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doc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doc

ID:39086974

大小:22.3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4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作品自然平淡而又形象鲜明的语言风格    2、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相关资料,培养探究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背景、材料,体悟作者情感。  2、鉴赏文章语言,学习用简明语言展示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  3、引导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不是陶渊明的自传?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言设计(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同学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都是不同的,有时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看法、追求,评定他的人生态度,如周敦颐独爱莲是由于他与莲花一样具有洁身自好

2、的品格,世人甚爱牡丹则透视其追求荣华的心态,那么大家知道陶渊明喜爱什么吗?──菊(追求高洁,隐世避俗的品性)  我们学过的作品中,哪些篇章反映了此个性?  ──《桃花源记》《归园田居》  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近陶渊明,走近“五柳先生”(板书课题) 二、释题:“传”  传记,是介绍人物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等,虽记述的是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的写进文章,而是记述一些重要的事件,同时显示出个人的品格特点。 三、感知文意  1、课堂诵读,初步感知   ⑴ 师范读

3、,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语调,划出不理解的语句   ⑵ 生诵读,要读出语气、重音,特别强调读出层次  2、分组交流,释疑译文  以四人为一小组,按“读文──释词──译句”步骤释疑解难(让学生在交流中把握文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意识)  3、检测学生对文意的理解程度  师多媒体显示含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虚词“之”的词句及一些难理解语句,由学生竟答方式互相交流。(以此形式既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培养其在良性竞争中互动互进的意识,又督促其更好把握文意,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  1、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自主讨论交流(

4、培养学生迅速、准确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   ⑴ 文章的结构模式有什么特点?   明确:文章采用先叙后议方式结构全文(传文+赞语)  ⑵ 文章介绍了五柳先生哪些方面的情况?作者借助哪些语句作勾画?请学生归纳、列表: 思想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生活状况环堵萧然,不蔽风雨,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人生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2、合作探究,评析人物形象(教师点拨,启发思维)⑴ 综观全文,你认为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相关语句分析。总结:五柳先生是一个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的隐士。教学支架:《归去来兮辞》和《五柳先生传

5、》一向被视为姊妹篇,前者作于405年作者弃官归田之日,以乐天知命为主旨;后者作于420年之后,以安贫乐道为主旨,可以相互比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⑵ 你觉得五柳先生能成为你学习的榜样吗?

6、说说理由(激发学生超越教材感悟,领悟作品中的人文内涵,实现情感的升华,畅述己见,言之有理即可,引导学生理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3、这是我们对五柳先生的评价,作者又是如何评价他的?了解文中评述,加深对五柳先生的认识。学生齐读“赞曰”部分,理解赞句的实质。交流理解:赞语主要概括五柳先生的精神风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赞赏其不愁贫贱,不求富贵,怡然自乐,返璞归真的生活节趣。 作业设计:  1.萧统《(陶渊明集)序》:“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请搜集有关他写酒的诗。春

7、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其二》),“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读(山海经)》),真乃“篇篇有酒”,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见。2.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与之京(大)。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如何理解? 修改稿:〈〈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8、作品自然平淡而又形象鲜明的语言风格    21、、积累“晏如、萧然、汲汲、戚戚、不求甚解”等文言词语;2、感受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的品格和情趣,培养高洁的志趣3、作品自然平淡而又形象鲜明的语言风格4、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相关资料,培养探究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背景、材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