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ID:29627197

大小:154.09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21

上传者:U-948
《××××》课程标准_第1页
《××××》课程标准_第2页
《××××》课程标准_第3页
《××××》课程标准_第4页
《××××》课程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金融法课程标准《金融法》课程标准课程编码:1.课程说明1.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财经类高职院校既体现素质教育又体现金融专业法律知识教育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结合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彰显职业化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为载体,以金融应用技术能力中体现法律能力的优势为主线,项目为导向,构建“法律素质和专业知识传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一体化”即法律素养渗透职业素质,强化实践教学,体现教、学、解、练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目标与金融业的需求相结合,培养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培养方案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三结合模式。从2007年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法律事务所建立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并编写了《银行业务实用法律指南》作为实训指导教材;2009年开始建立了网上资源;2010年与企业人士合作共同编写了与网上资源配套的教材《金融法理论与实务》(已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为课程主教材;从2007年逐步形成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电子课件、考核大纲以及配套试题一系列的课程资源,同时形成了金融从业人员资格考证法律知识、PDF阅读资料、金融行业法律法规等丰富的拓展资源;最终形成了年轻化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立了院、行、所三方互动平台,以主辅配合开发课程,围绕参与式教学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特色优势。1.2适用对象。财经类高职院校的金融类专业的学生。1.3学时及学分72学时1.4课程团队在金融法课程的建设和改革的不断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同时向银行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建成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实践经验丰富,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教师队伍。1.“双师型”师资队伍14 14金融法课程标准承担金融法课程教学的教师共11名,其中专职教师7名,兼职教师4名,专兼职教师比例是6:4。专职教师中有4名取得律师资格,2名取得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贰级,兼职教师均取得相关职业资格,即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2.具有发展潜力的师资队伍从学历上,有7名专职教师,其中有6名硕士学历,硕士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85.5%;从职称上,专职教师队伍的7名专职教师中,副教授3名,讲师4名,高级职称率达到42%;从年龄上,30岁到43岁的年富力强的教师达到80%以上。最大年龄46岁,最小年龄26岁,平均年龄为37.9岁。其中,46-40岁3名,40-30岁4名,20-30岁1名。合理的年龄结构,形成了老带新、新助老的合作机制,促进了学科的发展。教师队伍见下表:主教师队伍教师学历毕业院校专业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罗艾筠本科山西大学法学副教授法律从业资格李俊霞硕士西南民族大学诉讼法讲师法律从业资格刘洁硕士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讲师法律从业资格褚义兵硕士山西财经大学经济法副教授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贰级郭耀峰硕士山西财经大学经济法讲师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贰级杨振兴硕士山西财经大学法学讲师法律从业资格辅助教师队伍教师学历毕业院校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单位郭春祥本科山西财经大学金融注册会计师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会计财务处副处长靳少敏本科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法律从业资格中国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法律事务部副总经理孟亚军本科山西大学法学法律从业资格太原元升律师事务所2.制定依据(可不填)3.课程定位及设计思路3.1课程定位高职高专金融专业基础课课,是教、学、解、练一体课程。