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柴》教学设计

《挑柴》教学设计

ID:36058086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9

《挑柴》教学设计_第1页
《挑柴》教学设计_第2页
《挑柴》教学设计_第3页
《挑柴》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挑柴》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挑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整体感悟,推敲字词,读中品味、思考文中蕴涵的真谛。(3)引导学生学习承担责任,学会用信念鼓励自己。2.过程与方法:以“自读、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人生的担子不管有多重,咬紧牙,挺住”中蕴涵的深意。面对人生的担子,要像作者那样敢于勇敢积极地面对!教学重难点(1)品读文章,引发学生更深的思考:人的一生就像“我”第一次砍柴的经

2、历。(2)引导学生学习承担责任,学会用信念来鼓励自己。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课。我们一定也有难忘的一次经历,给你留下最深的感受?接下来咱们一起体验作者第一次独特的挑柴经历,影响了作者的一生的《挑柴》;学了这篇散文你会有很深的感受,我想也能影响我们的心灵,鉴定我们的信心。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脉络。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生词2.体会课文内容细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3.这篇文章怎样围绕挑柴写了什么?(指名说)(去砍柴、砍柴、挑柴)4.边读边思考:“我”第一次上山砍柴的经历是怎样的

3、,有哪些体会?你是从那些地方体会到的?画一画重点语句,读一读。5.学生质疑:你们发现哪儿有不明白的问题?6.熟读课文:带着自己的体会结合字、词、句读一读,小组谈一谈体会。7.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细细体会把感受批注在旁边。8.小组交流感受9.质疑:作者是不是很轻松的砍完柴,把柴挑回家呢?汇总疑难问题:作者一开始脚就痛了,又转过了两个弯儿脚就更痛了,作者是怎样砍柴,捆柴,挑柴呢?三、深入理解课文。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质疑提出的问题2.小组讨论质疑问题3.你对作者怀有一种怎样的情感?(很敬佩、很棒)4

4、.就让我们带着对作者的敬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吧!四、回顾全文,读自己感受最深的词语、句子。五、布置作业。1.把挑柴这个故事给家人说一说。2.当你遇到这样的事应该怎么办?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说一说情况怎样。二、分段知名有感情地读课文(老师读7、8、9、10段)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2.提问:文中哪一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3.谁来读读、说一说感受?(指名读3、4位学生)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三、出示中心问题。思考:砍柴过程中作者是怎样咬紧牙挺住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人生的担

5、子不管有多重,咬紧牙,挺住”根据作者第一次挑柴的经历,联系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感触。要求:1.小组进行讨论从文中抓重点词句分析理解?2.带着自己的独特体会着读一读、说一说。3.抓重点语句说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你有什么感受?四、全班交流学习情况。1.作者砍柴过程中怎样呢?你体会到什么?(1)从哪儿看出来,作者砍柴的艰难,找出来指名读一读(2)作者是怎样的?又遇到什么困难?(3)“咬牙”是用浑身的力气,咬一咬牙感受一下。(4)你用浑身的力气读一读第七段。(5)作者砍柴为什么这么吃力?过渡:砍柴就这样艰难了,他还能把柴挑下山

6、吗?2.挑柴过程当中作者是怎样较紧牙挺住的?你有什么感受?(1)自读课文,把你找到地语句读一读(指名说,教师给予肯定),(我挑着沉甸甸的是柴,……咬的肩头火辣辣的。)(我咬紧牙,走一会儿,停一会儿,……一担柴,在山缠上是多少,挑到家里还是多少。)同样一个“咬”字你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带着你的感受在读一读这两句话。(2)谁还想说一说、读一读,注意重点词的语气?(3)谁能想象着、模仿作者挑柴艰难困苦的样子读一读。(4)从作者挑柴的艰难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读到了什么?(5)哪一句话激励着他?(“你挑不动就扔一些吧!”)(6)他真能这

7、样做吗?意味着什么?(放弃、不去尽力追求最大的成功)(7)作者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体会到什么精神?(也许一咬牙就能挺过去了)(最终看见了温馨的灯火)(有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8)那你就带着这种精神读一读吧!(9)找出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句子,读一读。(10)从挑柴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11)在作者最困难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讨论:作者用事实证明了自己是一名男子汉,他付出的艰难值得吗?小结: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困难,要承担很多比一担柴重的多的重担,只要坚强,坚持到底,总会有成功的体验和人生的快乐。面对人生的担子,要像作者那样

8、敢于积极地面对。一个人一旦有了在困难面前用不低头的品格,他将勇往直前。3.理解最后一段“人生的担子不管有多重,咬紧牙,挺住!”蕴含得哲理(1)默读第9、10、11段并想象画面(2)抓重点词句你想读哪儿你就读哪儿?说说你的感受?(指名说)(3)提问: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哪儿段更能表现出作者咬紧牙,挺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