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柴》教案2-

《挑柴》教案2-

ID:36042467

大小:1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9

《挑柴》教案2-_第1页
《挑柴》教案2-_第2页
《挑柴》教案2-_第3页
资源描述:

《《挑柴》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挑柴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清新、极富诗意的语言讲述了“我”第一次砍柴的经历,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砍柴路上,伙伴们撒欢蹦跳、大呼小叫;沉寂的山场中,伙伴们挥刀砍柴;头挨头,吃干粮嚼得脆响;西斜的阳光中追着影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欣赏并积累文章优美的语言。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蕴涵的道理。过程与方法:1.围绕中心句进行主题研讨。2.抓住“第一次”深入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第一次挑柴的经历,体会文中蕴涵的道理。重难点分析: 理解“人生的担子不管有多重,咬紧牙,挺住!”蕴涵的道理。教学过

2、程与设计说明:第3页共3页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练习生活,导入新课。     1.你们平时在家里都能做些什么事情?承担什么义务?     2.介绍本文作者当时生活的年代和生活环境,直接导入新课。二、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出示课件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读顺。2.思考: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三、抓住重点,进行主题研讨。1.抓住“人生的担子不管有多重,咬紧牙,挺住!”这句话,交流探讨。(1)从文章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是“咬紧牙,挺住!”找出来读一读。(2)在他最艰难的时候,你想对他说些什么?2.抓住“第一次”挑柴,畅谈感受。(1)“我”第一次上山的经历是怎样的?有哪

3、些体会?边读课文,边在你感受深的地方作批注。课件展示 ( 2)作者的第一次挑柴经历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课件展示有新鲜,有快乐,但更多的是困难:路途遥远,体力不支,干粮丢了,担子越来越重。   3.再读全文,把“我”的感受读出来。  由生活入手,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走进文本,也利于使学生带着与课文人物对比的意识进行阅读,更好地实现阅读影响人生。 体现阅读的层次性,以逐渐达成阅读的各个层次的目标。      突出重点研读,体现了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  拉近与课文人物的距离,体会人物的情感。培养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观点的能力。 以文本为依托,理解和体会课文人物的内心世界。   进行阅

4、读训练,整体感知,升华情感。第3页共3页四、阅读链接生活。将本课课文故事讲给家长听,尤其是要就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与他们进行交流,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也想一想:自己今后在家庭生活中该做些什么?    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促进和谐,提升家庭教育水准,实现阅读的社会价值。第二课时一、整体回顾,感受人物,升华情感。1.分自然段感情朗读。2.交流、汇报与家长沟通情况。汇报要抓住要点,条理要清楚。二、吸纳乔传藻文章中的山趣、野趣。    出示课件1.谈一谈我们每天的生活轨迹。2.再读文中描绘的具体场景,边读边想象。3.课文除了让我们享受山趣和野趣,你还收获了什么?4.自由推

5、介作者的其他儿童作品。 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从孩子们的生活入手,吸引学生走进山城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品味文章语言的优美,体会文章蕴涵的乡野趣味。 感受生活,品味哲理。 将学生在课上的情感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的习惯。 第3页共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