培养符合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既精通专业又熟悉相关法律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实现法律素养对职业素养的渗透,即在专业能力中体现法律能力。3.2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基于岗位对专业法律知识的需求构建课程体系。14 14金融法课程标准三个转换三个阶段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模式论证金融岗位调研析解能力的开发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课程方案法律素养的建立结合前导课程融合专业课程根据岗位对既懂专业知识又熟悉金融法规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防范法律风险工作任务整合构建课程内容两个步骤解决的问题: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明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功能,实现课程间的衔接和相互渗透。3.3课程衔接先修课程:《法律基础》、《金融基础》平行课程:《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概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商业银行业务》、《金融企业会计》、《证券交易实务》、《公司理财》、《金融创新》、《保险代理》、《证券市场基础》、《证券交易实务》4.课程目标4.1总体目标培养既精通专业又熟悉相关法律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实现法律素养对职业素养的渗透。4.2具体目标4.2.1知识目标1.法律基础理论知识;2.中央银行法律知识;3.商业银行存贷款、支付结算、票据、担保、信用卡及相关合同法律知识;14 14金融法课程标准4.证券、保险代理法律知识。4.2.2能力目标1.基本法律文书书写能力;2.法律条款解读能力;3.金融法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融合能力;4.未来工作岗位上从法律角度预防风险能力。5.案例析解能力;4.2.3素质目标1.金融法律、规范意识的自主建立;2.应对理解法律问题,解决法律难题;3.融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乐于奉献;4.拥有健康的人格。5.课程结构(模块、项目、任务可根据课程情况自行调整)(1)依专业编排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编写各专业独立的金融法大纲和教学计划,整合教学内容,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从教学内容和结构上有所侧重和不同,同时又和各专业的职业资格考内容相衔接。课程设置和教学侧重点见下表:系课程名称金融专业(适用的岗位群)教学侧重说明金融系金融岗位实用法律与法规金融管理与实务银行、担保(物权)、票据结算、信用卡及银行业监督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1、在专业法律知识的学习前,基础法律知识的学习应为必学内容。2、课程应开设在《金融基础》课程后或者与其同时开设。保险中央银行、保险以及保险业监督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投资与理财中央银行、证券以及证券业监督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2)整合教学内容进行模块教学将金融法课程的知识按照专业的需要,编排六个模块内容,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学14 14金融法课程标准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难点和重点,捋顺教学要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结合专业需要,模块教学安排对应学时见下表:模块模块内容学时安排模块一金融法基本理论金融法基础知识与金融活动相关的民事法律规范金融法律纠纷解决途径6模块二中央银行法律规范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业务的法律适用中央银行的征信管理对人民币管理的法律适用中央银行的信息公开与公民的知情权中央银行的监管8模块三商业银行及业务涉法法律规范商业银行法基本知识商业银行业务法律规范商业银行担保的法律规范银行结算业务(票据、银行卡)的法律适用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及商业银行监管附:民间借贷金融管理与实务24投资与理财12保险12模块四证券业法律规范证券法基本知识证券发行的法律适用证券交易的法律适用证券业监管及证券活动法律责任金融管理与实务12投资与理财24保险12模块五保险业法律规范保险法基本知识保险合同保险代理与保险经纪人保险业监管及保险人的法律责任金融管理与实务10投资与理财10保险24模块六金融租赁和信托业法律规范金融租赁合同法律适用资金信托合同以及资金信托业务禁止性规定46.教学实施建议6.1教学条件目前,学校校园网已全面开通,运行正常,为学生利用网络课堂学习提供便利的条件。《金融法》课程提供的网络材料有:网络教学、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在线测试和学习论坛等。1.网络教学环境条件14 14金融法课程标准学院引进国内一流的网络教学支持平台,将上述教学内容及其成果上网,实现资源师生共享。