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化合物(1)

黄酮类化合物(1)

ID:29869819

大小:44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4

黄酮类化合物(1)_第1页
黄酮类化合物(1)_第2页
黄酮类化合物(1)_第3页
黄酮类化合物(1)_第4页
黄酮类化合物(1)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酮类化合物(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七章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颜色。这一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中,在菌类、藻类、地衣类等低等植物中较少见。此类化合物在植物体中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一部分以游离状态存在。黄酮类化合物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例如在心血管系统方面,槐米中的芸香苷和陈皮中的橙皮苷等成分有调节血管通透性和维生素P样作用,可用作防治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辅助药物;银杏中的银杏黄酮、葛根中的葛根素等成分有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在抗肝脏毒方面,水飞蓟素有护肝

2、的作用,可用作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多种中毒性肝损伤。在抗菌作用方面,黄芩中的黄芩苷、黄芩素等成分有一定程度的抗菌作用。此外,黄酮类化合物在镇咳、祛痰、解痉等方面也有一定治疗作用。因此黄酮类化合物是天然药物中的一类重要的有效成分。第一节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以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现在则是泛指两个苯环(A环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具有6C-3C-6C基本骨架的一系列化合物。色原酮(苯并-γ-吡喃酮)2-苯基色原酮(黄酮)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三碳

3、链是否成环及B环连接位置等特点,可将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类(表7-1)。表7-1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类型类型基本母核举例存在植物黄酮类黄芩素黄芩芫花芹菜黄酮醇类槲皮素槐米二氢黄酮类橙皮素橙皮杜鹃-7-二氢黄酮醇类二氢桑色素水飞蓟异黄酮类大豆素大豆葛根查耳酮类红花苷(黄色)红花补骨脂花色素类矢车菊素玫瑰花飞燕草黄烷-3-醇类(+)儿茶素儿茶双黄酮是由二分子黄酮衍生物聚合而成的二聚物。通过碳—碳键或醚—氧键缩合。银杏素银杏扁柏黄酮类化合物多为上述基本母核的衍生物,在A环和B环上常有羟基、甲氧基、异戊烯基等

4、取代基。组成苷的糖类常有D-葡萄糖、D-半乳糖、L-鼠李糖、L-阿拉伯糖、D-木糖及D-葡萄糖醛酸等。也有双糖和三糖,如芸香糖、龙胆二糖、龙胆三糖等。糖多结合在C3、C5、C7位,其它位置也有连接。下面将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类型举例如下:一、黄酮和黄酮醇类基本结构:R=H黄酮R=OH黄酮醇-7-芹菜素槲皮素二、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类基本结构:R=H二氢黄酮R=OH二氢黄酮醇橙皮苷二氢槲皮素三、查尔酮类这类化合物的主要特点是C环未成环,其定位也与其他黄酮不同。查尔酮的2′-羟基衍生物与二氢黄酮互为异构体,

5、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在酸的作用下转为无色的二氢黄酮,碱化后又转为深黄色的2′-羟基查尔酮。二氢黄酮2′-羟基查尔酮红花中含红花苷、新红花苷和醌式红花苷。开花初期,红花中主要含无色的新红花苷,故花冠呈淡黄色;开花中期花中主要含黄色的红花苷,故花冠呈深黄色;开花后期由于植物体中酶的作用,红花苷氧化成红色的醌式红花苷,故花冠呈红色。新红花苷(无色)红花苷(黄色)醌式红花苷(红色)四、异黄酮类此类化合物与黄酮和黄酮醇类的区别是B环连接在C3位-7-大豆素R1=R2=R3=H大豆苷R1=R3=HR2=glc葛根素

6、R2=R3=HR1=glc五、花色素和黄烷醇类花色素是一类以离子形式存在的色原烯的衍生物,是使植物的花、果、叶、茎等呈现蓝、紫、红等颜色的色素。黄烷醇类生源上主要是由二氢黄酮醇类还原而来,结构中已没有羰基。黄烷-3-醇衍生物又称为儿茶素类,大多是缩合鞣质的前体物。飞燕草素R1=R2=OH(+)儿茶素矢车菊素R1=OHR2=H天竺葵素R1=R2=H六、双黄酮类这类化合物多存在于裸子植物,尤以松柏纲、银杏纲和凤尾纲等植物中。如具有降压和扩张冠状动脉作用的银杏双黄酮类,即属此类成分。银杏素第二节黄酮类化合物

7、的理化性质一、性状黄酮类化合物多为结晶性固体,少数为无定形粉末。除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醇类具有旋光性外,其余则无旋光性。黄酮苷由于引入了糖分子,故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分子中是否存在交叉共轭体系及助色团(-OH、-OCH3等)的种类、数目以及取代位置有关。色原酮部分是无色的,当2位上引入苯环后,即形成交叉共轭体系,并通过电子转移、重排、使共轭链延长而表现颜色。在7-位或4′-位引入供电子基,则促进电子转移、重排,而使化合物的颜色加深。但在其他位引入这些助色团,则对颜色的影响较

8、小。-7-一般情况下,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多显灰黄~黄色,查耳酮显黄~橙黄色,而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类不显色和显微黄色。花色素及其苷元的颜色随pH值不同而改变,一般显红(pH<7)、紫(pH=8.5)、蓝(pH>8.5)等颜色。二、溶解性一般游离苷元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稀碱水溶液。其中黄酮、黄酮醇、查耳酮等平面性强的分子,因分子间排列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大,故更难溶于水;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因系非平面性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