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doc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doc

ID:52911782

大小:2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31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握文中关键信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简洁洗炼、画龙点睛的语言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教学重点】1、在老师点拨下,进行独立探究,启发思维;2、学习本文简洁洗炼、画龙点睛的语言特点。【教学难点】感受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过《桃花源记》。请同学介绍作者的概况。(学生回答)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资料一: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年时代

2、由于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曾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二十九岁出仕,但一直做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他早年便有爱慕自然、贪羡隐逸的思想。当仕途不得志时,就更怀念这种生活。所以,这十多年里,他一直“一心处两端”,行动上也是仕隐不常。三十九岁时,他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这一年,他亲自参加劳动,因“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适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解职而归。从此,完全走向了归田的道路。终年63岁。陶渊明的归田是对污浊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陶渊明的作品,现

3、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及其它韵文。他的作品,一方面表现出守志不移的耿直品格,一方面对污浊的现实表现出强烈不满。还有大量的田园诗,则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劳动本身的赞美,如《饮酒》《归园田居》及晚年的《桃花源诗并记》,表现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的诗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往往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率真自然的抒写,来表现农村的日常生活和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使人感觉真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一样,没有一点的痕迹。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简称“传”。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

4、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二、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2、字词学习:辄(zhé)吝情(lìn)短褐(hè)箪(dān)瓢屡(lǚ)空晏(yàn)黔(qián)汲汲(jí)俦(chóu)觞(shāng)3、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身心放松,无拘无束;第二,读出自我,读出困惑。怎样才叫读出了自我,就是要读得感同身受,入情入景。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提出过读书的四步骤,曰:“精取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三、翻译理解1、同桌交流,解决疑难;2、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许:处所,地方。详:详细地知道。因:就。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焉:语气助词

5、。不求甚解: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会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性:本性。嗜:爱好。旧:老朋友。或:有时。置:准备。招:邀请。造:往,到。辄:就。尽:喝个尽兴。期:期望,希望。曾不:竟不。吝情:舍不得。环堵:房屋四周。堵,墙壁。萧然:空寂。短褐:粗布短衣。穿,破。结,缝补。晏,平静,安逸。如:……的样子。终:结束。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兹:此,指五柳先生。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类。衔觞:喝酒。觞,酒杯。以:来。乐:使……快乐。志:心意,志向。四、课堂小结读书贵有方法。朱熹说:“凡读书,须字字读得响亮。只要多诵数遍,自

6、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大抵读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之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陆象山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今人学者王富仁说:“好的书,是读过就‘懂’的,‘读’同‘解’(理解)是同时完成的,在这个意义上,‘读’就是‘解’,‘解’就是‘读’,‘解’是在‘读’的过程中或读后自然发生的现象,不存在一个‘甚解’的问题。‘好读书’,不求甚解才是一种正常的读书方法,接受方式。”林语堂说:“兴味到时,拿起书来便读,这才叫做真正的读书,这

7、才是不失读书之本意。”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2、完成《语文作业本》上的积累运用。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1、指名朗读课文;2、翻译重点字、词(见前一课时)。二、合作探究阅读能力说到底是一种信息的理解、辨别、筛选和概括的能力。其中最基础的,就是迅速、准确地抓住文中关键信息的能力,也就是抓“眼”的能力,包括抓“题眼”、“文眼”、“字眼”、“词眼”、“句眼”、“段眼”等。请同学们寻找文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眼”,并思考这个字体现出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不”字。1、淡泊名利:“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闲静少言,不慕荣

8、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