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作文指导之“选材篇”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作文指导之“选材篇”

ID:38899817

大小:12.2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1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作文指导之“选材篇”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作文指导之“选材篇”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作文指导之“选材篇”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作文指导之“选材篇”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作文指导之“选材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作文指导之“选材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作文指导之“选材篇”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中考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具体要求。2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3.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教学重点:了解中考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具体要求。教学难点: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选材,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前天,我们训练了以“给---取一个好名字”为题目的作文,有些同学选材非常新颖,有些同学就趋于平淡,更有甚者没有材料可选,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训练的专题——选材。二、选材的重要性1、材料要围绕中心,围绕着主旨选材。2、材料要

2、新颖动人,具有真情实感。选材切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慧眼独运,以新制胜。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材料去体现,也是镜中月,水中花,是虚的。课标指出:写作时要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这是课标对选材提出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2005年各地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在材料方面要求很高。如重庆“选材新颖,最高可多加5分”;湖北黄岗“选材新颖,有个性可多加1—3分”。材料之与作文评分,显性比重通常占到10%,但其隐性分值远远不止于此。希望大

3、家引起高度重视。避俗取新精选材,应遵循以下原则:选材要着眼当代,紧贴现实生活,坚持只选新的,不选旧的。只选亲身经历的,不选道听途说的。只选小材料,不选大材料。只选深刻的,不选浅薄的。只选具体的,不选空洞的。只选有趣的,不选平淡的。只选罕见的,不选常见的。三、对照优秀例文,掌握选材的方法和技巧。例文:我的初一生活提示:这是一道写作范围较宽泛的作文题。看到这道题之后,储存在你脑海里的材料可能一下子全被调动起来了,方方面面,林林总总。这时,就要使宽泛趋向集中,集中到那些自己熟悉、最有感受的材料上审题立意之后,可以迅速构思。①可以

4、运用片断组合法,采用横式结构来写。已经逝去的初一生活,发生了太多的新鲜事,不可能把什么事情都写到,为了写出初一生活的特点和情趣,写活动片断是最佳的选择。你可以从学习、劳动、班会、郊游中,选取几个典型生动的片断组合成文,表现当代中学生欢乐进取的精神面貌。②可以采取应顺时空法,用纵式结构来写。初一生活里,有没有最有趣、最动人、最难忘的人或事,急于告诉大家?可以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来构思,再现这一事件的情景。要注意根据主题的需要,分清轻重主次,写起才会得心应手,一气哈成。盼呀,盼呀,星期天终于到了。几天的学习使脑子快要爆炸了,我打

5、算星期天痛痛快快地玩一场,可是万万也没想到——星期六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语文老师走进教室,脸色平和地说:“明天休息日,我给大家布置一篇作文,希望大家能完成。”临走时他提高嗓音说:“下周一交,行不行?”一些同学很勉强地答了一声“行”。我呢?更是不情愿,因为,我一提到“作文”两个字就头疼。不过我想,明天有一整天的时间,写一篇作文,也不妨碍玩。但是事情并非合我的意。不过一会儿,数学老师就来了,他敲着讲台说:“《AB卷》和《基础训练》没做的,给我全部做好,下周一检查。如果发现谁没做的,上数学课,请他别进教室!”随着他右手用力一挥,

6、我赶忙拿出数学《AB卷》一翻,唉,真够倒霉,上面全是空白,只好认命了!此时我心里暗暗祈祷,别再有老师走进教室。只盼着早点下课,快点回家。终于下课了,我赶快收好书包,心想真是上帝保佑。但是一抬头,班主任英语老师又拿着一本书进来了!我只好放下书包伏着身子,坐在板凳上。如果我没猜错的语,肯定又是要布置作业。果然不出所料,只听她说:“今天英语没有新课,抄几个题目做做。”教室里一片轻轻的“哇”声过后,我安慰自己说:“只不过几题,一会儿就可以抄好。”谁知整整抄了三十题!第二天,我仅仅写作文就用去了一上午的时间。到了下午,我只好强压着内

7、心的烦躁把各科作业做好,当我写完最后一笔想去玩的时候,已经是日落西山,要去上自习了!我恨周末的时间是太短暂,又怕自己脑子太笨,我真希望老师们少布置点作业。啊,属于我们自己的快乐星期天,你什么时候会来?点评:从本文可以看出,中学生要求“减负”的愿望是多么强烈、多么迫切。这位小作者通过朴实生动的描述,把内心的烦恼和愿望表现得非常真切。除了细致曲折的心理描写。本文的详略安排和对几位老师的刻画,也有一定的特点。尤为重要的是,这篇习作,代表了广大初中学生渴望“减负”的呼声,立意较独特,值得深思和关注。四、赏析并品评给——取一个好名字

8、五、总结在选材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选真实的。选材要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能反映事物本质意义的材料。(二)选典型的。典型材料是指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三)选新颖的。选择新颖的材料并不是追求稀奇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