我院学生宿舍、图书馆、办公室、教室均接通了因特网,课程的部分教学资源已上网,可供学生进行资料下载、网上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交流,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的需要,也可增进教师间知识、成果共享和相互交流,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2.课程实训条件《金融法》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院领导非常重视这门课程实训环境的建设。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一人才培养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学院每年拨出一定资金,用以改善、扩充实践性教学环境,使软件措施与硬件设备齐头并举,形成良好的实践性教学环境。(1)2007年5月组建校内模拟法庭场地。(2)2009年4月组建校内法律诊所场地。(3)2009年6月组建金融岗位实用法律与法规网络在线答疑专题板块。就学生在学习《金融岗位实用法律与法规》课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通过校园网金融岗位实用法律与法规在线答疑展开讨论,教师进行全程指导。学院与中国人民银行太原市中心支行、临汾农村信用联社、中国工商银行山西分行、五一证券公司、人寿太原分公司、见证律师事务所等31个校外实训基地建立了本专业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实施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和学生调研考察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教学与实践、能力与岗位、学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学生在完成实训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收集一线金融法律案例,提高法律应用能力与遵纪守法的意识。校外实训使他们在将来的就业中提高竞争力,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6.2教学方法1.主教学方法(1)问题教学法◇要点①导入的问题要以教学要点为基础;②讲授中应围绕导入的问题以点涉面;③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与学生的参与作用进行呼应,使学生从听讲中悟出问题的结论。◇实施问题导入→提出教学要点→课堂精讲→围绕问题抽查问卷→理解反馈。(2)启发式教学法◇要点以下一节课教学内容为衔接,预留问题,让学生问绕问14 14金融法课程标准题进行课前预习并结合信息的搜集,教师应对学生信息搜集给于指导。◇实施预留问题→学生预习并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信息→分组讨论→解决方案设计和依据(3)同步案例教学法◇要点同步案例的选择和设计应围绕教学目的并以涉及到的岗位需求为基点,在安排时间上保证课时和内容相衔接合理。◇实施岗位→学习领域同步案例时间安排综合柜员财务会计储蓄存款法律适用从一起储蓄存款纠纷看商业银行柜员的“规范意识”的建立。建议在模块3任务1中分项任务1时完成从一起存款合同纠纷中看商业银行法对存款人利益的保护。建议在模块3任务1中分项任务2时完成支付结算、票据业务的法律适用从一张银行承兑汇票上理解票据行为的法律要件。建议在模块3任务2分项任务1时完成一起银行柜员对票据背书的连续性没有尽到审查责任而引起的纠纷。建议在模块3任务2分项任务2时完成中国银行A是分行某支行作为付款银行在支票付款中不尽审查义务的责任问题。建议在模块3任务2分项任务3时完成商业银行协助执行法律适用某银行因没有协助某法院冻结某客户的存款而构成轮候冻结,而被法院认为构成妨害民事诉讼。建议在模块3任务3后完成信贷贷款的法律适用签订不符合法定形式而引起的借款合同的纠纷。建议在模块3任务4分项任务1时完成从一起借款合同的审查中看保证条款的认定建议在模块3任务4分项任务2时完成从某钢厂和莫商业银行的抵押贷款中看抵押物的审查和认定建议在模块3任务4分项任务3时完成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商业银行法律风险某银行与××化妆品公司贷款超过诉讼时效案建议在模块3任务6分项任务1时完成某银行与××县有色金属供销公司贷款超过保证期间案建议在模块3任务6分项任务2时完成某银行诉某市工业物资发展公司、某市工业油料总公司贷款纠纷案建议在模块3任务6分项任务3时完成某银行中港合资的某石化有限公司和某港口集团有限公银行的动产质押授信业务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案建议在模块3任务6分项任务4时完成证券业法律适用某甲上市公司单独并和某乙上市公司者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买卖,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案。建议在模块4任务1时完成14 14金融法课程标准某证券公司的董事利用信息优势进行的内幕交易案。建议在模块4任务时完成保险中介保险代理保险代理法律适用某保险销售人员不认真履行说明义务,对重要条款不进行充分说明,不向投保人作明确提示的纠纷案。建议在模块5任务1分项任务1时完成某银行代售保险产品,宣传时混同于银行理财产品,使投保人产生“需用钱时可取回保费”的误导,并隐瞒退保损失,造成不良后果而引发的纠纷。建议在模块5任务1分项任务2时完成某保险销售人员引导投保人隐瞒不符合投保条件的事实,并代替投保人在投保单上签名,导致后来发生保险合同纠纷,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案例。建议在模块3任务2时完成(4)模拟演练式教学◇要点①应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依照教学目标由学生搜集和进行案例筛选;②教师要在这一训练中帮助学生准备角色,评价学生的表现,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快的提高。