运,看看那树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思考。 二、初读感知1、请学生默读课文,说说那是一棵怎样的树?出示范例:从第二节“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可以看出那是一棵古老而又茂盛的树。提出要求:拿起笔来做一些勾画和

3、批注。2、全班交流阅读感受3、小结归纳: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者笔下的树是一棵怎样的树?(试用总结性的语句进行概括。)欣赏歌曲,注意歌词是如何表达对树的赞美之情的。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并勾画和批注交流阅读感受,把自己读完课文后内心的想法告诉大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写习本文打下基础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大树的形象,为学生深入理解那树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作铺垫。培养学生筛选文中有效信息并作出恰当评价的能力,同时养成学生勾画批注的阅读习惯。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4、对于这样一棵树,作者抱着一种怎样的感情?三、品读体会1、师:这样一棵被人赞美、令人崇敬的树

4、,它的命运却是怎样的呢?(生答:惨遭屠戮。)是啊,那树的命运真是悲惨,那么它是怎样被屠杀的?对此作者态度如何?请品读课文9-11节,勾画让你深有感触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教师配乐朗读文章9-11节,。3、全班交流听读体会,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析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教师作朗读指导,学生齐读文章第九节,感受作者的情感。四、深入探究1、造成大树悲剧命运的原因是什么?2、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表现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并分析这些句子,理解大树的第一层象征意义。3、师:文明的发展如此迅猛,那树是在劫难逃了。但文明的发展一定要以牺牲造福人类的大树

5、为代价吗?这样的悲剧能否避免呢?大树的悲剧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五、领悟主题1、你认为作者通过大树的遭遇想表达的是什么?2、教师补充归纳:作者描写大树的悲剧,就是要表达他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社会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六、体验反思思考、分析体会作者对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品读相关段落,勾画出自己有所感悟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听老师范读后交流听后的感受结合重点段落,思索大树悲剧命运的原因,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学生思考、总结:作者描写大树的悲剧,就是要表达他对大树命运的痛惜学生思考、交流让学生从作者对那树的描绘中体会作者对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为后面学

6、生能更深入理解作者对那树惨遭屠戮的痛惜之情作铺垫。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树最终被伐的深切痛惜以及对人类行为的愤恨,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大树悲剧命运的原因。同时,教给学生品析语句的方法,也启发学生在写作时在字里行间渗透自己的感情。1、师:那么王鼎钧提出的问题值不值得我们去重视呢?下面请同学们调动你的生活体验,说说你生活的周围还有哪些因文明的发展而导致的类似那树的悲剧现象。2、引导学生理解大树的第二层象征义—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体会作者对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的追念。比如:人类的工厂为了生产,却把污染物排放到河里,造成水污染等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作者提出的问题,

7、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七、课堂小结     人们一向歌颂大自然的赐予是无私的奉献,从来没想到过这是人类无意识地掩盖了对自然的掠夺。人们在城市中赶走了最古老也是最后一簇绿阴,那依靠绿色才得以繁衍人们离灾难还远吗?一条没有树的路是寂寞的,走在一条没有树的路上的人是沧桑的。对着只剩年轮的树,我们这些赶路者恐怕得随时问一问,谁更不幸一点?树是物质的,也是空间的;树是情绪的,更是文化的。感谢王鼎钧先生的《那树》,让我们产生了常日里难得出现的思考,涌起了久违的情愫。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