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导学案(含答案)

《芦花荡》导学案(含答案)

ID:32265699

大小:4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2

《芦花荡》导学案(含答案)_第1页
《芦花荡》导学案(含答案)_第2页
《芦花荡》导学案(含答案)_第3页
《芦花荡》导学案(含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芦花荡》导学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芦花荡  【学习目标】  1、复述故事情节,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提高描写的能力。  3、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文章对抗日军民的讴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情节,感知老英雄的性格,感悟其性格中的真善美。  【教学难点】  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性格中“过于”二字。探究景物描写起了什么作用。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本文是孙犁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用明快、优美的笔墨叙述了芦花荡里一位老人护送两位女孩及智杀日本鬼子的经过,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  2、走近作者:  孙犁,1913年4月6日,河北人。现代小说

2、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主要作品《荷花淀》《芦花荡》《白洋淀记事》等。《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共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景。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孙犁(1913.5.11[1] -2002.7.11),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又先后担任过《平原杂志》、《天津日报》文艺副刊、《文艺通讯》等报刊的编辑,[2] 并著有关于编辑的作品。12岁开始接受新文学,受鲁迅和文

3、学研究会影响很大。“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协第一至三届理事、作协顾问,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学议自学1、给加点字注音。疟()子寒噤()仄歪()阴惨()泅()着飒飒()2《芦花荡》的作者是现代作家。《芦花荡》的姊妹篇是(《风云初记》《荷花淀》)。3.指出下列描写句是属于哪一类描写。  A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    )  B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

4、,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4.“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怎样理解这句话,用自己的话概括,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 互议  5、本文体裁?这种体裁的三要素是什么?  6、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找出来分析  7、请用不同的标记分别从文中画出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的句子。  8、这些描写表现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特点?  9、小说中着意突出的是其中哪一性格特征?“过于自信与自尊”的“过于”应当怎样理解?这一性格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阅读《芦花荡》“第二天,中午的时候

5、,非常闷热”至结尾。  10、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11、文段中写老人引诱鬼子上当,他用什么作诱饵?(用文中的语言作答)  12、以上内容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13、从当时的大背景来看,这一英雄事迹更深层的说明了什么?  14、文章结尾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5、第二天二菱看到了老英雄的行为后,会怎样重新认识老头子?展导连结练习《练习册》5-9题小结: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重难点:景物描写怎样体现孙犁的语言风格。学议自学  1、老头子浑身没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鬼

6、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A.夸张夸张引用比喻B.比喻拟人反问比喻  C.比喻拟人反问没有D.比喻夸张设问比喻  2、“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这老脸呀!……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此段表现了老头子什么心理状态? 互议  3、《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是我们读后并没有感到非常的凄惨,没有让人感到压抑,而是感到写得非常优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其中一个原因,是得宜于作者对白洋淀美丽风光的描绘。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揣摩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的作用。  (1)画

7、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  (2)体味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  4、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你还能想起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5、老头子的船头为什么要放那一大捆的莲蓬?6、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望”字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样的心理?你能够写出老头子当时的心理活动吗?展导(1段)“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