◇实施案例筛选→台词的准备→角色的选定→学生分组评价→教师总结→学生感受2.辅助教学方法(1)辩论式教学◇要点①应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准备辩论题材;②题材应具有一个模块分项内容的衔接性并具有趣味性。◇实施辩论题材→辩论要点的准备→分组→主持人和辩手的选定→学生评价→教师总结→学生感受(2)法律知识竞赛◇要点①应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准备竞赛知识内容;②题材应符合课程体系的目的,一般安排是在整个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③竞赛的目的应是对整个课程知识学习的总体检验。◇实施竞赛内容的准备→竞赛人员分组→主持人选定→竞赛场景的布置→学生观众的组织→14 14金融法课程标准指导教师点评→学生感言(3)岗位见习◇要点①组织学生到实践(银行、律师事务所)场地作实地的调研、实习。②结合所学知识参与实践案例的研讨和金融非讼案件的跟随代理。(4)模拟法庭◇要点①应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准备模拟法庭背景资料;②题材应符合课程体系的目的,一般安排是在一个模块结束后进行;③模拟法庭教学活动就是实践教学目标的有益尝试。◇实施背景资料准备→“剧本”的编写→“法庭”组成人员和“诉讼参与人”的人员的组成主持人选定→法庭场景的布置→学生观众的组织→指导教师点评→学生感言6.3教学组织基于专业岗位的法律知识需求进行教学组织。1.以课堂同步案例推动基础理论教学教学模块同步案例金融法基本理论张某到一家商业银行网点办理了储蓄存单,该储蓄存单体现的法律关系是什么?A市B区的兴发公司从A市C区某银行保证借款200万元到期,银行多次催讨无效的情况下欲诉至法院。请确认管辖法院,并依据案情写出诉状。中央银行法律规范通过一起对某商业银行违反支付结算业务的规定压单、押票行为造成损失的行政处罚,看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超市的收银员没收“假币”构成侵权吗?谁有权没收“假币”并有权对“假币”的鉴定呢?商业银行法律规范储蓄存款法律适用从一起储蓄存款纠纷看商业银行柜员的“规范意识”的建立。从一起存款合同纠纷中看商业银行法对存款人利益的保护。商业银行担保法律规范贷款的法律适用签订不符合法定形式而引起的借款合同的纠纷。从一起借款合同的审查中看保证条款的的认定从某钢厂和莫商业银行的抵押贷款中看抵押物的审查和认定股票质押时应如何估价?商业银行支付结算法律规范票据活动法律适用从一张银行承兑汇票上理解票据行为的法律要件。一起银行柜员对票据背书的连续性没有尽到审查责任而引起的纠纷。中国银行A是分行某支行作为付款银行在支票付款中不尽审查义务的责任问题。14 14金融法课程标准证券业法律规范某甲上市公司单独并和某乙上市公司者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买卖,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案。某证券公司的董事利用信息优势进行的内幕交易案。保险代理法律规范某保险销售人员不认真履行说明义务,对重要条款不进行充分说明,不向投保人作明确提示的纠纷案。某银行代售保险产品,宣传时混同于银行理财产品,使投保人产生“需用钱时可取回保费”的误导,并隐瞒退保损失,造成不良后果而引发的纠纷。某保险销售人员引导投保人隐瞒不符合投保条件的事实,并代替投保人在投保单上签名,导致后来发生保险合同纠纷,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案例。金融租赁和信托法律规范依据甲融资租赁公司乙机械厂的融资租赁合同认定融资租赁法律关系。一起融资租赁合同违约行为的法律提示。2.以课外仿真活动推动实践性教学课外仿真实践项目法律诊所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针对“现实”中遇到的金融法律问题进行咨询并提出解决方案。模拟法庭由实训基地银行提供案例素材并参与组织,同时由教师兼职的律师事务所派出指导教师进行模拟程序指导和帮助。3.利用“双渠道”岗位见习实现职业活动中法律素养的渗透。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双渠道”岗位见习,一方面根据专业的需要到银行一线岗位见习,在专业见习过程中展现金融法知识和应用能力的优势;另一方面根据课程需要到律师事务所进行现场观摩,并参与部分金融类非讼案例的调查和讨论,从法律保护的途径上实地了解司法程序。6.4教学手段1.我们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金融法》将课程内容延伸到了课外,本课程为学生准备了提供了大量的案例,传统的案例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法律思维的养成。现代网络技术的出现,克服了时空距离的限制,使“仿真”虚拟进入案件情景、参与案情发展以及“虚拟”实地辩驳对抗成为现实可能。在这种技术的支持下,构建“在线式模拟情景案例学习”的新模式,在师生关系、案例编辑、实际操作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突破,将会使法律课程教学更具科学性和吸引力,极大的丰富了网络课堂。2.与《金融法》课程相配套的省级《金融岗位实用法律与法规》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搭建了师生网上交流平台的,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本门课的针对性、实效性,深化了本门课的教育教学改革,金融法课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14 14金融法课程标准3.学院校园网络建设基础好,设施完备,拥有的网络资源丰富。80%以上的教室有多媒体设备,可以连接互联网,为本课程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包括《金融法》课程所需要的《金融岗位实用法律与法规》在内等多个学科教学资源共享,教师之间在“数字校园”环境中已没有了办公室和学科之间的界线。师生可直接在网上进行交流答疑。