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

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

ID:37241485

大小:16.0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0

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_第1页
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_第2页
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_第3页
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_第4页
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子和原子》的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实例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和实验现象;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2)充分发挥想像力,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信息进行加工。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初步建立“世界是物

2、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教学重点(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2)分子的三大特点(3)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难点  (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表象,初步体会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三、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四、教学方法实

3、验探究、类比推理五、教学过程片段一:情境导入:由一道鉴别题:如何鉴别白醋,酒精和水引入,由为什么能闻到气味自然过渡到物质的构成,即分子等微粒的真实存在。【演示实验】选择典型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因为它有颜色变化,对学生有视觉上的真实感,容易让学生建立起物质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观念。通过介绍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和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最小的汉字图像—“中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原子、分子的切实存在。通过移动硅原子构成的文字【得出结论】从图片获得的信息: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反思: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

4、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去获得新知,同时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构成物质的微观是客观存在的同时又展示图片给学生造成视觉上的冲击,从科学的角度进一步的证实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片段二:启发诱导,探索新知(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百度文库】水分子的自述采用“水分子的自述”让学生感知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x10-26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x1023个。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

5、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呢。我想请你们猜一猜当我们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水时,彼此之间是否会存在空隙呢?(2)分子之间有间隔问题思考:100mL水十100mL酒精=200mL液体吗?【学生探究1】:取一根细长玻璃管,一端封口,把酒精染成红色(其目的是与水的颜色区别,使现象更明显),用胶头滴管分别将水和酒精大约各一半注人玻璃管中,用手指堵住玻璃管的另一端,来回倒转玻璃管几次,让两种液体混合均匀,再竖直玻璃管。可以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液面下降了,进而得出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会变小的结论。此时不失良机地问学生:为什么酒精与水混合后体

6、积会变小呢?难道1+1<2吗?让学生带着疑问来探究。【学生探究2】:等体积的小米和黄豆混合,观察现象。由此学生展开联想,酒精与水混合体积变小与此类似,进而得出: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反思交流】请你分别用“◎”表示酒精分子,用“○”表示水分子,画图模拟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相互扩散,学生分组交流,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在学生认识到分子之间有间隔的基础上,创设新的问题情景:构成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隔是否可以改变呢?【学生探究3】:由两位同学各拿两支医用注射器,一支吸空气,一支吸水,两者等体积,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压,然后交换

7、做。通过此实验学生可以得出:液态物质较难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小;气态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大。与此同时联想到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也是因为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问题思考】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分子的哪些特性来解释?气体、液体、固体分子间隔(3)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学生探究4】:学生按要求完成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1、2.我们对这个探究活动提出补充要求:实验时(图1)要观察酚酞溶液、浓氨水的颜色并扇闻它们的气味;要求边实验边分析;思考图2中,烧杯A与烧杯B哪些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为什么这样设计?将学生

8、分为四组,合作完成浓氨水和酚酞溶液的探究实验学生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汇报交流各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在学生对A烧杯中液体变红的现象感到好奇和不解时,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氨分子运动扩散接触到酚酞,使酚酞溶液变红的过程。由这个探究活动得出:构成任何物质的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