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_赵世瑜

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_赵世瑜

ID:34585183

大小:911.3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3-08

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_赵世瑜_第1页
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_赵世瑜_第2页
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_赵世瑜_第3页
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_赵世瑜_第4页
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_赵世瑜_第5页
资源描述:

《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_赵世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研究·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赵世瑜提要:关于社会史的概念问题始终存在争论,主要的分歧在于,社会史是一门历史学的分支学科,还是一种研究历史的方法或角度。本文指出,我们应把社会史理解为一种新的史学范式,而不应理解为一个学科分支,这样才能避免社会史研究的庸俗化;社会史是一种整体研究,不应被误解为“通史”或“社会发展史”;把社会史视为历史学与社会学的联姻,是尤需警惕的倾向。十余年来,关于社会史的概念,即什么是社会史的问题,引起了广泛讨论,观点纷呈,对推进中国的社会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不同意台湾学者杜正胜所谓“‘什么是新社会史’这种问题,应该不再浪

2、费笔墨阐述”的看法,因为不可能“作品一旦累积到相当程度,什么是新社会史自然迎刃而解”。近年来中国学者的社会史论著不断出版,社会史学术会议屡屡召开,但研究的总体水平并未有很大的提高,可能其中就有理论滞后的因素。笔者针对目前流行的几种看法,略陈管见,以求正于专家学者。一、关于社会史概念的一些疑问近年来关于社会史概念的讨论情况,可参见常建华的研究述评。不同学者就社会史是历史学的专门史还是通史,社会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还是一种新的视角,社会史与社会学的关系如何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实际上,这三个问题是相互联系的,因为杜正胜:《什么是新社会史》,《新史

3、学》3卷4期,1992年4月。以下论述中涉及的各种主张的提出者,大多为笔者尊敬和熟识的学术界前辈和朋友,对他们的观点,笔者无论是赞同还是持有异议,都只是学术上的探讨。如有冒犯不恭之处,还请多多原谅。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下引此文不再出注。·4·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承认社会史是一门专史的人,势必要承认它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力图把社会史当做一门新的专史来研究的人,一般也不能避免全面借鉴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仿佛没有社会学,社会史研究就不可能问世。而认为社会史是一门通史或总体史的人,实际上是针对以往的“政

4、治史通史”有感而发的,同样是“通史”,社会史“新”在哪里?当然就是新在视角,新在方法。于是,在社会史的概念问题上就存在以下各派:一、社会史是历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相当于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军事史、法制史、外交史等等;具体言之,就是社会生活史、生活方式史、社会行为史;二、社会史是一门综合史、通史、总体史,换言之,真正的通史应该是社会史;三、社会史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研究态度和新的研究视角,简言之,社会史研究是史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paradigm)。其中,常宗虎比较强调其方法的特点,而笔者更为强调其视角和范式的意义。四、社会史是社会

5、构成、社会运行和社会变迁史的综合,它既非“以所谓新史观指导的全部的史学内容”,是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从而与第二、三两种观点划清了界限,又非“简单的下层社会史或社会生活史”,与第一种观点也分道扬镳。同时,它是历史学与社会学的一个交叉学科。以上的观点并不是中国学者的独创,外国学者也同样有着各种各样的歧见。霍布斯鲍姆总结说,关于社会史有三种看法:一是关于穷人或下层阶级的历史,二是关于日常生活、风俗或生活方式的历史,三是社会经济史。布雷维里同样指出了三种不同的认识,一是关于生活方式和闲暇的历史,二是关于特定社会的整体史,三是关于生冯尔康:《开展社会

6、史研究》,《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乔志强:《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光明日报》1986年8月13日;王玉波:《为社会史正名》,《光明日报》1986年9月10日;陆震:《关于社会史研究的学科对象诸问题》,《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并参见宋德金《开拓研究领域促进史学繁荣——中国社会史研讨会述评》所引李晓东、汪征鲁的观点,《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周晓虹:《试论社会史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下引以上诸文不再出注。彭卫、孟庆顺:《历史学的视野——当代史学方法概述》第4章,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陈

7、旭麓:《略论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张静如:《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常宗虎:《社会史浅论》,《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赵世瑜:《中国社会史研究笔谈·社会史研究呼唤理论》,《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在该文中,笔者并未对此问题加以展开,但常建华前引文将笔者的观点概括到该类之中,因此不将原意阐述明白,就有可能引起一些误会。参见龚书铎主编、曹文柱、朱汉国副主编《中国社会通史·总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戴逸:《加强社会史学的研究》,张研:《中国社会特质与社会史学

8、》,俱见《北京日报》1997年9月7日第4版。霍布斯鲍姆:《从社会史到社会的历史》,中译文见蔡少卿主编《社会史的理论视野》,浙江人民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