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电子图书资料、校园网中“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信息资源,开展自主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依托学校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本课程已经建立起了以课程文本(教材)、电子文本(PPT)、模拟习题等网络课程和资源库为基本构架的立体化课程,并努力构建一个听觉与视觉联动,图文与音像交互,老师与学生共创的网络教学资源环境。6.5教材选用在《金融法》课程开设初期,鉴于经验、知识累积等各方面因素的成熟并本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参与了由金融出版社组织的金融高职院校《金融法概论》教材的合作编写,本教材获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把该教材作为课程选用的教材,并严格按照大纲组织教学。该教材虽然坚持了实用性的原则,但是理论性内容阐述过多,无法满足实践性教学的需要。2010年基于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与中国邮电出版社合作编写了《金融法理论与实务》,本教材经过三年多的教学实践并不断的进行修订和完善,与2014年获得“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教材的特点(1)在编写理念上,教材基于对金融第一线岗位人才培养的要求和高职教学改革要以“开放思想”为指导,以“工学结合”为手段的理念,本着高职高专特色,淡化“金融法”课程的独立性,始终强调“金融法”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和综合,体现了金融法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实用性,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教材。(2)在编排体系上,教材结合专业课的需要,将内容依据专业课实际教学的需要进行了选取和整合,更体现了实践教学的需要。2.教材内容体系14 14金融法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是在对金融业务岗位群的法律知识需求进行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改革的需要,最终按照课程所需的法律规范的范围和深度,在确保课程内容具有专业针对性的基础上,将经过研读和筛选后的大量金融行业的常见纠纷类型及真实案例以同步、关联案例的形式穿插的教材内容中,以案例解读法律条款,强化对法律条款的理解与适用,突出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内容体系具体包括:◇教学提示(教学要点、课外要求、法规链接)◇学习内容◇实训内容组织◇知识点测试◇实践能力训练7.课程资源课程资源课件电子教案补充教学案例教学大纲补充习题及答案学生用配套教学资源教师用配套教学资源拓展资料实训资料相关法规课后习题8.教学考核与评价◇教学考核1.教学考核改革思路(1)学生参与考核,真正实现学生角色的转换,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结合教学内容,依照不同专业调整期末命题,决定考核的侧重点。(3)结合课程目标,不以简单的知识记忆为作为考核重点,而以实践能力作为主要考核方向。2.考核改革的实施(1)平时考核14 14金融法课程标准通过课堂出勤考核、定期进行阶段性的案例测试、课堂参与程度(包括资讯提供、参与讨论和参与命题)三个方面确定平时考核成绩。(2)期末考核①期末考核改革理念在平时考核中,把参与式教学引入平时考核中,并使之结合到期末考核。②具体实施每到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我们也让学生根据单元学习的重点和要点,自己模拟命题并做出答案,教师一并收齐,并对学生命题部分进行筛选,将筛选出的部分放入正式的期末考试题中,学生命题部分占到期末考试题中的30%。③实施效果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一方面学生有了一种换位的感觉,同时课后他们还会积极交流和探讨所出题的内容,另一方面,听课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如果在期末的考试中遇到了自己曾经出过的题,他们非常兴奋,有一种成就感。(3)结合变通考核除了职业资格应试考试的需要外,结合课程目标,期末考试题有一部分不是直接出的,而是以变通的方式进行考核。例如,以一个小案例的形式提出法律建议。◇教学考核评价充分认识评价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指标,收集教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加强对课程考核评价的管理。在金融法课程学习评价中,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建立新型的课程考核评价观;在课程考核评价的内容中,包含任务评价、项目评价、课程评价、职业素养评价等几方面,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在课程考核评价方法中,实施不同层次的分层次考核,并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评价方式多样化,实行量化考核,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形成既注重过程评价又注重效果评价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9.竞赛与认证10.附加说明14 14金融法课程标准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